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1-07-21 15:17:07
看似無用的廢舊手機,其實是一座隱形礦藏。在我國,每年約淘汰4億臺手機。據測算,每拆解1000萬臺手機,就可回收超過120公斤黃金、87噸銅,相當于21000枚奧運會獎牌的含金量、19萬枚奧運會獎牌含銅量。
類似的資源循環再利用無處不在。“發展循環經濟是保障我國資源安全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然選擇。”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日前印發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是“十四五”時期循環經濟發展的引領性文件,要按照《規劃》提出的時間表、路線圖,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在蘭州興盛源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加工產業園中,工人對報廢汽車進行拆解。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攝
咬定雙碳目標不動搖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中央明確提出,要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該負責人表示,在這個過程中,要抓住資源利用這個源頭,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德元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廢鋼為原料與以鐵礦石為原料相比,每煉1噸鋼可以減少約1.6噸二氧化碳排放,我國2020年廢鋼利用量約2.6億噸,僅此一項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16億噸。
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初步測算,“十三五”期間,發展循環經濟對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綜合貢獻率超過25%。張德元表示,隨著碳達峰和碳中和政策的持續推進和技術水平的穩步提升,各類再生資源回收率有望維持穩健提升態勢,今后5年將帶來更大的碳減排貢獻。
產值將達5萬億元
《規劃》提出,到2025年,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20%,單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別降低13.5%、16%左右,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廢和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60%,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5萬億元。
“實現上述目標,要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圍繞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三大重點任務,推動循環經濟在創新發展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說。
首先要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循環經濟強調“減量化”優先,這就需要在生產源頭推行重點產品綠色設計,強化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繼續推進園區循環化發展,鼓勵園區實現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和建材綠色化。在加強資源綜合利用中,進一步拓寬大宗固廢利用渠道、擴大利用規模。
其次要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規劃》首次提出,將廢舊物資回收相關設施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障用地需求,合理布局、規范建設回收網絡體系,統籌推進廢舊物資回收網點與生活垃圾分類網點“兩網融合”,首次提出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規,為二手商品交易提供標準化、規范化服務,鼓勵建設集中規范的“跳蚤市場”等,為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明確了方向。
再次是建立循環型農業生產方式?!兑巹潯穼訌娹r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廢舊農用物資回收利用、推行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強調要打造一批生態農場和生態循環農業產業聯合體,推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生物質能、旅游康養等循環鏈接,鼓勵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避免“循環不經濟”
循環經濟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須從全局高度探索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發展路徑。
針對循環經濟領域存在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規劃》全面部署了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園區循環化發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創新五大重點工程,啟動了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六大重點行動。
比如,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工程提出,以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人口較多的城市為重點,選擇約60個城市開展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統籌布局城市廢舊物資回收交投點、中轉站、分揀中心建設;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點城市群建設區域性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基地。
再如,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進行動要求,研究制定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構建涵蓋汽車生產企業、經銷商、維修企業、回收拆解企業等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互系統,開展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選擇部分地區率先開展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試點,條件成熟后向全國推廣。
“為避免‘循環不經濟’的問題,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強調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參與循環經濟的積極性,增強循環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周宏春表示,一方面要強化創新對循環經濟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要強化政策保障,健全循環經濟法律法規,促進循環經濟行業規范發展,推動形成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合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