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wǎng)
2021-09-09 08:56:09
原標題:守衛(wèi)珠江“夜明珠”——“島主”黃燦明的守塔故事
來源:新華網(wǎng)
在廣州南沙區(qū)龍穴島東側的舢板洲孤島上,矗立著一座五層白色燈塔。這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年積淀的古燈塔,燈守人黃燦明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島上,為來往船只點亮燈塔指引方向。
在廣州南沙區(qū)龍穴島東側的舢板洲孤島上,矗立著一座五層白色燈塔。這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積淀的燈塔,于1915年設計建造。每當夜幕降臨,燈塔為夜航的船只指明方向,因此被譽為珠江口上的“助航明珠”。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來自廣州航標處的黃燦明是這座燈塔的“燈守人”。今年57歲的黃燦明是家中的第三代航標工,他的祖父及父親都從事航標事業(yè)。1988年,黃燦明受他們的影響,進入航標行業(yè);1999年,黃燦明被調(diào)往舢舨洲燈塔,從此便日復一日在這里守護燈塔,指引航船,為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默默奉獻自己的力量。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每天清晨,黃燦明將國旗升起便開啟了新的一天。在舢舨洲守護燈塔22年,黃燦明日復一日地重復著生活軌跡。在旁人看來,這里的生活百無聊賴,但在黃燦明心里,這是他的第二個家。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養(yǎng)護燈塔的工作單調(diào)重復。但黃燦明深愛著這份工作。他每天都要拿著萬能表對供應燈器電量的蓄電池進行檢測,檢測電量過低時則要啟動發(fā)動機對其進行充電。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要保證燈塔每天都能正常發(fā)光,很多細碎的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擦拭燈罩、檢查燈泡是黃燦明每天必做的工作。在黃燦明看來,做一行就要愛一行。幾十年的工作生涯,黃燦明也踐行著這一人生信條,兢兢業(yè)業(yè)地守護燈塔。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隨著科技的進步,舢舨洲燈塔已經(jīng)由電石燈進化為采用太陽能和蓄電池一體的現(xiàn)代燈塔。舢舨洲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這些太陽能電池板是島上的“能量”來源。每天,黃燦明會對太陽能板進行擦拭。為了保證燈塔所需的電量不受影響,炎熱的夏天,黃燦明也不能開空調(diào)。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從事這份工作,就要吃得苦,堅持得住寂寞。”黃燦明說,每天,他都會在工作臺上把一天的工作進行匯總記錄。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2000年,黃燦明的妻子郭麗珍(中)也一起來到舢舨洲。她不僅是黃燦明工作上的稱職助手,而且是生活上的好幫手。每周,黃燦明和妻子需要乘船靠岸到菜市場集中采購生活物品。談及妻子,黃燦明內(nèi)心既感激又愧疚,“感謝她上島陪著我,但她上來之后旅游、逛街的機會也少了。”黃燦明說。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黃燦明與妻子郭麗珍剛來舢舨洲時,他們的孩子只有十來歲;如今,黃燦明的兒子、女兒均已成家立業(yè),兒子黃登科更成為了黃家的第四代航標工。閑來無聊之時,郭麗珍便拿起手機翻看家人的照片。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白天面對的是茫茫大海,晚上是陣陣濤聲,島上的生活簡單又平靜。小黑狗“阿福”是黃燦明解乏的好伙伴。每天早上黃燦明起床之后要巡島一圈,“阿福”便跟在黃燦明身后,與他開啟新的一天。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入了航標這一行業(yè),就要認認真真做好本份,‘食得咸魚抵得渴’,選擇了就要堅持。”退休之后,黃燦明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孫兒,和妻子一起喝喝早茶。在黃燦明身上,體現(xiàn)著以塔為家,“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燈塔精神。新華網(wǎng) 林曉蕾/攝 李慶招/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