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21-09-24 04:01:09
原標題:迷你劇:電影與連續劇之間的激情之花
來源:北京青年報
迷你劇:電影與連續劇之間的激情之花
◎周黎明
第73屆艾美獎揭曉了,因國內流媒體高管質疑而引發新聞的《東城夢魘》榮獲了最佳限定劇。五部提名作品中,還有兩部(《后翼棄兵》和《旺達幻視》)在國內也頗有影響。
限定劇是艾美獎中三個大獎之一,但我們對“最佳劇情類連續劇”和“最佳喜劇類連續劇”一目了然,而“限定劇”的概念對我們很多人略有陌生。“限定劇”(limited series)和“迷你劇”(miniseries)這兩個名稱在艾美獎歷史上曾多次互換,細究起來迷你劇一般集數不超過四五集,而限定劇可以略多,但現在好萊塢基本上不加區分了。為了行文方便,本文統稱迷你劇。按照艾美獎的規定,一部迷你劇的長度不得少于150分鐘,集數不能少于兩集,故事必須在一季里講完,不能延伸到下一季。
規定了最低時長,是為了區別于電影。誠然,不少銀幕大電影超過150分鐘,但電視電影很少達到兩個小時。更重要的是,電視電影在美國一向有短平快的不良聲譽,通常被視為不夠進入院線的二三線產品。即便如此,分類都是相對的,1991年和2011年,艾美獎曾兩次把迷你劇和電視電影合并在同一個獎項,但很快又拆分了。
迷你劇和常規連續劇的界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大小謊言》被當作迷你劇出品,而且還獲得了第69屆艾美獎最佳迷你劇,但該劇成功后HBO決定乘勝追擊,接著拍下去,于是就變成了常規的連續劇,即劇情跨季發展。當時業界有人抗議,說這樣不公平,搶了迷你劇的名額。但人家報送艾美的時候確實以為一季把故事講完了,沒想到現在都考慮第三季了(如果明星有檔期的話)。
在北美,連續劇是邊拍邊播的,按傳統每季都在20集以上,每季的最后一集會采用“懸空”(cliffhanger)策略,故意讓劇情蕩在空中,吊觀眾胃口;迷你劇則一次性拍完,劇情有正常的終結,早年的美國迷你劇一般在8-12集之間。連續劇一旦成功,會占領每周的固定黃金時段,以便觀眾養成觀劇習慣,而迷你劇則會在短時間內播放完畢,有些甚至像咱們那樣一天一集。
對于靠廣告的電視網,連續劇的性價比更高,而且能培養長期客戶,而迷你劇只能偶一為之,適合打造“事件性”觀劇熱點,能制造噱頭,因此,迷你劇也被稱為“事件劇”(event series)。從制作上,迷你劇要比連續劇更容易吸引一線團隊和明星,因為他們無需長達數年被困在一個項目上。而對于觀眾來講,“連續劇是帶有責任的長情,而迷你劇是外遇,激情過后就說拜拜了”——這個比喻是專業研究電視及大眾文化的雪城大學教授羅伯特·湯普森說的,我只是轉述而已。
正如總有人想把偶遇轉化成固定關系,從商業角度,迷你劇一紅就放棄著實令人惋惜。于是,一種迂回形式出現了,即“系列劇”(anthology series,因anthology有“文集”的意思,故經常被誤譯成“詩集劇”)。在美國,系列劇傳統是一集一個獨立故事,就如《黑鏡》那樣,但近年來,系列劇被發展成一季一個獨立故事。你一看《致命女人》的標簽是anthology,就該知道劉玉玲不會回歸第二季,即便回歸,也不會是原來那個角色。系列迷你劇最成功的操盤手是瑞恩·墨菲,他的《美國犯罪故事》每季講述一個轟動全球的真實事件,第一季的辛普森案和第二季的刺殺范思哲案都拿到了艾美獎,正在播出的萊溫斯基事件收視不佳,但口碑依然不錯。
跟所有文藝形式一樣,迷你劇也有過起伏興衰,目前它迎來了又一個春天,主要是因為流媒體平臺采用月費制,對劇集長度的依賴被削弱了,甚至集數不多也成了一種優勢,因為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利用一個周末看完一整部劇集。但是,即便沒有這些外在的有利因素,迷你劇的江湖地位一直居高不下,是因為它具有最優化的敘事體量。有好多電影導演抱怨兩小時講不完一個故事,但太長了則會影響院線排片,只有極少人有彼得·杰克遜或烏爾善那樣的福氣,能一舉拍攝三部大電影。而多季連續劇長期受到收視率的壓力,以及靈感枯竭、明星價碼飆升的挑戰,爛尾的案例并不少見。在咱們中國,那些動輒七八十集的劇雖然是一次性拍攝的,但也是因為資本施壓,才需要強行“灌水”。迷你劇兼有電影和連續劇的優勢,但又避免了兩者的毛病,用恰當的節奏講完一個略有深度的故事。當然,它也有自己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定位較高,不容易找到下沉市場。
迷你劇最擅長表現兩種題材,分別是歷史和文學。被很多人視為最偉大迷你劇的《兄弟連》,便是我們感興趣的二戰歷史。此外,《太平洋戰爭》《戰爭風云》《戰爭與回憶》均問鼎或入圍最佳迷你劇。但是《彼得大帝》《伊麗莎白一世》《約翰·亞當斯》等較難入我們的法眼。至于文學,長篇小說最適合拍成迷你劇早已是共識,《大小謊言》《地下鐵道》《根》都是著名小說。英國差不多把每一部自己的文學名著都拍成了迷你劇,有些拍了又拍。
迷你劇的陽春白雪氣質在一定程度上是英劇促成的。艾美獎1973年增設該類別時,就是因為它不知道該把那些在美國播出的優秀英劇擱在哪個門類。英國的文藝影片多半偏小眾,有一種走不出國門的感覺,即便是拍攝英國文學名著,比如《傲慢與偏見》,影響力最大的版本往往是好萊塢制作(1940年版)——即便主演都是英國明星。但1995年科林·費斯主演的迷你劇版甫一問世,大家立馬知道這代表了行業標準,美國人花再多錢也拍不出來。事實上,艾美獎最佳迷你劇每年都有至少一部英劇入圍,并且屢屢獲獎。早在拍攝技術相對落后的年代,英國迷你劇就采用了電影的鏡頭語言,但最重要的是,電影因為時長限制不得不放棄敘事的枝蔓,而迷你劇則把這些貌似未能直奔主題的細節,做成了最有回味的內容。
在咱們國家,英美概念的迷你劇也出過好作品,如《圍城》。近年來《隱秘的角落》等“迷霧劇場”的作品,多半也是因為流媒體平臺對廣告的安排不同于傳統電視的緣故。但迷你劇出精品,顯然需要出品方和創作者從根本上擺脫按集收費的模式,否則,誰能把故事拉長,誰就是商業的贏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