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1-11-24 05:15:11
原標題:傳統文化緣何頻頻破圈
來源:光明日報
傳統文化緣何頻頻破圈
傳統文化正在帶給人們越來越多的驚喜。《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文博類電視節目持續熱播,河南衛視《唐宮夜宴》《端午奇妙游》等節目火遍全網,故宮彩妝等傳統文化類IP在網上、朋友圈爆火,直播帶貨國風產品備受歡迎。在互聯網帶來的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傳統文化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并提出“到2025年,全面復興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代的召喚與使命。有段時間,隨著社會飛速發展,傳統文化的美好似乎被遺忘在過去,網劇、短視頻、流行音樂,構成了年青一代的流行文化、消費文化。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相關節目、作品頻頻破圈、“國潮”風流行,頻頻引發熱議,這一切何以發生?這一現象對傳統文化復興有著怎樣的啟示?背后邏輯值得思考。
傳統文化是人類寶貴的財富。不同于曇花一現的流行文化,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繁衍發展、生生不息的重要滋養。盡管多元文化、消費文化形成風潮,傳統文化看似與社會生活疏離,但它無疑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傳統文化的全面復興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傳統文化始終與時俱進。中國文化之所以數千年不輟,原因在于傳統文化從未停下過發展的腳步。以今年傳統文化破圈的典范節目《唐宮夜宴》為例,該節目努力破除自身的文化圈層和壁壘,在堅持傳統文化內核的前提下引入更有吸引力的敘事策略,以年輕化、趣味化和市場化的節目形態贏得更廣泛的觀眾。正如河南衛視春晚總導演陳雷在接受采訪時所說:“時代需要新的東西,需要新的表達形式引領年輕人,通過新的形式讓年輕人看到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瑰寶。”以前的“中國風”在年輕人看來是老土的,但現在通過緊跟時尚潮流,許多傳統歷史文化品牌設計出新“國潮”,完美詮釋了“中國風格”。國潮流行、傳統文化破圈背后,是傳統文化與新元素的不斷結合及創新發展。
技術賦能使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轉化、創新開辟了新的空間和路徑。如許多博物館利用虛擬空間技術等生成逼真、實時、三維虛擬場景,強化展覽互動性和參與感,讓人們以新鮮有趣的形式、真實可感的體驗“云游”歷史文化場景,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網絡直播、5G、AR等傳播手段和渠道,讓優秀傳統文化可視、可聞、可感,引發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強烈的情感共鳴。
熟悉的文化基因和全新的創作與傳播體驗,完成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傳播主體角度看,傳統文化破圈是文創工作者在不斷拓展新形式,是社會主流文化在尋求新的話語表達方式和內容呈現形式,以獲得大眾特別是青年群體的廣泛認同。從社會受眾角度看,其實也是在國家崛起背景下當代青年對傳統文化發自內心的認同。
以18~35歲用戶為主體的B站為例,日前數據顯示,B站UP主創作的國風類視頻數量已超過一百萬;在過去一年,B站國風類視頻的觀眾數量已經達到1.36億。這意味著Z世代不僅是“中國風”的主要受眾,更逐漸成為生產和傳播傳統文化的中堅力量。一方面,Z世代成長于繁榮與自信的新時代,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大幅增強,他們的民族自信心顯著提高;另一方面,Z世代作為互聯網原住民,接收互聯網空間中的多元文化成為他們與生俱來的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已經不再滿足于單純的外來文化的灌輸,而是主動發掘并傳播屬于自己的傳統文化,開始追尋更加適合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層面的需求。國家實力的提升以及青年一代文化自信的增強,是傳統文化復興的根本驅動力。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是經濟復興,也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出圈只是一個開始,如何讓優秀傳統文化復興走深、走實還需要更多的思考與探索。
傳統文化復興,固然離不開經濟發展、教育為本、政策支持,同時也應充分發揮文化作品創作者、傳播者的引導作用。文藝工作者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承擔著重要責任,具有引領社會文化導向的功能。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也離不開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一些文藝作品盲目追求高收視、博眼球,流量明星狂轟濫炸、趣味低俗、同質化明顯,缺乏文化精神內核。近年來傳統文化的回歸與復興,不但是內容市場中的一股清流,同時也體現了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自覺性。著名文化研究學者尼爾·波茲曼在他的經典著作《娛樂至死》中寫道:“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而言之,如果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在劫難逃。”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文化傳播對社會品格的塑造,積微成著。文藝工作者應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創作出更多當代人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產品,努力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以此進一步喚醒文化記憶,提升文化自信。
(作者:李蕾,系《新聞與寫作》編輯部副主編、高級編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