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2-01-17 08:18:01
原標題:北生所培養(yǎng)研究生的“三個一”
來源:人民日報
圍繞一個共識、一個目標、一個理念,探索新機制,采用新模式
北生所培養(yǎng)研究生的“三個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⑤)
發(fā)現(xiàn)乙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受體、揭示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找到男性生殖系統(tǒng)衰老的奧秘、孵化出6個治療重大疾病的新藥研發(fā)公司……許多人知道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北生所)在原創(chuàng)性科研和成果轉(zhuǎn)化上獨樹一幟,卻不知道該所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上也可圈可點——
截至2021年8月底,北生所已累計培養(yǎng)博士681人,其中15人獲得吳瑞獎學金、23人獲得國家獎學金;在已經(jīng)畢業(yè)的385名博士中,除了大量目前還在做博士后研究的,已有95人成為清華、北大、中科院、劍橋等知名高校院所的教授或?qū)嶒炇抑魅危咏厴I(yè)生總?cè)藬?shù)的1/4。
2005年才掛牌成立的北生所,“成才”率為何如此之高?
一個共識——
讓老師圍著學生轉(zhuǎn),而不是學生圍著老師轉(zhuǎn)
走進位于北京市昌平區(qū)的北生所,走廊里隆隆的儀器運轉(zhuǎn)聲清晰可聞。原研究生院院長(兼)、高級研究員董夢秋的辦公室和其他同事一樣:里面的小房間是自己的辦公室,外邊的大房間是學生的共用辦公室;兩個辦公室之間的門始終敞開著,學生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進來。
“其實我跟學生是一起成長的。”說到研究生培養(yǎng),董夢秋更愿意把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形容為“同事之間探討問題”,“不要讓學生覺得和老師是上下級,而是要讓他們知道,他們也是科學探索的主體。”
讓學生成為科研探索的主體,不僅是北生所所有實驗室主任的共同理念,并且有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性制度保障。
自2005年暑期開始,北生所每年都舉辦“本科生暑期訓練計劃”,其目的在于早早為那些對生命科學研究感興趣的本科生播下科學的種子。如今在北生所,有3位實驗室主任是當年參加過這項計劃的學生。
去年新入職的巴釗慶一直記得2007年在北生所參加暑期訓練時的一個情景:一天吃午飯的時候,他端著餐盤坐到所長王曉東身邊,同他討論起自己正在做的一項課題。“直到現(xiàn)在,這個傳統(tǒng)還一直延續(xù)著。”
“那時候我讀大三,學的是工程機械專業(yè),生物學的知識主要靠自學。但北生所更看重的是,學生有沒有科研潛質(zhì)和精耕細作的勁頭。”巴釗慶說。
研究生部主任李學真老師的一句話,讓巴釗慶至今記憶猶新:“我們所不會放棄每個真正想做科研的學生。”
對于申請讀研的學生,北生所更關(guān)注的,是他們對科學的理解、進取心、思維敏銳性和邏輯分析能力,以及實驗技能等。
在采訪現(xiàn)任研究生院院長(兼)陳婷時,她告訴記者,面試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考查學生“讀文獻”的能力。學生從3至5篇文獻中任選1篇,在2小時內(nèi)閱讀、理解;之后,由5位實驗室主任組成的面試小組,圍繞這篇文獻問學生問題。“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就能夠?qū)W生的科研素養(yǎng)、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有個比較明確的判斷。”陳婷說。
北生所的實驗室不單獨招生,由所里統(tǒng)一面試招生,入學后都要在不同的實驗室之間“輪轉(zhuǎn)”;每個學生輪轉(zhuǎn)2至3輪,每輪2個月。之后,學生與導師(實驗室主任)各自遞交一份按優(yōu)先次序排列的選擇名單,雙向自愿選擇;各個實驗室主任每年招收學生的上限為2人(新實驗室第一年可以到4人)。導師確定后,所里還為學生配備3人以上的導師指導小組;學生對導師或指導小組有意見時,可向研究生部申請調(diào)換。
“這些制度對導師的壓力很大,因為你的口碑很重要,口碑不好的很容易招不到學生。”陳婷告訴記者,北生所是國內(nèi)最早實行輪轉(zhuǎn)和雙向選擇的科研單位之一。對比傳統(tǒng)的“一對一”招生模式,輪轉(zhuǎn)制度相當于給了師生雙方自由選擇的機會,學生在最終選擇之前對導師有比較充分的了解,對自己的學術(shù)生涯的規(guī)劃也更清晰、更合理。
“所有這些探索,只有一個目的:讓老師圍著學生轉(zhuǎn),而不是學生圍著老師轉(zhuǎn)。”王曉東說。
一個目標——
鼓勵學生做具有挑戰(zhàn)性的原創(chuàng)性基礎研究
翻開董夢秋實驗室的《博士生培養(yǎng)規(guī)劃》,第一頁是幾條“知情聲明”——
原創(chuàng)性探索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請做好心理準備;
導師承諾盡心盡力培養(yǎng)每個學生,但不能承諾到什么時候一定發(fā)文章,發(fā)什么點數(shù)(影響因子)的文章;
怕苦莫來,求穩(wěn)莫來……
在《實驗室管理、教與學問題調(diào)查》中,第一部分是一道問答題:“科研活動中你犯過的印象最深刻的錯誤有哪些?”
在學生反饋的26個答案中,有“電磁爐里煮樣品忘記收”“普通槍頭吸揮發(fā)性液體”“天平稱量前沒有清掃表面”……這些看似“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董夢秋看得很重。
“生命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離不開動手做實驗。如果基本的實驗操作不過關(guān),一些不易察覺的失誤很可能毀掉精心設計的實驗,輕則降低工作效率,重則誤導實驗方向,給課題進展人為地制造困難。”董夢秋說。
在董夢秋的實驗室,常規(guī)實驗操作培訓是一門容不得半點馬虎的課。幾年下來,學生們對其重要性更加了解:幫助自己提高實驗效率,拿到可靠的數(shù)據(jù),為發(fā)表高質(zhì)量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基礎能力培養(yǎng)上,除了每個實驗室主任言傳身教,北生所還常年舉辦“我愛科研”系列講座,其中就包括各種“實驗室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訓。比如,韓霆講的是“如何做好實驗記錄”,蔡濤講的是“二代和三代測序”,湯楠講的是“如何作圖”,陳婷講的是“如何做學術(shù)報告”……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實現(xiàn)北生所的培養(yǎng)目標:做具有挑戰(zhàn)性的原創(chuàng)性基礎研究。
“這也是北生所最吸引我的地方。”吳瑞獎學金獲得者、2021年剛做完博士后研究的李蛟告訴記者,“北生所不會因為發(fā)文章的壓力,讓學生去選擇比較容易的課題。比如某個腫瘤里的A分子,我們除了要搞清楚‘它在另一種腫瘤里有沒有起作用’,更要知道它在里面是怎樣起作用的,其機理是什么。”
李蛟坦言,做原創(chuàng)性基礎研究對研究生而言的確“很苦很難”:“我記得讀博士階段最困難的要數(shù)2014年冬天,當時要做一個小鼠肺胚胎的活體成像系統(tǒng)。這個事全世界都沒有人做過,所有設備、手段都要靠自己一點點摸索,做了幾個月都沒有進展。我哭喪著臉去找導師湯楠,她對我說,沒事兒,你盡管去試,需要什么我全力支持。”
“湯老師的話給我很大的鼓勵。快到年底的時候,有一天我睡到半夜,突然想到:可能是系統(tǒng)里的某個細節(jié)在作怪,第二天馬上跟湯老師講,她聽完后說‘完全有可能,你再試一把’。這個問題解決后,系統(tǒng)運轉(zhuǎn)就正常了。最后我們的研究成果成為某知名雜志的封面文章,至今還被國際同行奉為經(jīng)典。”李蛟笑著說。
除了激發(fā)內(nèi)生動力,北生所也嘗試用一些制度性設計引導研究生做有挑戰(zhàn)性的課題。比如,入學第二年進行的“博士生資格考試”,每個博士生需提交1份6000—10000字的課題研究報告,面對3位導師進行答辯。
“3位導師在下面坐著打分,所里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都會去聽,大家可以自由提問。如果課題的成色不足,很容易下不來臺。”陳婷坦言,“這樣做其實很浪費時間,答辯前后學生差不多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導師也要放下手頭的工作參加答辯。但在我們看來,這是值得的。”
一個理念——
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玫瑰,才是最珍貴的
說起“好學生”,王曉東的標準有兩個:“一是我突然間想起一個主意,就去找學生,咱是不是能試試這個?他會跟我說,這東西我早試過了,不行。二是有時學生會跟我說,咱們能不能試試這個?他說的這個想法,我得花兩個禮拜才明白為什么。”
由此可見,要想成為北生所的“好學生”,并不容易。
然而,北生所的大多數(shù)學生做到了。出生于陜西農(nóng)村、即將到某知名科研機構(gòu)做博士后研究的劉珊珊,剛到北生所時“眼前一抹黑、啥都不懂”。在蔣輝老師的指導下,她已經(jīng)成長為“啥都不怕”的科學新星。在去年的“格物致知”學生論壇上,她憑借精彩的學術(shù)報告獲得一等獎,成功“上墻”。
“在北生所,如果發(fā)了知名學術(shù)雜志的封面文章,或者拿到了‘格物致知’學生論壇一等獎,就有機會‘上墻’——名字和照片一同出現(xiàn)在一樓大廳的墻上。”劉珊珊眼里閃著興奮的光,“前段時間媽媽來所里看我,看到我的照片‘上墻’了,激動得要流淚!”
“許多人認為,做科研的都是天資過人,其實真不是這樣。”董夢秋說,在北生所,她看到的是更多普通人靠著踏實努力取得了驕人的成果,既有老師也有學生。“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玫瑰,才是最珍貴的。”
當然,劉珊珊們的進步,并不是“天上掉餡餅”。
在一份有關(guān)研究生培養(yǎng)的問題清單上,記者看到了這樣一些內(nèi)容:“食堂一份菜太單調(diào),兩份又太多”“建議增加四年級研究生科研進展報告,每次有一個實驗室主任在場”“增加羽毛球場”……
“只要是學生提的意見,研究生部都會做好記錄、及時反饋,盡量滿足大家的要求。”李學真告訴記者,“北生所希望給研究生創(chuàng)造一流的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釋放他們的潛力,讓他們的才華得到充分施展。”
每天兩點一線,常年夜以繼日,做原創(chuàng)性科研的艱難困苦,遠非局外人所能想象。
在北生所,導師們的一大工作,就是讓學生們“苦中作樂”。
在學術(shù)報告會上,他們擬定的題目,多半妙趣橫生:“老而不衰是為王,王者何在?”“膚淺的認知:略懂皮毛”“如何得諾貝爾獎”;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nèi)的學術(shù)大咖來做報告,中午所里會安排他們和學生一起吃飯、討論、聊天;為緩解壓力,所里常年安排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遠足、球賽、節(jié)日聯(lián)歡、自導自演搞笑幽默的MTV……
“我最開心的時刻是凌晨1點。”從昔日的學生到如今的導師,巴釗慶品到了科研的“真味”,“等機器掃描的結(jié)果出來的時候,那兩個‘條帶’和我預想的一樣,我就知道我是世界上第一個看到這一現(xiàn)象的人。這是世界上最好的獎賞!”
在北生所新生入學手冊的附頁,有老師寫給學生的一首詩——
誰沒有過失、迷惘與困惑?
我們也曾幼稚和無知。
我們尊重包容每一個你。
我們虛心向你學習,迫不及待傳授我們的知識……
我們愿意見證你的成長,直到你飛起的那一刻,去天空翱翔。
本報記者 谷業(yè)凱 趙永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