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2-02-14 17:05:02
威風凜凜的老虎、金光熠熠的彩鳳、憨態可掬的大象,還有螃蟹、大蝦、八帶等多種當地特色海鮮……2月13日,記者走進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南蘆村農民71歲的孫秀芳家,只見她和老伴精心制作的豆面燈,千奇百態,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
圖為2月13日,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南蘆村農民在制作豆面燈。張濤 攝
孫秀芳介紹,在即墨區沿海村落,每逢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會用黃豆面捏燈,俗稱豆面燈。作為非遺文化項目,豆面燈以黃豆面為主要原料,做燈前先用食油摻和豆面揉成筋道十足的面團,之后塑型、風干、上色、上釉,在燈盞內插上一根當地山上特有的草木,并纏以棉絮做燈芯,倒入豆油,一盞活靈活現的豆面燈就做成了。
“正月十五傍晚點亮面燈,這不僅寄托著人們濃厚的鄉情,也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祈盼,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壽年豐。”孫秀芳說,小的也就幾分鐘就捏出來了,最麻煩的就是龍的燈。
“俺和老伴兩個人用了幾乎一上午的時間捏成了一條龍。”孫秀芳介紹,她制作豆面燈的手藝在十里八疃是小有名氣的,前幾天,她應邀到鄰村楊戈莊村制作了一整天的豆面燈,村莊的好多青年婦女都來跟著學習手藝。
記者在孫秀芳老人家的西屋里看到,桌子上已經擺好了大大小小30多個豆面燈。最為搶眼的就是兩盞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雪融融”。
“北京冬奧會正在緊張進行中,俺就做豆面吉祥物祝中國運動員取得好成績。” 孫秀芳笑著說,您們看,桌子上的小豆面燈更是透著青島獨特的“海鮮”味,扇貝殼、龍蝦等這些五顏六色的微型面燈還沒有手掌心大,從外觀上來看,根本無法想像是用面做成的。
圖為2月13日,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南蘆村農民于永洋、孫秀芳夫婦在制作豆面燈。張濤 攝
記者走進村民宋玉芳家里,68歲的她,正在教著從青島市回娘家的女兒于燕學做豆面燈。宋玉芳向記者介紹,“豆面燈”就是用黃豆面捏成形態各異的面塑,面塑頂端或背上捏一小碗,內插一纏繞棉絮的山草棍做燈芯,倒入豆油,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點燃面燈,放在屋內及院落不同位置,或送到家廟供奉先人,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圖為2月13日,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南蘆村農民宋玉芳在教授女兒制作豆面燈。張濤 攝
圖為2月13日,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南蘆村農民宋玉芳祖孫三代在展示自己的豆面燈作品。張濤 攝
“這些面燈可絕不僅僅是藝術品,還能吃。”宋玉芳說,面燈都是由豆面做的,點亮時用的油也是豆油,上的顏色也都是一些食用色素,所以還是非常衛生的。
即墨區委宣傳部新聞科負責同志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即墨沿海漁村,正月十五元宵節制作豆面燈的習俗已經傳承300多年,成為當地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進入新時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豆面燈的品種越來越豐富多樣,從最初的幾種逐漸發展到現在的70多種,螃蟹、大蝦、八帶、比管魚、扇貝、琵琶蝦等島里特色海鮮也被制作成了豆面面塑。每一盞小小的豆面燈,都承載著漁民們對漁家文化深情依戀,寄托著農家人對人壽年豐的祈盼,蘊含著家族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圖為2月13日,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南蘆村農民制作的各種造型的豆面燈。張濤 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