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1 14:16:02
原標題:新農技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新農技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
來源:新華社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
眼下春耕備耕正由南向北次第展開。育種、插秧、農資儲備、田間管理……各地搶抓農時,推廣各類農業新技術,為全年豐收開好頭、起好步。一起看科技賦能織就“智慧”春景。
智能插秧機走俏春耕一線
在江西,各大農機大市場生意火爆,從耕地、播種到收獲、運輸,農業生產全流程的機具設備一應俱全。搭載了先進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插秧機頗為走俏,基于最新的繪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無論是直線行駛還是曲線作業,都能按照預設路線行進,保障作業面積全覆蓋。
今年,江西計劃種植早稻1810萬畝。當地農業部門大力推廣農機新技術,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同時,江西省還通過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鼓勵農戶購買綠色高效農機裝備,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為育種進程提速
新科技不僅用在了田地里,也用在育種技術上。在溫暖的海南南繁基地,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鑒定模型,正在加速育種進程,這些即將收獲的水稻種子將陸續北上播撒到田地中。
在海南南繁基地,實現“一年繁育多代”,是這里的核心優勢之一。如今,隨著智能溫控、人工光照等技術的突破,加代效率再次躍升。地處崖州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正在利用智能化表型設施平臺采集農作物生長數據,集成了6種傳感器的表型設施就像給植物做全身掃描一樣,輕松獲取了眼前這些玉米植株的各項數據。植物CT是給植物進行體檢,體檢之后可以得到各種不同的表型數據,希望縮短當前作物的育種周期,提高新品種產出效率。
目前,海南南繁基地已聚集全國29個省份的700多家科研機構,年均有超60萬份育種材料在此穿梭繁育。
多光譜無人機助力春耕 因地制宜變量施肥
在安徽北部沿淮地區的小麥主產區阜陽市阜南縣,這里的小麥正處于返青階段。
今年,當地種糧戶們采用了許多農業新科技,多光譜無人機就是其中之一,這種設備可以根據對不同光譜的識別,確定不同地塊的小麥長勢,從而計算出不同地塊對肥的需求量,因地制宜變量施肥。
和過去傳統的施肥方式比,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種糧戶的成本,避免過度施肥對土壤帶來的影響。這項利用光譜對農作物長勢進行識別的技術不僅應用在田間管理中,還會應用在對產量的測算中。
為確保麥子及時獲得水分,當地還使用了科技化的滴灌系統,根據小麥生長規律,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給作物補充定量水分。這樣的滴灌系統不僅耗水量更少、用水更經濟,而且灌溉效果比較好,可以改善土壤墑情。
智慧農場AI大模型 讓春耕做到“新”中有“數”
今年,更多的科技領軍企業正在進入農業領域。在山東的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研究院,技術團隊利用“智慧農場AI大模型”,為各地智慧農場分析農情,開展技術指導,提供決策支持,賦能春耕生產提“智”效加“數”跑。“智慧農場AI大模型”已經成為多個試點地區可以即時響應的“線上農技員”。
這套大模型在采集田間數據的基礎上,通過“灌溉”“養分”“病蟲害”“作物生長”四個AI模型輸出一個個田間管理方案,讓春耕做到“新”中有“數”。
衛星24小時巡田 全天候守護作物生長
眼下,山東各地搶抓農時忙春耕、抓春管,在德州市武城縣,已經有33萬畝土地實現衛星巡田,可24小時監測作物生長狀況,并能根據不同地塊的苗情、墑情等進行分類科學管理;而在棗莊市山亭區城頭鎮,農戶們搶抓農時播種馬鈴薯。今年當地推廣改進后的覆膜機,在給馬鈴薯覆膜的同時,也將用于灌溉的管道一并埋入土中,膜下滴灌可節水一半以上。
手機遠程操控噴灌設備 讓小麥喝飽水、喝好水
在河南,8500多萬畝冬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農戶們搶抓農時,借助智能設備給冬小麥澆水、施肥。
在開封市尉氏縣的高標準農田里,施肥機、大型植保無人機等正在協同作業,高效完成施肥、病蟲害防治工作,助力冬小麥在返青期順利生長。而田間安裝的智能灌溉系統更是發揮了大作用,種植戶用手機就能遠程操控噴灌設備,精準控制水量,讓冬小麥喝飽水、喝好水。
自動播種、數字調溫 智能化大棚里育苗忙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貴州省威寧縣的育苗基地進入生產高峰。通過智能化、標準化育苗模式,當地有效保障蔬菜種苗供應。
在威寧縣的蔬菜育苗中心,5700平方米智能化大棚內,自動播種機、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和數字化溫濕度調控系統有序運轉,務工人員正進行擺盤、移苗等標準化作業。該中心目前已承接超500萬株蔬菜苗訂單,育苗床與棚間隔離區均擺滿育苗托盤。
2025年威寧縣計劃實現集約化育苗1.3億株,推動蔬菜總產量提升至120萬噸。
無人機、噴霧機大顯身手 高效助力麥田除草、追肥
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渭河灘區的糧食綠色高產高效行動項目萬畝示范區,6臺農用無人機、4臺自組式高桿噴霧機等新型農用機械為麥田實施化學除草、追肥等作業,實現精準定位、便捷操作,全程高質高效。
高桿車主要用于小麥玉米生長前期,因為它水量大,漂移性小,能實現安全有效的作業,不會對周邊作物產生藥害;使用農用無人機則不壓苗、不傷苗,不重噴、不漏噴,同時能夠在作業過程中自動避障繞障,提高病蟲害防控的綜合效能。
目前,大荔縣共投入使用農用植保無人機151臺,自組式噴桿噴霧機28臺,日作業能力達7萬余畝。
……
農業新技術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從精細的播種到高效的灌溉,從科學的施肥到智能化的田間管理,新的農業技術正在春耕生產的多個環節發揮作用,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與億萬農民的辛勤耕耘相輔相成,共同描繪出一幅幅“科技春耕圖”。(記者:王瑩、馮文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