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8日訊 2月27日,在北京舉行的“服務體驗與治理開放日”活動上,專家學者與平臺從業者聚焦消費者需求,從政策引領及行業演進視角,探討如何在復雜場景下更好保障消費者權益,大家一致認為,應加大對虛假宣傳、低質內容等問題的治理力度,嚴守合規底線,精進服務能力,多方攜手共同創造更美好健康的生活服務生態,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安心、便捷的消費體驗。
活動現場,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北大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李力行指出,數字經濟時代,平臺作為經濟與社會互動的關鍵樞紐,發展日益綜合化,平臺治理也從單一內容管理向多維度綜合治理轉變。李力行建議,平臺應持續加大科技研發與治理創新投入,提升治理效率、系統性與公平性。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經濟法研究所所長張欽昱提出,平臺可借助新生產力實現數字賦能。一方面,運用大數據精準查處違規行為,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決策輔助,打破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暢通維權渠道,完善消費聽證、信息披露等機制,保障消費者權益。
活動發布《2024抖音生活服務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在內容管控上,平臺針對醫療醫美違規宣傳、低價游、擦邊涉黃等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打擊利用平臺漏洞、誤導消費者及破壞內容生態的行為。強化醫美直播“黑詞”識別能力,處置超2.3萬個違規直播間、超1.5萬個違規賬號;針對線路游商家,動態調整商品價格標準,處置“低價游”直播間2565個,處置1073名違規商家及達人創作者。同時,打擊個人違規招徠旅游行為,處置超13萬個短視頻、2.2萬個直播間,視頻違規率降低20%。報告顯示,平臺2023年設立消費者權益保障專項基金,在用戶遇到不可抗力或判責耗時久等情況時先行賠付。2024年,該基金保障與賠付力度升級,賠付額同比增長140%,并新設共情場景特殊退款專項基金,在妥善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提供額外優惠券補貼,累計服務超172萬名用戶。
抖音生活服務內容生態與體驗負責人羅永翔介紹,截至2024年底,抖音生活服務經營門店達610萬個,動銷商家320萬個,訂單量同比增長69%。面對業務快速增長,平臺轉變內容治理導向,從單一負向治理轉向兼顧商家達人體驗與平臺生態的多目標模式,構建健康且有活力的內容生態。針對消費者反感的虛假、夸張內容,平臺設立“不可信內容”治理專項,對自助餐、演出、游玩等易引發虛假宣傳反饋的重點品類開展專項治理,累計處置虛假短視頻超74萬條,關停違規直播45萬場,42萬名違規創作者受到相應處置,行業違規率下降30%。
同時,發布《抖音生活服務低質內容評估規范》,明確盜用、低創、劣質、損體驗四大內容質量問題。通過流量管控、達人保證金制度及違規機構責任連帶等方式,短視頻低質率降低38%,直播錄播低質率降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