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網
2017-01-09 20:37:01
 2016年美國大選的一大看點就是許多國家領導人在選前都站錯了隊,等結果出爐后趕緊向當選總統特朗普示好。受媒體誤導以及慣性思維作用,很多國家領導人都認為希拉里占有明顯優勢,而特朗普在競選期間的一些言論又讓他們打心眼兒里希望希拉里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特朗普當選后趕緊去美國向他示好,以消除之前力挺希拉里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許多國家領導人之所以如此關注美國大選,就是因為在他們看來,誰當美國總統對他們國家來說關系重大。如果是一般國家,總統換人雖然是個事,但絕對不是什么大事,不會讓其他國家領導人神經如此緊張。而美國則不同,歷次美國大選都是當年最重要的世界大事之一。這種現象反映了國際政治中的一個現實,就是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或巨型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確實具有極為特殊的地位,發揮著其他國家不能替代的作用。這種巨型國家的內外政策變化特別是對外戰略調整會導致其他大國或國際戰略力量中心以及諸多次中心也作出相應的戰略調整,進而改變國際政治的面貌。我們可以把這種現實稱為“巨國效應”。
在當今世界格局中,除了巨國外,還有次巨國即普通大國,它們也是不可忽視的戰略力量中心。次巨國的內外政策變化和戰略走向也會對國際局勢帶來重大影響。比如,英國脫歐之所以受世界各國關注,主要在于人們擔心英國脫歐會否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最終導致歐盟解體。
國際政治中的“巨國效應”一直伴隨著國際關系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國際關系史的主線就是巨國之間、巨國與次巨國之間互動的歷史。冷戰時期是兩個巨國對抗,這種對抗導致一系列局部熱戰和全球局勢緊張,也使全世界人民都籠罩在核大戰和人類毀滅的陰影中。冷戰結束后是一個巨國同若干次巨國之間的博弈,相互間有競爭,也有合作,沒有截然的對抗性關系,所以國際局勢也大為緩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巨國與正在崛起的巨國即準巨國之間的不良互動,曾導致一幕幕“大國政治的悲劇”,也給世界造成深重災難。近年來中美兩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良性互動,不僅有利于雙邊關系穩定發展,也為國際社會形成共識、共擔責任起到了帶頭作用。二十國集團如果沒有中美合作,也不可能像今天這樣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機制。不過,未來中美兩國如何互動,是攜手共建新型大國關系,還是一起跌入“修昔底德陷阱”,仍然是國際戰略中最具全局性的重大課題。
當然,對比之下,巨國的戰略走向影響更大。尤其是在核時代及高科技武器時代,巨國如何使用其武力,著實讓世界各國擔憂。有人慶幸當年蘇聯是和平地解體。如果蘇聯是像近年來利比亞等國這樣經歷大混亂后政權垮臺,且不說其龐大的核武庫會遭遇何命運,就是常規武庫如果失控,其所造成的危害也是難以想象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在輝煌中突然衰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在戰爭中潰散、失去指揮又攜帶武器的軍人擁進城市,燒殺搶掠,大量藝術品毀于兵燹,藝術家們失去了創作的條件和環境,甚至生命都難保。
對美國這樣有霸權主義傾向的巨國,愛好和平、正義的人民雖然不喜歡,但是更不希望它失序、失控。美國著名政治學家沃勒斯坦在評論美國是否衰落時說:“問題不是美國是否衰落,而是如何衰落得更體面一點,不至于因為自己的衰落而給世界帶來災難。”沃勒斯坦講出了巨國效應。人們不僅要關注巨國崛起的方式,更要關注巨國衰落的方式。(劉建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