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7-02-15 07:57:02
世界經濟步履蹣跚地走過了2016年。國際貿易疲弱、投資不振與其他負面因素交織,使去年成為2009年以來增長最緩慢的一年。較之于去年,今年的展望謹慎樂觀,但主要經濟體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給經濟復蘇投下了巨大陰影。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預測,2017年世界經濟增長預計從去年的2.3%上升到2.7%,其中發達經濟體的增長預計為1.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有望從去年的3.4%提升到4.2%。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油價的回升,大宗商品出口國和進口國之間經濟增速背離的現象將縮小。2017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率預計為6.5%,這一增速反映出外需疲軟、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加劇以及私人投資的放緩。
美國經濟的影響力依舊廣泛而深遠,美國經濟政策的變化將給全球帶來深刻影響。無論什么原因導致美國財政狀況收緊,都會擴散到全球金融市場,對高度依賴外部融資的新興市場造成沖擊。目前,全世界都在聚焦美國的經濟政策,但在具體政策頒布之前,我們很難去綜合評估美國的政策將對美國及其他國家造成哪些影響。
另一個受到關注的負面因素,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近年來投資的大量減少。這些國家的投資增速從2010年的平均10%下降到2016年的3.5%。投資的減少最初僅體現在最大的幾個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出口國及發展中國家,但目前已擴散至其他國家。事實上,在絕大多數國家,投資增速已降至25年來最低——除了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的那幾年。
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并非某個特定因素。脆弱的增長預期,大宗商品價格跳水,外國直接投資受抑,主要經濟體政策和政治上的不確定性,以及私人債務高企,都對投資減緩產生了影響。投資的疲軟對經濟的影響是潛伏性和侵蝕性的,它會減緩資本的深化,阻礙城鎮化進程,限制未來的增長潛力。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大環境下,周期性和結構性的政策都有各自的重要作用。在發達經濟體,低利率和負利率限制了貨幣政策,但賦予了積極財政政策一定的空間。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應該在財政政策的調整和政策手段中尋求平衡,以降低經濟的脆弱性。
如果政策制定者希望新一年能有新的氣象,他們應該尋求選擇明確的促進可持續增長的路徑。有益的政策舉措包括增加人力資本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促進貿易,大力改善國外直接投資和技術交流的環境。在這些措施的帶動下,2017年也許會成為強勁增長的起步之年。
(作者為世界銀行發展預測局局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