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2-16 06:50:02
最新研究發現,在上一輪西非埃博拉疫情中,極少數“超級傳染者”比其他患者更具傳染性。令人驚訝的是,大約3%的感染者成為大約61%病例的傳染源頭。
西非地區2014年至2015年發生埃博拉疫情,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埃博拉疫情。根據官方統計,這輪疫情共發現超過2.86萬例病例,大約1.13萬人患病死亡。
這輪埃博拉疫情最初于2013年12月在幾內亞蓋凱杜行政區暴發,隨后傳播至鄰國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并通過陸地和航空旅行擴散至多國。其中,約4800名利比里亞人死于這輪疫情。
英美研究人員以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埃博拉疫情擴散模式為研究對象,發現患者的傳染性各不相同。具體來看,15歲以下的未成年人、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具傳染性,被研究人員稱為“超級傳染者”。
英國廣播公司14日援引英國諾丁漢大學病毒研究專家喬納森·巴爾的話報道:“最近一輪的西非埃博拉疫情規模空前。其中,大量病例的傳染源頭可追溯到為數不多的患者。”
巴爾表示,15歲以下和45歲以上患者成為“超級傳染者”,究竟是出于生理因素、還是與社會行為模式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史蒂文·賴利介紹說:“大多數埃博拉患者只有一段相對較短的傳染期,二次傳染數量較少;少數埃博拉患者的傳染期則相對較長,二次傳染數量偏多。”
不過,賴利猜測,“超級傳染者”很可能與社會行為模式有關,而非患者體質特異。例如,兒童和老年患者的看護人員、探訪者人數較多,可能導致傳染機會更多。
此前在其他疫情中,也曾發現“超級傳染者”的現象,例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疫情、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等。
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今后更好地防范埃博拉疫情擴散,幫助有關部門將有限資源投入優先應對領域,例如加強對“超級傳染者”的醫護和監測。
這項研究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研究團隊成員來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英國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機構。(楊舒怡 新華社專特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