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3-25 06:55:03
每當(dāng)陳國堅感慨,自己一生翻譯古詩的收入,比不過一個餐廳跑堂的一年賺的錢,太太就會笑著擠兌一句:“有那么多嗎?也就人家半年收入吧?!?/p>
“天生我材必有用,”陳國堅故作正色地回一句。不過太太說的有錯嗎?翻譯本來就是個不掙錢的行當(dāng),翻譯詩歌尤其不掙錢,還不如翻譯小說呢,好歹小說銷量還是不錯的,而詩集一定是銷量最少的書籍之一。
“很多人可以翻譯小說,但有多少人能翻譯詩歌呢?誰能守得住那份清貧呢?那不就是我嘛!”想到這里,陳國堅釋然了。
若不是想著憑借自己多年從事西班牙語教學(xué)積累下的深厚功底,多翻譯一些中國文學(xué)作品,陳國堅也不會拖到53歲才出國。如今他已經(jīng)快80歲了,回想自己前半生,總覺得浪費了不少時光?!澳贻p時候翻譯過《霓虹燈下的哨兵》《誰是最可愛的人》,還編過一本西班牙語同義詞詞典,都是因為找不到渠道出版,不了了之。”
1986年,陳國堅完成了137首唐詩的西文翻譯,但依然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無奈之下,他把譯著寄給了一位西班牙朋友,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個月,《唐詩,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就在西班牙出版了。這讓陳國堅意識到,熱情的西班牙,可以為他的翻譯事業(yè)提供更好的語言和出版環(huán)境。
后來,陳國堅辭去在廣州的高校教職,于1991年正式旅居西班牙。當(dāng)時,他已是知天命之年,而一切都得白手起家、重頭開始。為了生計,陳國堅嘗試過各種職業(yè),他做口譯,把附近幾家中餐館的伙計組織起來開西語培訓(xùn)班,給西班牙律師當(dāng)翻譯,保釋遭警察扣留的沒有身份的中國人,也會去餐廳做跑堂的。他還嘗試過做進(jìn)出口生意,但因為沒有資金,只能作罷。
最后,陳國堅開了一家小食品店,生活才安定下來。起初,有朋友打趣他:“教授也賣面包?。俊标悋鴪圆灰詾槿唬骸拔夷贻p時候下鄉(xiāng)勞動,糞都挑過,賣面包算什么?”
【“中國的詩歌,中國人理應(yīng)翻譯”】
解決了生計問題,陳國堅就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中國詩歌的西語翻譯中。他首先研究現(xiàn)有的中國古詩譯著,這些譯作大多是外國人翻譯的,而且經(jīng)常是從法語等其他語種轉(zhuǎn)譯成西語……幾經(jīng)周折,一些精美的唐詩宋詞沒了意境,已然面目全非。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本是描寫春天的愉悅心情,結(jié)果西班牙有一版譯文說‘我聽到處處是鳥的哭聲’,這不是讓孟浩然‘啼笑皆非’嗎?‘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秘魯出版的譯本真荒唐,‘梅花已開,你在池邊種的小小玫瑰,卻被山羊吃得一干二凈’,這讓王維情何以堪?”
每當(dāng)看到這些奇葩譯作,陳國堅就感到又好氣又好笑,“有人說,翻譯要外國人做,中國人翻沒用,這不符合事實,也推卸了我們作為中國人的責(zé)任。中國的詩歌,中國人理應(yīng)翻譯,不然對不起老祖宗!”
陳國堅翻譯詩歌,憑借的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zhí)著和十年磨一劍的韌勁,總要多次修改才定稿,有時甚至修改三四十遍,力求在傳達(dá)原文思想感情前提下符合西班牙人的閱讀習(xí)慣,并且實現(xiàn)語言美和音韻美。在西班牙生活二十多年來,陳國堅完成了11本中國詩歌譯著,其中有一本《中國歷代詩詞》,匯集了從《詩經(jīng)》到當(dāng)代詩人海子跨越20多個世紀(jì)的詩作……而當(dāng)《唐詩三百首》于2016年出版的時候,他已經(jīng)78歲了。
陳國堅說,中國詩詞進(jìn)入西語國家雖然較晚,卻有獨特的優(yōu)勢:是由多位著名詩人手牽著手介紹到西語國家詩壇的。20世紀(jì)初現(xiàn)代主義流派的代表、尼加拉瓜詩人魯文·達(dá)里奧首次把中國詩歌介紹到西語世界?!罢堄美钐讋勇牭恼Z言來愛我吧”,是他在《漫游》一詩中的名句,也將西語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中國。
西班牙翻譯家巴倫丁·加西亞·耶夫拉讀了陳國堅翻譯的《中國書畫詩詞》后,寫了一首120行長詩《致李白》送給他,并為這本書作序。他說,因為陳國堅,自己開始了解中國“這個遼闊美麗國家的偉大詩歌”。
西班牙院士、評論家路易·馬利亞·安松為陳國堅的《中國情詩精華》作序說:“這本書使我們了解到原來不了解的中國許多方面”。
【他得到的補償是金錢無法相比的】
如今的陳國堅,依然愛詩。他每天會花數(shù)個小時工作,除了想寫一本介紹中國詩歌在西班牙語世界的中文著作外,他還想把西文版《唐詩三百首》再改一改,畢竟詩歌有一定的不可譯性,自然也就沒有十全十美的譯文。
如今的陳國堅,依然清貧。詩歌是陽春白雪,在當(dāng)下常常曲高和寡,不如緋聞八卦受歡迎。在詩歌相對繁榮的西語世界也是一樣。一般詩人的作品首次印刷往往就兩百來本。除非額外做點小生意、或是知名教授,詩人沒有高收入,生活也不富裕。
詩人也往往是孤獨的。
陳國堅上中學(xué)的時候就讀了《堂吉訶德》,一邊讀一邊笑,大學(xué)時毅然選擇了學(xué)西班牙語。也許有一天,他會意識到自己和堂吉訶德的相似之處。那是用一種難以理解的執(zhí)拗,同心中的假想敵做著斗爭。只不過,堂吉訶德面對的是巨大的風(fēng)車,而陳國堅面對的何嘗不是詩歌翻譯中那些難以逾越的文化鴻溝?
投入一生,做了這么一件辛苦的事情,陳國堅卻樂在其中。當(dāng)他聽到和看到他的譯作使西班牙讀者、尤其是詩人和學(xué)者愛上中國詩歌,愛上李白、杜甫、陶淵明時,他認(rèn)為得到的,是金錢無法相比的極高補償。
陳國堅相信,詩歌是愛恨情仇真善美的真實表達(dá),是靈魂與激情碰撞的產(chǎn)物,只要有人,就會有詩;而他所做的一切,就像《堂吉訶德》中的那句名言:“當(dāng)我的這些事跡流傳之時,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紀(jì)亦即到來?!保▌⒗蚶?馮俊偉 陳駿飛)(新華社專特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