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3-30 16:51:03
新華社合肥3月30日電(記者 徐海濤)近期,合肥工業大學潘云翔教授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學者合作,通過在氧化銦表面包覆厚度為5納米的碳層,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二氧化碳轉化光催化劑,可在室溫下通過光照進行轉化,為控制碳排放提供了新的技術方法。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會志》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二氧化碳被認為是加劇溫室效應的主要來源,對其進行催化轉化是控制碳排放最具前景的技術,但目前廣泛采取的方法需要對二氧化碳氣體進行高溫加熱,同樣增加能耗并造成碳排放。利用太陽能實現二氧化碳催化轉化被認為是最綠色的技術,但此前的技術方案存在效率低等瓶頸。
近期,合肥工業大學潘云翔教授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科研人員合作研究,他們發現包覆于氧化銦表面的碳層可促進電子由催化劑向二氧化碳轉移,進而顯著強化二氧化碳在催化劑上的吸附。實驗結果表明,碳層可有效增強光生電荷分離效率,增加參與光催化反應的光生電子數量。同時,包覆碳層后,水分解生成的質子更易于同二氧化碳反應,從而實現了光催化二氧化碳轉化效率的大幅提升。
“這一成果使得二氧化碳催化轉化可以直接在室溫下通過光照進行,不需要再進行高溫加熱。”潘云翔介紹說。同時,光催化轉化的產物選擇性更加精準,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轉化為純度較高的一氧化碳、甲烷或甲醇等高附加值化學品,直接加以利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