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2017-04-13 09:04:04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從“呆頭呆腦的IT男”到“大馬士革之春的變革者”,從“守信用且非常慷慨的人”再到“阿拉伯之春的獨裁者”,近20年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形象在西方政要眼中不斷變化。曾幾何時,“溫和”的巴沙爾是英國女王、法國總統的座上賓,敘利亞也與美國有著一定渠道的交往。敘利亞2011年爆發內戰,西方與巴沙爾政權的“甜蜜期”結束,當雙方關系日益對立之時,又因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出現以及俄羅斯的強力援敘而僵持不下。隨著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疑云和美國空襲敘利亞空軍基地,巴沙爾本人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他如何與歐美周旋,敘利亞的國家命運又將如何,都成了新的看點。
在西方眼中起起落落
1965年9月出生的巴沙爾,從政之路充滿偶然,本來他的第一份職業是軍隊醫院的眼科醫生。2001年,《環球時報》記者第一次去大馬士革時,見到街頭有很多前總統阿薩德、現總統巴沙爾父子的畫像,也偶見巴沙爾哥哥巴希爾的畫像。接送記者的當地司機在行駛到離大馬士革機場不遠處的一個環形交叉路口時說:“1994年,阿薩德總統一直培養的接班人巴希爾駕車去機場,就是在這段路上發生車禍喪生的。”遭受喪子之痛的阿薩德將正在英國攻讀醫學博士學位的二兒子巴沙爾召回國。遵從父命的巴沙爾棄醫從政,一邊在軍事學院深造,一邊逐步涉足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等事務。2000年6月10日阿薩德逝世, 巴沙爾7月10日當選總統。
俄羅斯紐帶新聞網認為,巴沙爾是中東地區的一位強人,而西方國家卻視他為“像薩達姆和卡扎菲一樣的獨裁者”。自2000年當選總統后,巴沙爾一度曾持親西方的政策,并在西方的壓力下對國內的反對派采取寬容政策,這段相對自由的時期也被稱為“大馬士革之春”。當內亂導致敘利亞政權出現危機時,巴沙爾對西方的幻想徹底破滅,認識到與反對派展開的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斗爭,開始和西方國家抗衡。2014年他在新一屆總統選舉中得票率為88.7%,并開啟第三個7年總統任期。這讓西方國家更加將其視為眼中釘。
在敘利亞《祖國報》等媒體上,巴沙爾呈現出的形象依舊沉著而冷靜,這和西方媒體宣傳中的形象大相徑庭。美國網絡雜志“石板書”4月10日刊文稱,在內戰爆發前,敘利亞社會相對穩定,至于巴沙爾,他從政前曾被外國觀察家稱為“呆頭呆腦的IT男”。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2015年10月刊文回顧了老阿薩德在巴沙爾五六歲時掌權,講述了巴沙爾在英國深造時認識了后來成為妻子的阿斯瑪,特別是他如何一步步獨攬大權。英國知名智庫查塔姆學會中東問題專家奎爾廉說:“巴沙爾被視為呆頭呆腦IT男的那種人,他本來游離于國家政治之外,缺少哥哥身上的英雄氣質。”由于在西方生活多年并遠離敘利亞政壇,許多人希望這位新領導人能使敘利亞實現現代化。《大馬士革的新雄獅:巴沙爾和現代敘利亞》等傳記的作者大衛·萊斯奇說:“受過西方影響,巴沙爾被不同的‘模具’塑造過。”
巴沙爾與西方有過至少10年的“甜蜜期”。2002年12月,巴沙爾夫婦出訪英國,受到英國女王接見,并與時任首相布萊爾用餐。2010年成為英國外交大臣的威廉·黑格2008年時還說過:“好消息,我剛從大馬士革訪問回來并與巴沙爾總統進行了極富成效的會談,他還頗有風度地領著我到處看看。”2009年2月,時任美國參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的克里和夫人在大馬士革與巴沙爾夫婦共進晚餐。2010年12月,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夫人布呂尼在愛麗舍宮宴請來訪的巴沙爾夫婦。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前駐中東記者湯姆·格羅斯近日在美國《旗幟周刊》撰文稱,西方媒體和政客長期“包庇”巴沙爾,用“溫和”“現代化者”和“改革者”等字眼描述他,但美國新政權正在逆轉西方對他的“姑息”政策。據湯姆爆料,2009年至2011年,克里曾反復前往敘利亞,與巴沙爾見面5次。稱贊過巴沙爾“守信用且非常慷慨”的克里甚至被看成是“敘利亞在華盛頓的人”。
美國《猶太人新聞報》10日刊文稱,即使敘利亞危機爆發初期,包括前后兩任美國國務卿在內的許多西方政要一度還將精通互聯網的巴沙爾視為溫和的“改革者”,把他看成能與以色列保持和平的可靠伙伴。到了2012年7月,希拉里開始說“巴沙爾的時間屈指可數”,2013年5月,其繼任者克里開始游說俄羅斯“放棄巴沙爾”。2016年初,時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證實相關“工作文件”計劃讓巴沙爾2017年下臺。
“糾纏的問題,我奉陪”
“2002年與巴沙爾接觸是為了鼓勵敘利亞變革,此舉完全正確。但當局勢發生變化后,巴沙爾必須下臺。”2013年,布萊爾的發言人曾如此為2002年的英敘親密接觸辯護。那一年,布萊爾政府還曾考慮向女王提議為巴沙爾授予榮譽爵士頭銜。正如《衛報》所說,當巴沙爾剛上臺時,這位在英國接受教育的年輕人曾被視為一位潛在的改革者,但西方最終還是放棄幻想,認為他不會使敘利亞“自由化”。
巴沙爾深諳與西方的周旋之道。2011年12月,他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電視臺女記者芭芭拉·沃爾特斯專訪時表示“軍隊不屬于我”,這是敘利亞局勢混亂后他首次接受美國媒體采訪。他的言論被美國國務院認為是“托詞”和“謊言”,并認為“巴沙爾錯失許多結束亂局的機會”。敘利亞危機以來,巴沙爾還在總統官邸接受過法新社等極少數西方媒體的專訪。外媒“對話總統”的時間基本上是30分鐘,每次巴沙爾都強調不愿與反對派分享權力,但會聽從敘利亞民意。
今年3月剛采訪過巴沙爾的鳳凰衛視記者蔣曉峰告訴《環球時報》,巴沙爾和西方媒體互懟是家常便飯。他認為,在西方,網絡正在加速巴沙爾形象的污名化,但同時網絡又成為巴沙爾與西方進行意識形態斗爭的工具。每次有外國媒體采訪完巴沙爾,敘利亞總統府的媒體官員都會在第一時間把采訪全文或完整視頻放在總統府推特或敘官方媒體上,防止敵對國家媒體的“標題黨”斷章取義。讓蔣曉峰印象最深的是今年2月,美國互聯網媒體“Yahoo News”首席調查記者邁克爾·伊斯科夫對巴沙爾的電視專訪。邁克爾的采訪“很美國”,帶有強烈的質疑性,在有限的時間里,他問了“敘利亞是否歡迎建立安全區”“為什么成千上萬敘利亞人在監獄里沒經過審訊就被處死”“你什么時候下臺”等看似刁鉆的問題,巴沙爾一一回應說“建立安全區保護的是恐怖分子”“酷刑對待囚犯是沒有證據的傳言”“如果敘利亞人不再選我,就立即引退”。有意思的是,巴沙爾還提醒邁克爾,“時間快到了,可以問點兒其他的,當然糾纏這些問題也可以,我奉陪”。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專家田文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巴沙爾與老阿薩德、薩達姆等老一批“中東強人”有著很大差異,他有西方留學經歷,精通英語、法語,治理國家時吸收了一些現代化的做法。剛上臺時,他推行了一些民主化改革,淡化復興黨專政,開放媒體。當意識到西方一些做法不符合敘利亞的現實時又及時“糾錯”,保持政局相對平穩。巴沙爾日漸成熟、老練, 但西方沒有看到一個特別“親西方”的政權出現,因此不滿意。
德國《焦點》周刊11日說,西方曾扶持巴沙爾,因為敘利亞在中東和平進程中扮演多重角色,同伊朗、黎巴嫩的真主黨以及控制加沙地帶的哈馬斯都有緊密聯系。文章說,他甚至還是西方最受歡迎的阿拉伯國家領袖,被看成改革家。“阿拉伯之春”爆發后,美國與巴沙爾翻臉,歐盟也站在了巴沙爾的對立面。
未來還是“了不起的幸存者”?
4月9日美國空襲敘空軍基地后,巴沙爾本人及敘利亞的命運開始被外媒熱炒。英國《衛報》6日報道說:“盡管看似怪誕,但當‘伊斯蘭國’控制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大片國土時,幸運再一次光顧巴沙爾。2015年,當巴沙爾似乎已經在內戰中瀕臨失敗時,普京開始插手并與伊朗一道將其政權從死亡線上拉回,使他再一次化險為夷。”但該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巴沙爾的運氣正在到頭嗎?自巴沙爾2000年上臺以來,無論是被迫從黎巴嫩遇撤出敘利亞駐防,還是在‘阿拉伯之春’期間,他似乎都是中東‘了不起的幸存者’,但隨著化武事件風波和美國空襲敘空軍基地,全世界的目光都盯向他,接下來他將會面對什么呢?”
德國《圖片報》12日援引德國駐中東著名記者拉多斯的話說:“克里姆林宮不會讓巴沙爾下臺。現在面臨的風險是,敘利亞局勢有可能發展為一場公開的代理戰爭。一邊是敘、俄和伊朗,另一邊是分散的西方集團。”
美國輿論有些矛盾。《紐約時報》7日刊文稱,盡管特朗普總統下令轟炸敘軍事基地的決定標志著美國立場的轉變,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確實已準備強力干涉并改變敘利亞沖突進程。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10日分析認為,作為一個國家的敘利亞已經變得支離破碎,巴沙爾已沒有任何重新統治整個國家的希望。
隨著收復第二大城市阿勒頗,巴沙爾實際掌控的國土越來越多。據了解,目前待敘政府軍收復的是靠近伊拉克的“伊斯蘭國”占據的所謂“首都”拉卡等區域。此外,靠近土耳其邊界的西北部地區仍是危機多發地帶。田文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奧巴馬政府去年就想讓巴沙爾下臺,但沒實現,這表明美國作為超級大國也有力所不及之處。美國新政府也意識到,單純靠支持反對派推翻巴沙爾的老路走不通。如果美國赤膊上陣,將冒很大風險:一是有與俄羅斯正面對抗的風險;二是敘利亞可能出現群龍無首的狀態,如果“伊斯蘭國”從中漁利,或將導致災難性后果。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2日報道說,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的辦公室主任威爾克森近日在接受“今日俄羅斯”電視臺采訪時說:“我們應該認清這場內戰的形勢。美國和其他國家都應意識到,巴沙爾不不會離開敘利亞去任何地方,相當一部分敘民眾還擁護他。我不試圖為巴沙爾政權開脫,但是關于誰對誰做什么事的情報都是模棱兩可的,說實話,非常不可靠。我們應該坐在桌前,啟動談判。”
【環球時報駐埃及、德國、美國記者 韓曉明 青木 丁蘭珍 柳玉鵬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