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7-05-26 10:14:05
從2018年開始,日本人口增長將進入新一輪的冰寒期,18歲人口將以2018年為拐點持續下降。日本少子高齡化的急速進展造成18歲人口的持續減少,將引發“2018年危機”。
在全球信息化飛速發展下的競爭激烈與日本少子高齡化問題的“外患內憂”中,在能夠高效創造生產力的18歲人口減少以及整體人口減少下稅收下降的時代中,如何有效分配資源、維系日本社會平衡,如何創造高效的新價值、確保國際競爭力,是當前日本政府最為關注的問題。
私立大學將面臨破產
日本政府或舍棄“差等生”
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預測結果,到2031年,日本18歲人口將少于100萬,僅為1991年207萬的一半。如此迅猛的人口減少速度將給日本高等教育的招生和運營發展帶來極大沖擊,也讓本已經營慘淡的私立大學雪上加霜。據估計,日本私立大學的破產從2018年起將到達頂峰。
1991年,日本修訂了大學設置基準,放寬了大學設置要求,意在增加日本大學的數量。1991年至2015年,日本的大學從507所增至779所,增幅達54%。日本大學的擴增與18歲人口的減少,帶來了“大學全入”的景象。但是,從2018年起,形勢將發生轉變,日本18歲人口的持續下降將直接導致大學生源減少,那些跌破定編、面臨破產的大學數量或將達到150所。而首當其沖的將是私立大學。
截至2015年,日本779所大學中,私立大學為604所,這些私立大學多由短期大學、專門學校等升格而來,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專門技藝的傳授,人才培養成效并不樂觀,再加上缺少法律制度的約束,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除了少數像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等名牌院校,絕大多數私立大學的發展堪憂。根據日本2015年度《學校基本調查》數據顯示,全國604所私立大學中已經有一半學校跌破定編,更有約80所學校的實際招生數僅占定編的30%。例如,位于日本北海道苫小牧市的苫小牧駒澤大學,2015年的實際招生數僅為39人,遠遠低于招生定編的150人,類似這種經營慘淡的情況層出不窮。
2015年10月,時任文部科學大臣馳浩啟動了大學改革,馳浩的觀點是,打破國立、公立和私立大學之間的界限,重新規劃高等教育的整體布局。2016年4月起,日本首先啟動了“私立大學振興探討”會議,雖美其名曰“振興”,但實際上文部科學省的真正用意在于對日本大學布局的重新規劃、重點抑制私立大學補助金,果斷舍棄私立大學中的一批“差等生”。
國立大學學科建設
“被迫”轉向高需求領域
在私立大學因生源困擾步履維艱的同時,日本國立大學因其知名度和來自政府的財政支持等,在生源方面似乎并沒有太大的擔憂。但是,作為肩負日本走向國際重要使命、必須確保在世界高等教育競爭浪潮中屹立不倒的國立大學,也必須做出相應的重大變革。
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國立大學法人等組織及其全體工作的修訂相關通知》中提到:“特別是教師培養類專業和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院,在制訂組織改革方案時,要考慮到18歲人口的減少、社會的人才需求、教學研究水準的確保以及作為國立大學的職責等要素,廢除相關組織或積極嘗試向社會需求較高的領域轉變。”
此通知一經發布,便立即引來整個社會對于國立大學“廢除文科”的爭議和探討,日本國立大學協會以及眾多專家、媒體的批判報道鋪天蓋地。對此,文部科學省不得不出面解釋,表示政府并不是輕視文科,所謂“廢除”指的是在教師培養學科中取消那些不以取得教師資格證為畢業條件的“新課程”。
暫且不論文部科學省的真正用意何在,因為政府運營補助金的引導,不少國立大學已經開始重新布局學科。在2015年國立大學提交的“第三期國立大學法人化改革中期計劃”中,已經有不少大學提出了改革或者縮小組織規模的計劃。其中,33所大學提出重組人文社科類的本科學院及研究生院,包括名古屋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神戶大學等知名院校。例如,滋賀大學將融合經濟學院與教育學院,2017年后開設文理綜合的以大數據收集、分析、應用為主的“數據科學學院”;神戶大學將以培養全球化人才為目標,合并現有的“國際文化學院”和“發展科學學院”,組成新學院。
在日本經濟發展持續低迷的今天,日本政府“廢除文科”的舉動意在通過對國立大學發展改革的干預,讓大學學科轉向契合產業界需求,并致力于培養引領經濟發展與創造新價值的人才。
強化高等職業教育
創建實踐型新機構
在日本政府推進大學學科轉型的同時,日本也開始探討在高等教育領域創設實踐型職業教育的新機構,通過開展實踐技能、實踐理論與廣泛的教養教育,為日本產業界輸送具有高水平一線技能、豐富的理論涵養和全方位社會素養的綜合型人才,以此回應日本經濟發展對于人才高端化、專業化的急切需求。2015年3月,日本文部科學省下屬的專家會議提出了“關于實施實踐型職業教育新高等教育機構的應有狀態——審議總結”的報告書;2016年5月,中央教育審議會發布“關于能夠迅速回應社會經濟變化所需人才、培養高水平專門職業人才的新型高等教育機構制度化改革”審議報告;2017年3月,新型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的制度化改革方案在日本國會上獲得一致通過,從2019年4月1日起,被命名為“專業大學”和“專業短期大學”的新機構將正式開學。
為確保畢業生學習成果在國際、國內的通用性,日本政府將新機構定位為與大學平起平坐、授予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新機構的課程體系突出生產與服務的一線技能與實踐力的培養,教育課程編制要有產業界參與,重視實習、演習、實驗等;師資以具備企業五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實戰型”教師為核心,側重教育指導能力、而非學術研究;新機構的入學轉學十分靈活,聚焦社會人士再深造、再學習的多樣化需求,為方便在職社會人士的深造學習,將采用模塊化學位課程,累計學分獲得學位。
日本政府強調在新設機構的同時,鼓勵現有大學、短期大學、教育質量高的專門學校等根據自身的判斷向這種新高等教育機構轉型或部分轉型,旨在讓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能盡快適應產業界的人才需求,同時促進高等教育功能分化,實現高等教育的多樣化、多元化發展。
抑制東京圈大學新建
鼓勵地方大學發展
20世紀60年代,日本為抑制人口集中東京圈而頒布法案控制首都地帶的建筑建設,但在2002年廢除了這一法案,隨后,不少大學開始將校園移回東京圈。
如今,東京圈人口占據日本總人口的28%,而東京圈的大學生人數則占日本大學生總數的41%。越來越多的日本地方高中生畢業后到東京上大學,大學畢業后繼續留在東京成家立業。日本各地青年人口的流失無疑給日益“空洞化”的地方發展帶來嚴重陰霾。
為此,2016年11月末,日本全國知事會議通過了以抑制東京23區大學新建或增設為核心舉措的緊急對策。2017年4月,日本政府又發布了“原則上不允許東京23區大學新建、增設學科或增加招生定編”的報告書,指出將優先探討把東京圈大學的分校設置于大學數量很少的地方縣市;若在東京23區新設學部或學科,則必須通過廢除現有學部達到學生定編的平衡。報告書強調,日本政府面向大學的運營補助金的使用需要銜接地方創生,通過地方大學的振興來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各地政府需要強化產學研協作,可協同東京的大學,形成前3年在東京學習、最后1年返回地方的機制;同時面向回到地方工作的大學生免除其助學貸款的返還。
高等教育階段是為社會輸出人才的最關鍵階段,日本政府意欲通過上述高等教育階段各類大學機構的調控布局,打造一個所有大學均能迅速應對社會經濟發展下的人才需求,能夠理性思考18歲人口持續減少危機并采取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措施,最終致力于地方發展的高等教育新藍圖。
(作者李冬梅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教育信息中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