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17-10-23 15:52:10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印度斯坦時報》10月22日報道,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哈拉帕文明成熟階段,該地區的種植模式發生了改變,以應對愈發糟糕的季風,這可能是早期人類適應氣候變化的第一個直接證據。
據報道,通過對古吉拉特邦(Gujarat)Khirsara考古遺址中土壤有機質的微型植物殘留物和碳同位素的分析,研究發現,約4200年前,北半球經歷了大范圍的干旱,這迫使居民使用抗旱小米來取代需水量大的大麥和小麥。
報道指出,該研究的一名作者拉杰什?阿格尼霍特里(Rajesh Agnihotri)說:“人類適應力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水和食物。西古吉拉來邦是一個干旱的地區,每年僅有16或17天有降雨,如今主要靠以小米為主的農作物蓬勃發展。然而,該區域現在的存活方式與過去不一樣了。”
他還表示:“這項研究是人類適應氣候(季風)變化的第一個直接證據。我們發現,4200年前,古人類將其作物改成小米,如:高粱、鴨腳稗、珍珠粟等。”
報道稱,研究者表示,在經歷了不同于其他地區的嚴重干旱后,哈拉帕文明時期的人們轉而使用需水量較小的小米,防止了該文明的徹底崩潰。
據報道,巴羅達(Baroda)的薩雅吉拉奧大君大學(MS University)考古與古歷史系主任P Ajithprasad評論該研究表示:“哈拉帕文明飲食中采用小米和其他抗旱作物是社會文化的過程,由其整體的經濟生產實踐決定。”
報道稱,預計印度許多地區將經歷降雨模式的改變或變得更干旱,對此,研究人員表示,政策制定者可以確定脆弱地區,以擴大灌溉網絡和改變作物形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