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2023-05-06 12:26:05
1963年4月, 中國政府第一次向非洲國家派遣 醫療隊。 2022年6月, 第19批援中非中國醫療隊 在中非首都開始援外醫療任務,11名隊員用智慧和汗水,繼續支援當地醫療事業。
來自浙江嘉興的王佳就是其中一員。在人力不足的醫院里,“放射”“B超”通通歸她一人負責, DR(數字X線成像) 、超聲機器的保養和維修任務也是她的。為了和當地人交流更順暢,她還學習了桑戈語。
將近1年的時間里,王佳和隊友經歷了哪些考驗?今天是 五四青年節 , 一起來聽他們的故事↓
01 她主動報名支援中非
得到家人的一致支持
北緯4°23′、東經18°34′,這個坐標位于非洲大陸的中央——中非共和國。這里,和王佳的家鄉浙江嘉興有1萬多公里的距離;這里,和中國有著7個小時的時差。對于王佳來說,唯一不變的是每天早上6點半的起床鬧鈴。
王佳來自嘉興市第一醫院放射科。去年,她跟隨醫療隊抵達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王佳的爺爺奶奶都曾參加抗美援朝,她的決定得到了家人支持。
王佳: 我剛來中非報名的時候,報效祖國是一方面,擴大自己的事業也是一方面。中非這邊的醫療環境可能沒有我們國內的好,我來這邊可能會幫助更多的人。
02 人力不足的醫院里
“一個人就是一個科室”
由于中非醫療條件有限,一些必要的輔助檢查當地無法開展,這對臨床診斷和療效評估都是很大的挑戰。
王佳坦言,這種情況下,醫療隊的診斷和治療更多地要“憑借多年臨床經驗的積累”。她日常使用的DR機也來自浙江省衛健委的援助,這是班吉地區圖像質量最好的同類設備。
中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公共衛生基礎相當薄弱 。 當地常年高溫,生活條件落后,瘧疾等疾病肆虐。 醫院里一周總要停電兩三次,水龍頭里流出的水經常混著泥沙,診室墻皮剝落,雨季經常漏雨滲水。 有時,醫生甚至需要打著手電筒、應急燈完成手術。王佳說,在這里, “一個人就是一個科室” 。由于人力不足,王佳不僅負責“放射”“B超”等工作,還肩負著DR、超聲機器的日常保養和維修任務。不僅影像科如此,外科、內科的醫務人員也都一樣。在門診量最大的中醫針灸科,醫生需要“從上班一直扎到下班”。
王佳說,中國醫療隊的金字招牌是一批批醫療隊通過精湛的醫術和醫者仁心傳承下來的。身為放射科醫生,王佳一向對數字格外敏感。在中非工作的10個多月時間,王佳完成了X光和B超檢查700多次,她把每一次與影像的“對話”看作對自己能力和經驗的考驗。王佳介紹,曾有一個病人行走不穩,醫院內科的王寶祥隊長和她一起會診,最終診斷為脊髓炎。一個多月后,病人情況好轉后特意回到醫院答謝她。“他很激動,說自己曾去了好多地方看病,但都沒有這么好的療效。”
03 “ 來到非洲愛非洲”
中國醫療隊得到廣泛認可
中非的官方語言是法語,王佳到了中非,學的第一門外語卻是桑戈語,這是當地人說得更多的語言。王佳知道,“如果沒有語言的障礙,我們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與此同時,許多中非人也因為這些跨越山海而來的中國醫生,認識了一門新的語言——中國話。
王佳到班吉不久,有中國同胞前來看病時說起了一段往事:剛來中非時,人生地不熟,有當地人請他們到家里吃飯。這位當地人的家人多年前被中國醫生救治,因此特別感謝中國醫生、感謝中國人。“我們也很自豪,我們醫生很厲害!”說到這里,王佳笑起來。她表示, 在醫生面前,患者人人平等,沒有國籍和民族之分。班吉夜晚的蟲鳴聲和滿天的星光,陪王佳度過了300多個在異鄉的夜晚。 “經常聽一句話,沒來非洲怕非洲,來到非洲愛非洲。 我很幸運,我被選到了中國醫療隊,這是一份榮譽。”▌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ID:zgzs001)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