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4-12 06:08:04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治
棕櫚樹亭亭如蓋,涼亭錯落有致,流水潺潺,鮮花吐艷……4月9日,記者置身于長沙縣的三一重工18號廠房,仿佛來到了熱帶雨林公園。
這里是亞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車間,占地10萬余平方米。
“我的同事是機器人”
講解員為我們娓娓道來。1989年,新中國成立40周年之際,三一重工創始人梁穩根在漣源市成立了“漣源焊接材料總廠”。
三一重工走出漣源,扎根長沙縣后迅速發展,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今天,已代表了全球工程機械最先進的制造水準。
“我的同事是一群焊接機器人,從2010年起,我與它們一起工作。”在18號車間焊工李柱眼里,機器人最大的優點就是穩定和效率高。工人們需要三班倒,而它則可以24小時工作。它也不會受技術熟練度或者情緒狀態影響,焊出來的焊縫整齊又平整,焊渣也少。
“90%的工作都由它接手,感覺實在太輕松了。”焊工班長陽利軍說,焊接機器人由四節臂組成,非常靈活,人工很難焊接到的刁鉆角度對它而言是“小菜一碟”。陽利軍工作前給機器人進行擦灰、檢查線路、清理槍頭等,裝上產品零件后,由機器人負責接下來的焊接工作,完工后再檢查產品。在他負責的總拼線上,還有地板總成機器人以及負責駕駛室的焊接、抓取與合裝工作的機器人。除了2個環節由5個工人操作,其余全由11臺機器人完成。
走在“工業4.0”前端
在18號車間,一名工作人員指著車間一根支柱上白色透明的塑料條告訴記者,這是無人小車的信號燈和指揮條。
工人們把需要的物料提前下單,AGV無人小車在生產前可以自動配送到位。小車可以自動避開障礙物,見到前方有人即自動停止。
記者看到,車間每幾步就有智能派工的電腦終端。所有工人都可以通過這個終端或者手機查詢到自己的工作情況,包括工序和技術參數,包括當天的工資。
以前三一車間內2條泵車線有800多工人,現在只有200余人。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可實現一小時下線一臺泵車。
三一在產品上嵌入自主研制的“黑匣子”(SYMC三一運動控制器),采集在外設備數據。三一集團20多萬臺在外設備都通過黑匣子傳回工況、位置、設備狀態等數據。這些數據用于指導三一的服務提升、研發創新以及市場銷售等環節。海量數據形成了業內著名的三一“挖掘機指數”,為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走勢提供判斷依據,三一每半個月向國家相關機構報送數據。
基于大數據建立的三一“根云”平臺已經是中國三大工業互聯網之一,為國家、為中小企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也走在“工業4.0”的前端。
三一重工最新發布的年報顯示,去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5%,利潤增長近一倍。其持續多年的高質量發展,智能制造是新舊動能轉換的“第一生產力”。
■蹲點感言
服務在實處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治
不只是三一重工。在長沙縣采訪首日,記者就被干事在現場、服務在實處的濃厚氛圍所感染。
沿著黃花國際機場通市內的“省門第一路”,見識了被譽為全球離機場最近的奧特萊斯——百聯奧特萊斯,正式開業還不到半年,日均銷售就突破了100萬元。
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是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北師大長沙附屬學校是配套民生工程,尹玉強校長在空港城校區為記者們充滿激情宣講,要培養既會造福社會、又要懂得管理人生的高素質人才。
在星沙區塊鏈產業園里,自主創業的譚林博士為園區的周到服務點贊,他和博士團隊致力于區塊鏈基礎研究,在科技報國之路上充滿信心。
博世汽車的生產和全球同步,每一款產品都可在企業云中實現信息和價值共享……
蹲點長沙縣,處處感受到創業的激情,對實干者的尊重,對營商環境的重視。
今年是長沙縣“營商環境優化年”,最近該縣推出了20條具體政策和舉措,正全面建設“五心”營商環境——最省心的政務環境、最貼心的服務環境、最放心的法治環境、最暖心的人文環境、最安心的生態環境。
產業在云端,科技在前沿。服務,在實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