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4-29 06:52:04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
4月27日至6月15日,“春風得意——徐悲鴻在南洋(1939—1942)百幅原作展”在長沙美侖美術館展出。
此次展覽展出的115件作品,是從南洋發現的一批徐悲鴻作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這些作品是首次在國內亮相,題材豐富,花鳥、走獸、人物、書法兼具,雖然大部分尺幅不大,但皆屬精品。現場的展覽結合豐富的歷史文獻和影像資料,以數字技術全方位、立體地展示了“悲鴻藝術”。
“春風得意”,佳作頻出
“春風得意”,源于徐悲鴻曾寫下的一箴題箋。
1938年仲夏,徐悲鴻從重慶出發,途經廣西、香港等地,后又遠赴南洋,正式開始了他的巡展義賣、賑災救國之旅。
1939年1月9日,從香港來的荷蘭“萬福士”號郵輪拉著長長的汽笛,緩緩駛入新加坡港,從船上走下一個中年男子,他就是徐悲鴻。此行赴新加坡辦畫展,目的是為中國抗日籌款。這次,他帶來了自己的1000余幅作品和歷年搜集的中西字畫文物。在新加坡的展覽籌賑會上,他坦言:“抗戰以來,憂國憂家,心緒紛亂,作品減少,希望能憑借畫筆,為國家抗戰盡責任。”新加坡各界名流與美術界人士對徐悲鴻給予了極大的尊敬,徐悲鴻也在新加坡寫下了“春風得意”的題箋。
1939年至1942年,在以華商領袖為首的展覽委員會幫助下,徐悲鴻成功舉辦了多次以抗戰籌款為目的的畫展,他的作品也受到當地人民和愛國華僑的喜愛。展后,他把賣畫所得款項全部捐給了國內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平民和陣亡將士的遺孤。
“南洋時期,在祖父的一生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也是他最快樂、精力最旺盛的時光。這3年,他全身心投入到藝術創作當中,佳作頻出。據不完全估算,祖父在香港、新加坡、印度等地創作了大大小小共1000余幅作品,數量遠遠超過徐悲鴻紀念館館藏,鑄就了他的藝術高峰。”作為“春風得意——徐悲鴻在南洋(1939—1942)百幅原作展”策展人,徐悲鴻的孫子徐驥如是回憶。
小幅作品盡“精微”
真正的大家,畫大畫有大畫的氣勢,畫小畫有小畫的情趣。
徐悲鴻的這批小幅書畫作品,小的只有二三厘米長,大的也不過幾十厘米長,卻別有趣味。
其中有一套十二生肖,是徐悲鴻1939年旅居新加坡所畫。每幅只有撲克牌大小,但每種動物形象特點突出,帶有豐富的神情,在以動態加強形象特點的表現上匠心獨運。比如牛,半側臥姿是勞作之后的休憩之態;馬則是全側角度,呈奔跑之狀;蛇盤于樹上,有枝葉的陪襯;龍則以全幅飽滿的云朵與閃電造成濃重無比的氛圍;兩只兔共同吃草的場景,表現出其樂融融的和諧之美……
以馬為題材的作品,數量不在少數,但這些“馬”的罕見之處在于它們的大小大多在徑寸之間。這些馬或奔騰,或汲水,或停足回首,結構精準,形神兼備,方寸之間可見精微至極。徐悲鴻以畫馬著稱,他自己卻說最滿意的是麻雀。一只、兩只……它們有著圓形的身體、橢圓形的頭頸,徐悲鴻用深深淺淺的筆勾勒出毛茸茸的質感,在枝葉的烘托下,它們顯得輕巧靈動。
徐悲鴻的兒子徐慶平說,這批畫作大部分應該是父親用畫畫過程中裁下的畫紙邊角創作的,不僅僅有畫中國畫常用的宣紙、皮紙、高麗紙的邊角,也有白報紙、法國素描紙的邊角,甚至有藥方紙的邊角。
“我們常講畫中國畫惜墨如金,而父親不僅惜墨惜色,更惜紙如金。”徐慶平說,父親當時在新加坡為抗戰籌款,繪畫材料極其短缺,畫畫時裁下的紙條殘條他都舍不得丟掉。
“萬古云霄一羽毛”,是徐悲鴻在南洋寫得最多的一行詩。詩句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中的第五首,主要喻指諸葛亮的志行高潔、不同流俗。諸葛亮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徐悲鴻為中國寫實藝術的發展,為中國文化的前途,為抗戰盡心盡力,也是鞠躬盡瘁。他還寫有“自強不息”“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等書作,可見其赤子之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