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5-31 08:12:05
“花”開烏干達
——湘潭大學洪永紅教授的中非文化交流之旅
2014年12月19日,麥克雷雷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用中文演唱《大中國》。(資料圖片)通訊員 攝
2016年4月23日,首屆中國文化節暨麥大孔院和魯揚子中學合作辦學簽約儀式上,學生在表演太極。(資料圖片) 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肖暢
“老師,我走了,去看看你曾經揮灑過汗水的地方,去做你曾經義無反顧去做的事。”
日前,湘潭大學法學院研二學生黃霞給導師洪永紅發了條微信后,踏上了去麥克雷雷大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麥大孔院”)的征程。未來,她將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在這個位于非洲東部烏干達的孔子學院里,開啟一段中非文化交流之旅。
目前,全球共有548所孔子學院、1193個孔子課堂、5665個漢語教學點,湘潭大學與麥克雷雷大學合作共建的麥大孔院成立于2014年12月,在去年底召開的第十三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上,湘潭大學成為湖南省唯一一所獲得2018年度“孔子學院先進中方合作機構”殊榮的大學。
“要用一顆誠心和愛心,讓中非文化的‘熱戀’,在烏干達開花結果……”洪永紅在微信中回復道。這位已結束4年任期的麥大孔院首任中方院長,回國后仍在為中非文化的交流四處奔走……
“能夠為中非文化交流盡一份力,是我最大的榮光”
“教學設施比較齊全,非洲朋友們的熱情也很高,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艱苦。”2014年11月1日,剛到任的洪永紅看到籌備中的麥大孔院時,這樣說道。
中國和烏干達自1962年10月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發展順利。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下,湘潭大學與烏干達最高學府——麥克雷雷大學結成合作伙伴,雙方在環境工程、能源工程、國際法、漢語等領域進行了頻繁而卓有成效的合作,麥大孔院是兩校迄今最重要的合作成果之一。
“最大的難題就是教師資源的緊缺,當時整個麥大孔院只有4名中文教師。”洪永紅說。這位長期從事非洲法研究的法學院教授,在得知麥大孔院招聘中方院長時,在第一時間報了名,“中非是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能夠為中非文化交流盡一份力,是我最大的榮光。”
經過嚴格而系統的競聘與培訓后,2014年10月底,52歲的洪永紅登上了去烏干達的飛機。看著艙外的暖陽將白云鑲成金邊,腳下的屋舍從火柴盒變成了分不清形狀的小黑點,盤旋在洪永紅腦海里的那些關于孔子學院的規劃與未來,變得越來越清晰。
麥大孔院位于烏干達首府坎帕拉,這里樹木蔥郁、景色秀麗,街道依山勢起伏而建,不遠處的維多利亞湖碧波蕩漾,岸邊的棕櫚樹隨風搖曳……剛踏上非洲土地的洪永紅顧不上欣賞這份美景,馬不停蹄地開始制定有關教學、人事、財務等13項管理制度。
“洪院長對我們非常嚴格,從課程的設置到教案的準備,每一步他都要把關。”麥大孔院中文教師劉康康說,“不能辜負非洲朋友對我們的信任”,這是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4年時間,麥大孔院的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與辦學質量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本科漢語課程班和短期課程班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學生班、教職工班、華人子弟班等,學生人數從最初的3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6000多人。
同時,學院還與烏干達國家課程發展中心建立伙伴關系,漢語成為烏干達中學五大外語課程之一,新辦的本科學位專業——“漢語與亞洲研究”,也將于今年8月正式招生。
“走在大街上,經常能看到非洲朋友用‘你好’跟我們打招呼,彼此像一家人一樣,非常親切,還拉著我們的手要我們教他們講中文。”麥大孔院志愿者楊璨說。
“感謝你們把漢語推廣到烏干達”
“你把我比作什么人啰!”“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哪……”洪永紅打開手機視頻,一段他與麥大孔院學生表演的湖南花鼓戲躍然屏幕。
時間回轉到2015年4月26日,麥大孔院被陽光包裹著,鮮嫩的綠草泛著耀眼的光芒,莖高葉密的芭蕉樹競相生長,散發出陣陣幽香。
戶外草坪上,洪永紅帶頭唱起了《劉海砍樵》,孔院的學生們有的跳起了《最炫民族風》的廣場舞,有的則現場展示中國書法、武術、剪紙、茶藝……首屆麥大孔院開放日活動吸引了500余名當地學生觀看和參與。
自2014年12月19日揭牌以來,麥大孔院除語言教學外,還通過孔院開放日、春節晚會、烏干達國慶日等活動,增進雙方之間的友誼。
“中非相距遙遠,但相似的歷史遭遇、渴望共同發展的理念,使中非人民具有天然的親近感,中國夢與非洲夢彼此聯結。”洪永紅認為,中非文化的交流,并不局限在教授中文、展示傳統文化這一層面上,而是要深入探究雙方文化的源頭,尋找文化的契合點。
4年時間里,麥大孔院除了與烏干達教育部啟動本土教師培訓項目,合作編寫本土漢語教學大綱和本土教材,與中資企業和當地社團制作電視教學片外,還在全球孔子學院中率先舉辦“中非法律論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非關系展望”“新時代中非法律文化的比較與交流”等國際學術會議,通過雙方專家學者思想的碰撞與交流,系牢命運共同體的感情紐帶。
他的努力得到了烏干達政府的充分肯定。烏干達副總統塞坎迪曾接見洪永紅,并為孔子學院題詞“We wish you the best at all times”(愿你們每時每刻追求卓越)。烏干達教育部部長阿魯普說:“Thank you for bringing Chinese language to Uganda”(“感謝你們把漢語推廣到烏干達”)。
在離任之際,洪永紅還收到了來自麥克雷雷大學授予的嘉獎狀、烏中友好協會和烏干達中學校長協會頒發的榮譽證書,以及家長和學生送來的錦旗。
“非洲朋友的熱情很高,我希望能盡最大的努力,滿足當地政府和百姓的需求。”洪永紅坦言,“這4年,我使出了‘洪荒之力’了。”
“希望中非友誼之花,盛開在每一位中非人民的心中”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里水路到湘江……”5月上旬,烏干達教師穆赫韋齊·阿斯拉夫在卡文佩穆斯林中學的教室里,用中文教學生們唱起了湖南經典民歌《瀏陽河》。而在一年以前,她是這所學校的一名英語和文學專業教師。
“我們都回到了各自的學校教授中文,中文教學已經在烏干達全國各地的中學鋪展開來。”阿斯拉夫說。
2018年,包括阿斯拉夫在內的30余名烏干達青年教師來到魯揚子中學,進行了為期9個月的封閉式集中培訓。這一在全球孔子學院中創新開展的全新教學模式——“烏干達本土漢語教師培訓項目”,將為烏干達留下一支“帶不走”的中文教師隊伍。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爭取把他們培養成穩定的中文師資力量,從而幫助更多烏干達人學習中國語言、體驗中國文化。”洪永紅說。
據了解,“烏干達本土漢語教師培訓項目”最初由烏干達教育部提出申請,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和烏干達教育部合作設立,旨在創新本土漢語教師培訓方式,分期分批進行。每期要授課和考核,安排了漢語綜合、聽力、口語、書寫課程以及中華歷史文化和國情知識的介紹,并設有中文專業知識、教學技能、教學法等內容。
“學員們在順利通過中文水平四級考試后,將回到各自的學校進行中文教學。”麥大孔院烏方院長奧斯瓦爾德·恩多萊里爾說,“三期培訓結束后,受訓總人數預計達到100人,將在100所學校開設中文課程。”
5月的湘潭,就像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水彩畫。綠茵蒼翠中,夏花盛開;徐徐南風中,稚鳥搖曳。洪永紅望了一眼五彩斑斕的窗外,不禁想起了遠在萬里之外的烏干達:那里的維多利亞湖,依舊柔美嫻靜;一種叫做“馬托基”的香蕉飯,香甜醇厚,別具風味;還有那里的朋友們,淳樸善良,心靈澄澈……
如今,已結束任期的他仍然在為中非文化交流中心(即孔子大樓)的援建工作四處奔走,“希望中非友誼之花,芬芳烏干達,也盛開在每一位中非人民的心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