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6-14 06:21:06
沼澤地上飄起“金腰帶”
——湖南建工集團承建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記
中國援建的馬達加斯加體育文化館。(資料圖片) 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信松 通訊員 鄧建英 趙志勇
“今天,塞內加爾體育部官員打來電話,說競技摔跤場自去年7月移交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十余次正式比賽,塞內加爾人民的摔跤夢、體育夢從此有了扎根的土地。”6月12日,負責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項目建設的湖南建工集團六公司副總經理李朝告訴記者,“我們在項目移交以后成立了技術合作小組,目前還有10名員工留在塞內加爾,為摔跤場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與服務。”
在號稱“西非之角”的塞內加爾,摔跤運動深受各階層人民的喜愛,周邊國家如馬里、幾內亞等,也有很多“摔跤迷”。但以前整個非洲地區都沒有一座專門的競技摔跤場,比賽常常需要臨時借用足球場。
2018年7月22日,由中國政府援建、湖南建工集團承建的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竣工移交,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塞內加爾總統馬基·薩勒共同出席項目移交儀式。
這座象征中塞友誼的地標性建筑,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萬名觀眾,長達206.9米的鋼罩棚宛如摔跤冠軍佩戴的“金腰帶”,是非洲首座現代化摔跤場。
各方齊心協力,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事非經過不知難。這一寄托著無數人期待的摔跤場項目從2016年開工伊始,困難和問題就接踵而來。
“你能想象嗎?那里曾是一片充滿泥濘、雜草叢生的沼澤地。”李朝至今仍記得自己剛去時的心情: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介紹,摔跤場項目占地面積大、地質條件差、鋼罩棚跨度大、工期緊張,這些不利因素給整個項目團隊造成了很多困難。
每年7至10月是塞內加爾的雨季。由于沼澤地帶地下水位高,連續降雨和排水困難容易引起基坑坍塌,經常造成返工,影響工期進度。“有很長一段時間,十幾臺打樁機平均一天只能打一兩根樁。”李朝回憶說,“真的很令人揪心!”
在援外項目領域做了15年項目技術組長的薛利春說:“像這樣的項目在我們國內也要3年的工期,在國外更不用說了,兩年的工期是非常緊張的。”
面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吃得苦、霸得蠻、敢打硬仗的“建筑湘軍”沒有退縮。他們每天早上7時干到晚上6時,遇上項目節點,中塞員工同甘共苦趕工期,很多塞內加爾員工也會和中國工人一起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
湖南建工人始終保持著一種不服輸、不懈怠的勁頭,克服重重困難,及時從國內調配了大批的人員和物資到位,保證了項目工期按時完成。
援建民生項目,傳播中非友誼
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電工阿卜杜拉依·迪奧普說,能參與到摔跤場的建設中是他最引以為傲的事情。“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第一次與中國人打交道。很感謝中國工友,他們培訓了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技能。”
作為國企承建援外工程,湖南建工集團要求全體參建人員除了優質高效建好工程外,還要注重維護國家與企業形象。湖南建工人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實施了“一對一”的施工技術指導及工藝培訓。
54歲的塞內加爾技術工人阿馬杜·西塞從2016年勘探時期就進入工程隊,見證了整個項目的建設過程。他說,中國人愿將技術知識傳授給他們,令他深受感動!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部為塞內加爾提供了4000余個就業崗位,培養了如電工、電焊工等約1000名技術工人,并采取捐贈、助學等多種方式幫助當地民眾,贏得了塞國民眾和政府高層的肯定。
中塞兩國員工在工程建設中團結協作,加深了相互間的了解和友誼。如今,在塞內加爾,看到有中國人經過,很多塞內加爾民眾都會高興地雙手豎起大拇指:“你好,中國!”“中國,好朋友!”
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竣工移交后,中國駐塞內加爾使館給湖南省委、省政府發來表揚信,對湖南建工集團在承建競技摔跤場時所做的努力給予高度肯定與表揚。
今年2月,塞政府決定授予湖南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葉新平“國家雄獅勛位團騎士勛章”,授予湖南建工集團六公司董事長陳光樂、副總經理李朝、項目施工技術組長薛利春“榮譽勛位團騎士勛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