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6-27 07:11:06
彭益民:執拗人“杠上”垃圾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俊 見習記者 馬翔
滿滿一車垃圾被“吃進肚子”后,廢渣被壓成餅狀,污水以普通池塘水的標準排出,而腐臭氣體在通過物理過濾、化學溶解、生物降解等流程后,實現無臭排放。
6月25日,在婁底市五江建材城,一座紅瓦白墻的鋼結構建筑引來市民嘖嘖稱奇:“遠看是座小洋樓,近看原來是個垃圾站。”
作為全國首臺智能環保垃圾中轉站,這臺樣機占地僅17平方米,卻能一次性儲存、壓縮6.4立方米的生活垃圾,相較于傳統處理方式,費用節約一半,人力投入降低至原來的二十分之一。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四周不再臭氣熏天、污水橫流,空氣中也沒有以往的異味。
智能環保垃圾中轉站的發明者彭益民,是個執拗人。正在演示設備的他,探出腦袋一本正經地對記者說:“在垃圾堆邊住了10來年,與垃圾也較勁了10來年。”
家住婁底漣鋼的彭益民是個“小生意人”,一直從事建材生意,在婁底城區有大大小小好幾家門店,日子過得滋潤,收入也還不錯。
2008年的一天,彭益民的平靜日子被打破。房屋周邊的垃圾中轉站投入運行,每天各種垃圾在這里集散,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居民們“唯恐避之不及”,住在“垃圾堆”旁的彭益民更是叫苦不迭:“家里都是垃圾的味道!”
“沒辦法,垃圾中轉站放哪都不歡迎,也不可能移開,但工藝應該可以改良。”帶著這個想法,沒有相關經驗和技能知識的彭益民,向性能差、成本高的傳統處理方式發起“挑戰”,開始嘗試發明。
沒有專業知識,他買來書籍“臨陣磨槍”;不會制圖,他用三角板、尺子和鉛筆慢慢琢磨,光圖紙就用了好幾箱;缺少特殊配件,他便輾轉浙江、上海、廣州等地訂購。
2014年,耗時5年多,彭益民憑著一股韌勁打造的第一臺智能環保垃圾中轉站樣機終于制作完工。樣機成功實現了垃圾自動上料、倉滿自動報警、垃圾自動裝車等一系列功能。
正當他滿懷信心,準備將產品推向市場時,受邀前來觀摩的行業專家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沒有壓縮功能,不能節省轉運費;污水沒處理、臭氣易散發,仍會造成污染;雖有創新,但依然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面對專家的質疑,彭益民再也堅持不住,他病倒了。
“‘杠上’垃圾這么多年,就此放棄嗎?”躺在病床上,他重新整理思路,査閱國內外垃圾中轉站及其運轉模式,并逐一分析。同時,他不顧家人反對,關閉了建材店,一門心思“搞研究”。
“就是要和垃圾‘戰斗’到底。”2016年,彭益民決定放手一搏。他利用僅有的積蓄,注冊成立了湖南綠意華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再次開啟了智能環保垃圾中轉站的研發。
經過3年探索和反復實踐,彭益民發明了導向軌道代替原有的鏈條方式,并利用雙向四缸代替原有的單缸壓縮;將基建式建設,改為組裝式建設,解決了開挖土地、占地較大、選址困難、人工操作等問題。
與此同時,彭益民還配套開發了物聯網信息技術,能遠程監控垃圾站的運行情況,垃圾倉滿時可自動運轉,整個運行過程不需要人工操作,全智能自動化運行。
2019年,第三代LHYM智能環保垃圾中轉站一上市,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還被省經信委認定為“全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彭益民說:“準備建設年產500套的生產線,把智能化垃圾處理方式向全國推廣。”
一路走來,從“不通機械和程序原理”的門外漢,成長為一名擁有3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的“土專家”,彭益民執拗地堅守著自己的夢想。今年51歲的他,為自己立下了一個小目標:“要和垃圾‘杠’到底,繼續更新技術,向全國推廣智能化垃圾處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