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7-08 22:14:07
誤食野生有毒蘑菇中毒事件頻發,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專題科普活動,提醒大家——
采食野生蘑菇要知道這些常識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奉永成
當前,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我省老百姓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
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收到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報告88起,死亡10人,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0%。
7月8日,省食安辦邀請專家舉辦“毒蘑菇”專題科普活動,教授大家采食野生蘑菇的基本常識,提醒大家野生蘑菇不能亂吃。
中毒事件頻發
——家庭是主要場所,農村中老年是重點人群
“當前正是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峰期,要引起高度重視。”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梁進軍介紹,根據省疾控中心監測,今年,我省誤食有毒蘑菇中毒事件主要發生場所為家庭、賓館飯店和單位食堂,其中,家庭為主要場所。在全省發生的88起中毒事件中,81起發生在家庭,10起中毒死亡事件全部發生在家庭。
“農村中老年是重點人群。” 梁進軍說,農村中老年人缺少對劇毒蘑菇的鑒別能力,誤食中毒的情況常有發生。如,如邵陽縣、祁陽縣、寧鄉市均發生過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據湖南師范大學真菌研究室的調查顯示,在我省,有毒蘑菇種類達30多種,可產生7種不同的中毒癥狀類型。其中,80%以上的中毒起數、中毒人數和死亡是由誤食鵝膏菌屬的種類所引起,而灰花紋鵝膏菌和裂皮鵝膏為“罪魁禍首”,被業界稱為“殺人狂魔”,其次是亞稀褶紅菇。
注意五大誤區
——長相普通和蟲咬過的蘑菇不一定安全
野生蘑菇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歡,民間曾流傳了很多種鑒別有毒蘑菇的方法。
“這些方法并不科學。” 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真菌研究室主任陳作紅介紹,民間流傳的鑒別方法存在五大誤區。
誤區一: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無毒。而雞油菌、褶孔牛肝菌顏色鮮艷,卻美味可食用;而“長相平平”的灰花紋鵝膏菌則有劇毒。
誤區二:長在潮濕地方的蘑菇有毒,長在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有些長在松林中的鵝膏菌、口蘑、紅菇也是有毒蘑菇。
誤區三:蟲咬過的蘑菇無毒。一些有毒蘑菇成熟后同樣會長蟲。
誤區四:用銀器可試出毒蘑菇。蘑菇毒素多為生物堿,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
誤區五:高溫煮熟就沒有毒了。毒蘑菇的毒素穩定耐熱,一般烹調方法無法消除毒性。
如何辨別有毒蘑菇?
“凡是‘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穿鞋’的蘑菇肯定有毒。”陳作紅教授說,頭上戴帽指有菌蓋,腰間系裙指有菌環,腳上穿鞋指有菌托,這類蘑菇千萬不能采食。
中毒后如何就診
——去大醫院治療,請專家鑒定有毒蘑菇種類
如何防止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發生?
“加大宣傳,讓老百姓認識到有毒蘑菇的危害,不去采食。”陳作紅教授說,在蘑菇生長旺季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告知廣大百姓。
今年6月份,省食安辦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誤食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部門加大宣傳,緊盯集體聚餐單位、農貿市場、景區市場、農村集市、農家樂和餐館等重點場所,嚴厲打擊違法銷售和加工野生蘑菇行為,嚴防有毒野生蘑菇流入餐桌,發生中毒事件。
“一旦誤食有毒野生蘑菇要及時就診。”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梁進軍提醒,蘑菇種類不同,所含的毒素也不相同,很多有毒蘑菇的毒素會潛伏在體內,發作后還會出現反復,如果誤食了有毒蘑菇,一定要及時到大醫院就診,并請菌類專家鑒定毒蘑菇種類,以便對癥下藥。
“用催吐(指使用各種方法,促進嘔吐)的方法,將有毒蘑菇嘔吐出來,也是有效的急救法。” 梁進軍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