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西新聞網
2019-07-22 19:13:07
2019年廣西大學生“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攝
2019年廣西大學生“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攝
傳承紅色基因 牢記初心使命
——“重走長征路”活動堅定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
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通訊員 何德智
“通過幾天的活動,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世上從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7月18日,2019年廣西大學生“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結束,來自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17級學生盤振齊有感而發,湘江戰役的悲壯與覺醒,只有踏上這片灑滿了紅軍熱血的土地,才能切身感受到鐵血將士鐵一般的信仰信念,才能有沉重的歷史感,產生崇高的使命感!
“紅軍無論經歷多么大的艱難困苦,都能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18級學生陸婷說,“他們這種長征精神,將成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我也會秉承和發揚這種精神走好我今后的人生路。”
……
7月15日至1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國防教育辦、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主辦,桂林市國防教育辦協辦2019年廣西大學生“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活動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及湘江戰役85周年,組織大學生通過緬懷革命先烈、重走紅軍長征路(桂北段)等形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延續革命血脈,激發大學生愛黨愛國愛軍愛社會主義的熱情,以優異的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在紅軍長征路(桂北段),當地群眾有這么一段民謠,生動形象得形容當年紅軍的英勇悲壯:湘桂古道紅軍路,寸土千滴紅軍血;湘桂古道紅軍路,一步一尊英雄軀;湘桂古道紅軍路,一草一木一忠魂;湘桂古道紅軍路,一山一石一豐碑!
而對于同學們來說,活動時間雖然才短短幾天,但這一切確實對大學生們影響深遠。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千千萬萬的革命英烈對黨、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勇于勝利、勇于突破、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繼承革命事業、牢記時代使命,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始終保持艱苦奮斗、頑強奮斗、永遠奮斗的精神狀態,以堅定的信心、昂揚的斗志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寸土千滴紅軍血 一步一尊英雄軀
“在我心中,紅軍的形象威武不屈,感覺是堅強的成年人。但今天聽了老師的介紹,在這里犧牲的戰士最小才十四歲,比我都小很多,他們寧可選擇死也不投降,被敵人捆綁著活活丟進井里,我真無法抑制自己的眼淚。”在灌陽縣酒海井紅軍紀念園烈士紀念碑前,來自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17級的朱梓瑜含著眼淚說,“這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感恩自己偉大的祖國。”
“三十四師長陳樹湘為了不被俘虜,選擇從受傷腹部撕開自己的腸子,咬斷壯烈犧牲。”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石飛飛說,“老師的這段講解,讓我仿佛身臨這片戰場之中,我感受到心跳加速,緊張、激動、怒火,以及那一瞬間我能感受到的必勝的決心和信念,將激勵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當年,為了堵住從桂林方向趕來的桂系軍閥對渡口的攻擊,確保中央縱隊安全渡江,紅三軍團四師十團受命于1934年11月28日在距離界首渡口僅5公里的光華鋪修筑防御工事,阻擊敵人。在光華鋪阻擊戰遺址,興安縣紅色文化研究會原常務副會長陳興華描繪了當年戰斗的慘狀:“在連續兩天三夜的光華鋪阻擊戰中,紅三軍團以1000多人犧牲的慘重代價,阻擊了桂軍的攻擊,確保了中央縱隊和后續部隊從界首安全渡江。”
在全州縣文塘村,前來阻擊敵人的三十四師卻被敵人阻擊。三十四師的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輪番沖擊,也沒有突過敵人的防線。4000多的兵力銳減至1000余人,師政委程翠林、師政治部主任張凱、一0二團的團長呂官印、政委蔡中先后犧牲,三十四師至此建制被打散,已不能組成像樣的進攻,被迫后撤。
湘江邊建安司到董家堰一帶,是1934年12月1日紅八、九軍團冒死涉水渡湘江的地方,當年成千上萬的紅軍在這里血染湘江。當時,紅軍冒著槍林彈雨橫渡湘江,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對岸敵軍的槍炮,還有戰斗機投下的無數炸彈。
“三年不吃湘江魚,十年不喝湘江水……湘江戰役過后,中央紅軍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為3萬多人。”當年紅軍英勇悲壯的故事在各地講解員詳細描述下,使學生們深切地感受到,在這片被無數鮮血浸染的土地上,“寸土千滴紅軍血,一步一尊英雄軀”的悲壯,深刻理解紅軍將士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和人民幸福的如磐初心,他們是那么的偉大、崇高,為了新中國,每一個犧牲都是不朽的,每一個英雄都值得仰望。
一草一木一忠魂 一山一石一豐碑
“先烈精神千秋頌,英雄浩氣萬古存”,在灌陽縣水車鎮修睦村紅三十四師烈士墓,墓碑上刻著這樣一副挽聯。墓里長眠著渡灌江時犧牲的18位紅軍烈士,人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只知道他們屬于“英雄后衛師”——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
全州縣米花山紅軍烈士墓靜臥著7位在腳山鋪阻擊戰中犧牲的無名英雄。
……
每到一處,講解員講解著紅軍的感人事跡,無論是斷腸明志慨然赴死,還是跳崖不死堅持革命的百折不撓,抑或是生死相伴犧牲戰友的默默守護,這種以生命捍衛信仰的堅強信念,為后人留下了永遠的精神豐碑。
而同學們在講解員的講解下,體驗重走長征路的辛苦,忘記了天氣的炎熱,如癡如醉地聽著紅軍的故事。
“湘江戰役持續了7個晝夜,紅軍尸體遍地。”桂林航天工業學18級院學生卓香伶說:幾天來,每一個解說員都有無數紅軍悲壯的故事,使我想象著每一寸土地上的鮮血,想象著滾滾江水被染成了紅色的場景,內心仿佛被電擊到一般,到底是怎樣堅定的信念使得他們寧愿把這里每一寸土地染紅,把湘江染紅也不愿放棄時,被精神深深震撼到,仿佛看到這里的每一棵小草,每一棵樹都是他們的影子,深刻地理解到“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這句民謠含義。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此次重走長征路活動使我真實地體驗了一次豐富而又生動的紅色革命教育。”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17級學生韓士媛說,“雖然重走長征路活動結束了,但是先烈們可歌可泣英勇獻身的精神,深深的雕刻在我的心中,讓我更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作為21世紀的青年,我要不斷地去鞭策自己,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勤于思考,勤于學習,為祖國的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紅軍戰士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還要關心少數民族同胞的安危,為他們謀幸福。”桂林旅游學院18級學生李炳霖說,紅軍除了行軍打仗外,還做了大量群眾工作。下達了《關于瑤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則指示》到各軍團,為群眾辦實事好事,令瑤民們大為感動。
“《關于瑤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則指示》這是紅軍長征以來發布的首個民族工作文件,成為黨的民族政策具體落實的重要藍本。”陳興華說,中央紅軍還向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認真宣傳瑤苗民族政策,行動上嚴格執行,從而贏得了桂北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這次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實踐,為后來制定黨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忠魂常在,豐碑永存’,活動時間雖短,但紅軍戰士萬眾一心、頑強拼搏、奮勇前進的精神卻像一道豐碑,深深雕刻在同學們的心中。”來自桂林旅游學院的老師王邁說,“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一定要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增強愛國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