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7-24 07:47:07
“五治”背后的幸福邏輯
——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下的美麗長沙樣本
長沙瀏陽河畔,普跡鎮夾洲島沿線的美麗鄉村,風光如畫。 (長沙市農村農業局供圖)
王 晗 易萬里 劉 帥
仿佛春風拂過,盎然的綠意,在長沙的田野上蕩漾開來。
掃除臟亂差,寧鄉市陳家橋村舒展了省級美麗鄉村的“眉頭”。揮別垃圾村,長沙縣春華山村成了垃圾分類減量的“里手”。治理了黑臭水,望城區湘江村移植了濕地公園的“腎器”。摘掉了“牌王村”,瀏陽市書香村再續了“耕讀傳家”的墨香……綠色,在每一個細枝末節上扮靚著長沙的顏值。
始于2018年的長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治廁、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風“五治”為抓手,以轉變生產方式、提質生活方式、樹立生態意識為推手,長沙市委、市政府通過引發廣大群眾的內生動力,再造著美好長沙的未來。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三“生”迭代,萬象更新。
“五治”背后的生產邏輯:
高顏值帶來高產值
竹聯村竟然成了朋友圈中的“網紅”,就連廁所,也成了游客眼中的“打卡”目標物。
外“穿”白墻,內“搭”瓷磚,配齊木門、洗手盆、水沖式廁所,還有供游客隨手取用的廁紙……5月30日,在瀏陽市官渡鎮竹聯村,游客湯女士過了一把“星級”廁所的癮。這個一年接待近8萬人次游客的“明星村”,高峰時段日接待游客突破1000人次。
“廁囧”,可能是眾多鄉村面臨的尷尬。基礎設施跟不上,曾經引發鄉村旅游 “成長的煩惱”。而今,長沙市的農村普遍用上了無害化廁所,三格式或四格式化糞池更是將異味消弭于無形,并減少了糞便對水體的污染。
物質文明看廚房,精神文明看茅房。啟動農村公共廁所建設,是長沙的“自選動作”。長沙市已在長沙縣金井、望城區喬口、瀏陽市金剛、寧鄉市沙田等28個鄉鎮,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啟動30座農村公共廁所建設。
這種蝶變,始于近兩年來的長沙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治”的同步推進,使得鄉村的面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有力的佐證是,長沙鄉村一日游持續升溫,古鎮游、紅色游、研學游、采摘游成為市民休閑度假新選擇。
不僅如此,“五治”還改善了長沙市廣大原野的墑情,生動闡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宏大命題。
喜鵲飛回來了,寧鄉市大成橋鎮鵲山村“五治”帶來的不只是環境的向好,而且吸引了不少城里人來村里投資興業。
以前,鵲山村的部分土地受到污染侵襲,1000多畝田地被劃入產業結構調整區。拿什么來“拯救”土地?通過“五治”,土地生態好起來了,到鵲山村流轉土地的客戶也多起來了。
寧鄉最大的小龍蝦養殖項目引進來了,長沙最大的多品種番茄種植基地建起來了,湖南最大的植物謎宮基地辦起來了。全世界60多個品種番茄在這里“扎根結果”,番茄1斤賣到5元,平均畝產達到3萬元。2018年,鵲山村村民增加就業崗位400多個,12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農民創收5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2.8萬元。
“五治”背后的生活邏輯:
宜居指數提升幸福指數
當上海垃圾分類新政被一再刷屏的時候,瀏陽市鎮頭鎮的陳秋安卻在微信圈里云淡風輕地曬出了一組照片。
“我家有6個垃圾桶,‘胃口’各不同。”陳秋安所展示的,是長沙市“拆掉垃圾池,換上分類桶”的垃圾處置方式。這也是長沙市農村垃圾分類減量邁向“2.0版本”的重要標志。
廢舊書報、塑料瓶等賣給資源回收站,煤灰渣土用來填坑鋪路,餐廚垃圾拿來漚肥,有毒有害垃圾單獨收集,不可回收的垃圾通過垃圾車運到垃圾站……在今天的長沙農村,垃圾分類也有了 “寶典”。
藍桶、藍車、藍屋、藍島是長沙縣正在農村普遍推行的長沙縣垃圾分類藍色體系。通過這套體系的科學分類,政府以每噸200元的價格給予垃圾衍生燃料回收補貼。專業環保公司對其進行低溫熱解催化處理,形成了“垃圾資源循環利用”的可復制藍色經濟模式。
從屋前屋后到垃圾池,從垃圾池到垃圾桶,從混用到分用……包括垃圾分類減量的“五治”新舉,帶來的不僅是農村外觀之變,更有農民的內在之喜。
走進望城區烏山街道團山湖村,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家家戶戶區別得清清楚楚。通過對垃圾分類減量,如今團山湖村,柏油馬路干凈整潔,行道兩旁綠樹成蔭,植樹種花成為村民們追捧的生活時尚。
“不同意!”在拆除自家圍墻、騰出綠化空間的首次動議上,長沙縣春華鎮春華山村塅港組村民議事會出現了反對的聲音。
“鄉村,貴在山清水秀。不想一塊肉埋在碗底,就要拆圍還綠。”
一次次的溝通,村干部激發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認同,拆圍還綠等提升村容村貌的行動得以有序開展。
為了拓寬道路,村民楊河清無償將自家菜地讓出來;為了建設文化活動廣場,村民胡達成主動拆除了自家雜屋……兩年來,塅港組共計拆圍還綠64戶。漫步如今的春華山村塅港組,山巒青翠,流水潺潺,滿眼秀麗,盡收眼底。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2018年,全組80多戶中的71戶搞出了大動作,每戶入股1萬元,共同成立了春渡水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公司流轉全組村民土地,通過租金和營收利潤分紅,實現著對村民拆圍還綠的美好承諾。
“五治”背后的生態邏輯:
衛生習慣衍生生態意識
“我負責村上五個組的垃圾收運,以前收一次要運6車左右,現在只有差不多3車了。”寧鄉市夏鐸鋪鎮天馬新村保潔員廖發榮工作中的變化,是長沙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后的普遍現象。
以前廖發榮收運垃圾需要再手動分揀,費時費力。現在村民們做好了源頭分類,他的工作程序簡化了,工作量也輕了。
見到如今村容整潔的天馬新村,很難想象在環境綜合整治剛剛推開時,村里光清理角角落落的“陳年”垃圾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恍若隔世之感的,還有岳麓區蓮花鎮云集村。過去發展相對滯后、環境衛生糟糕,是“長沙市環境衛生十差村”。如今,擁有了“美麗”“富裕”“幸福”的同位語。老黨員朱宗田說:“村里環境衛生由我們自己管,鄉親鄰里都自覺維護。”
令人欣喜的是,村民成為了農村垃圾分類這場攻堅戰的“主力軍”。在瀏陽市金剛鎮山虎村,“相約七點半”活動將話筒交到群眾手中,讓村民為村里垃圾分類建言獻策。在長沙縣開慧鎮上華山村,“五老檢查團”每月給各小組衛生情況打分……
通過推行農戶衛生評比公示制度、村民自治建立垃圾處置收費制度等,全市垃圾分類減量示范村自治收費率70%以上。通過收取少量費用,農戶環衛與參與意識也得到了強化,沒有一個村鎮出現“政府兜底包干、群眾袖手旁觀”的現象。
隨著“五治”的積極推進,生態意識扎根在了這方土地。注重保護鄉村田園風貌,強化湖湘文化元素符號,在各個鄉村的規劃與建設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成為了最重的底色。
一塊約200平方米的濕地,被一片片木柵欄很田園化地圍起來。地面上種滿了風車草、鳶尾等植物,植物下面鋪著的是石英砂、活性炭等物質。這是瀏陽市官渡鎮竹聯村的“寶地”。
之所以說是寶地,是因為其功能堪比小型污水處理廠。該系統設有發酵池、凈水人工濕地,農戶家的污水經三級沉淀流入集中收集管網,再流入系統終端,經過發酵、凈化后,末端出水達到農業灌溉標準。目前,該片人工濕地的日處理污水量可達30立方米,滿足了附近80戶村民的生活污水處理需求。
鄉村振興,振興的是精神、信心與動力;美麗鄉村,美麗的是生產、生活與生態。
長沙市的“期中考試”,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計完成改(新)建農村戶用廁所47891戶;農村中小學校公共旱廁已全面清零;建成和已啟動垃圾分類減量的行政村比率達到92.3%;拆除“空心房”、“一戶多宅”2萬余戶;建成鄉鎮污水處理廠97座……
更大的滿意,將不斷充盈在農民的心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