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3-14 14:39:03
即墨市段泊嵐鎮有著悠久的草編傳統,如今當地的農民利用玉米皮、小麥秸稈等廢棄農作物原料,編織的手提袋、水果籃、草帽等草編工藝品遠銷歐美、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一年出口創匯達1200多萬元,實現農作物廢棄原料變廢為寶。而有的農民加工草編,1年就能增收2萬元。
草編,起初就是農民在農閑時節,利用玉米皮、小麥秸稈等廢棄的農作物原料,通過一雙雙巧手編織出來的手提籃、坐墊等家庭生活用品,是農家文化生活智慧的結晶。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草編用品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但是在即墨段泊嵐鎮大呂二村,草編工藝不但沒有衰落,反而得到傳承發揚。“當初農村不起眼的草編用品,現在成為外國人的稀罕物,我們村生產的草編現在幾乎全都出口到國外,真正是在賺外國人的錢。”13日,位于即墨段泊嵐鎮大呂二村的即墨東方編制品廠負責人楊本忠說,大呂一村、大呂二村、大呂三村等幾個村莊都有草編傳統,有著幾十年的歷史,起初幾乎家家戶戶編織的草編都是地產地銷收入低。幾年前,他為了能將當地的草編銷到國外,飛赴美國、德國、日本、瑞士、俄羅斯、法國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考察草編市場并參加各種展覽會。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在農村看似不起眼的草編卻大受國外客戶的青睞,一筆筆訂單紛至沓來。為此,楊本忠還成立大呂草編合作社,招收當地草編能手編織加工,帶動村民一起發家致富。
“我年輕的時候就會編草編,當初也沒想指望草編能掙錢。沒想到現在草編這么受歡迎,莊戶人曾經用來燒火的玉米皮等廢棄物也能用來換錢。”68歲的大呂三村村民王春紅高興地說,她現在一年從事草編制作能收入約兩萬元,不僅增加了家庭收入也讓草編工藝得到傳承。像王春紅這樣靠草編掙錢的農民如今在當地遍地都是,目前,段泊嵐鎮有3000多家農戶從事草編加工行業,年戶均增收1萬多元。楊本忠介紹,目前,他們生產的草編工藝品有籃子、草帽、框子、工嬰兒搖籃等上萬個品種,產品遠銷歐美等國家和地區,一年出口創匯1200多萬元。記者從即墨段泊嵐鎮了解到,草編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淀,當地為了將草編傳承發揚正在注冊品牌,形成草編產業鏈增加村民收入,并且積極申報申報即墨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