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5-18 15:26:05
齊魯網濟南5月18日訊 中國郵政定于2018年5月19日發行《絲綢之路文物(一)》特種郵票1套4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漢·鎏金銅蠶、漢·鎏金銅馬、唐·鑲金獸首瑪瑙杯、唐·八瓣團花描金藍琉璃盤,全套郵票面值4.80元。
絲綢之路,廣義講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在進行經貿交流的同時,也實現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充實和豐富了中國的文化樣式,絲綢之路文物,正是絲綢之路繁榮和源遠流長的象征。
中國郵政曾于2012年發行《絲綢之路》特種郵票1套4枚,小型張1枚。為進一步弘揚“絲路精神”,筑夢“一帶一路”,中國郵政特發行《絲綢之路文物(一)》特種郵票,郵票選取陸上絲路起點陜西省出土的四件代表性文物。
漢·鎏金銅蠶,1984年出土于陜西省石泉縣前池河,現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全身首尾共計九個腹節,胸腳、腹腳、尾腳均完整,體態為仰頭吐絲狀,制作精致,造型逼真,為國內首次發現。
漢·鎏金銅馬,1985年出土于陜西省興平市西吳鄉,現藏于茂陵博物館。銅馬作站立狀,情態神駿,造型樸實穩重。銅馬通體鎏金勻厚,金光燦爛。據考證,鎏金銅馬是漢代飼養在上林苑或御廄中的大宛天馬(汗血寶馬)的藝術造型。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1970年出土于陜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現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由紅、棕、白三色相雜的瑪瑙雕成,一端雕成杯口,另一端雕鑿成生動的獸首。瑪瑙杯琢工精細,通體呈玻璃光澤,熠熠生輝,對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唐·八瓣團花描金藍琉璃盤,1987年出土于陜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現藏于法門寺博物館。盤通體呈藍色,具有透明感,盤內刻滿紋飾,由內而外分為數層,中心為八瓣蕉葉狀圍成的團花,體現了唐代中國與伊斯蘭國家間的溝通與交往。
郵票圖案以文物為主要元素,背景為行進在絲綢之路上的駝隊、漢代畫像磚和唐代花卉紋樣飾成的絲帶。分別向西和向東行進的駝隊寓意東西方文化交流,進一步突出絲綢之路的概念。
為突出文物的質感,四枚郵票均采用壓凸印制工藝,使得四件文物栩栩如生。同時,郵票背景采用珠光油墨印制,在保持四枚郵票背景統一的基礎上,呈現絲綢的質感,以烘托郵票的主題。此外,四枚郵票還分別采用珠光金屬油墨、冷燙、膠印光油與逆向上光等四種印制工藝。其中逆向上光工藝通過兩種油墨相互疊加產生的化學反應,使得一個物體上表現出不同光澤度,再現出盤內描金圖案的層次和盤體通透、明亮的品質。該工藝是首次在郵票印制中使用。
郵票由陳景異設計,河南省郵電印刷廠膠版工藝印制。(閃電新聞記者 李淼 通訊員 崔鵬森)
閃電新聞記者 李淼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