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5-21 21:36:05
齊魯網5月21日訊 20多年來,他帶領企業從瀕臨破產,到營收超過2300億元。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齊魯杰出人才獎”獲得者,山東重工、中國重汽、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的故事。
前不久,濰柴第100萬臺藍擎發動機下線,這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高速發動機,市場份額穩居國內重型發動機第一。
譚旭光說:“2002年,我提出了一個觀念,我們要做中國的‘英特爾芯’。”
當很多企業還在布局10升以內發動機時,濰柴早已落子12升大功率發動機的研發。當時,有三條技術路線可選,單體泵、泵噴嘴和高壓共軌。究竟該選哪一條?考驗著掌門人的智慧。
濰柴動力副總設計師、發動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圣剛告訴記者:“如果走錯了,會有非常致命的危機,歐美的一些企業都采用了最保守的辦法,要么三個方案全做,要么三選二。”
對于羽翼未豐的濰柴來講,多條腿走路,意味著難以承受的研發時間和成本。關鍵時刻,譚旭光果斷拍板:走高壓共軌路線。
郭圣剛說:“看似是一個很果斷的決定,實際上需要非常高的戰略洞察力在里面,看到的是十年之后的技術發展。”
譚旭光告訴記者:“那個時候除了濰柴有高速大功率柴油機以外,其他人都沒有。所以說濰柴的選擇,決定了中國未來道路用高速大功率發動機的方向。”
就在大家沉浸在藍擎動力的喜悅中時,譚旭光已經開始居安思危。2005年,濰柴戰勝眾多競標對手,吞并湘火炬。湘火炬旗下不僅擁有法士特齒輪、漢德車橋等核心零部件,還有陜汽重卡這樣的整車企業。濰柴,一下子打通了整個重卡產業鏈。圍繞這條產業鏈,譚旭光帶領團隊成功攻關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并榮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譚旭光說:“被社會上稱作是‘黃金產業鏈’。也正因為我們這個動力總成的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不斷地提升,我們從追跑到和國外品牌的并跑。”
國內獨占鰲頭,譚旭光又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2009年,濰柴抓住國際金融危機的機遇,并購法國百年發動機企業博杜安。
譚旭光告訴記者:“一些重大并購,當時我的中介機構都是兩套,中間是屏蔽的,所以說很多人說我大膽,其實不是,我膽很小。”
經過十年發展,當年以299萬歐元并購的企業,2018年,已經實現了年營業收入5280萬歐元。
博杜安國際發動機有限公司員工雅克告訴記者:“收購的時候,濰柴是唯一一個承諾能保留所有員工的收購方,這十年來的確做到了。”
并購博杜安、法拉帝、凱傲、林德液壓、PSI等歐美企業,不僅夯實了濰柴主業根基,更開拓了新的發展領域。如今,濰柴的營收結構中,40%來自海外業務,實現了兩個市場均衡發展。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寧向東說:“一個人專注一件事很可怕,一個團隊專注一件事那更可怕,濰柴其實這20多年就干了這么一件事。”
心無旁騖攻主業的譚旭光在管理上獨樹一幟,從上任之初的“約法三章”,到“六項準則”,再到后來的領導干部“八不用”和“四個堅定不移”,他以其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培養引進國家重點人才和泰山系列人才25名,數量位居全省企業之最。
譚旭光說:“為什么他們能夠和我一起并肩戰斗,就是兩個字,我始終堅持做他們的‘表率’,你如果要讓他們做好,你首先讓他們看著你做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