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8-24 10:59:08
齊魯網湖北恩施8月24日訊 “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代價,身體的與精神的。事情要做的好一些,做的過程一般都需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就要使勁。但投入教學與投入創作有點不一樣。實驗藝術從創辦到現在,我是采納了‘泰山挑夫’的發力方式,在步步登高的路途上追求平穩緩慢,中途不歇息,一邊體會著一邊走,克除感性與激情,像是在修煉。而我的藝術創作往往在構想的階段需要充分的理性,但開始實施便需要激情與爆發力,甚至一點癲狂。”
關于他
他,山東平度人,過著令人羨慕的斜杠人生(所謂斜杠,就是用斜杠“/”來將自己的不同身份劃分開來,也是“斜杠XX”這個稱謂最初的起源)。他研究民間藝術,遍訪鄉村,拜民間藝人為藝術母親;他熱愛實驗藝術,在中央美術學院開創了實驗藝術學院;作為藝術家,他的作品在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展出;作為藝術家中的流量明星,他曾為世界知名品牌做廣告代言。這位過著斜杠人生的他,叫呂勝中。
面對民藝,我開始抱著對紋樣、造型的迷戀,后來對發生的背景產生重大興趣,更重要的是,我發現了關于“文化”這個概念的原本——如果文化是一本書的話,我看到了原本。
走進湖北
魚木寨、桂花樹村、仙佛寺、彭家寨... 處處保留著當地獨特的民族文化瑰寶,土家山寨、墓葬建筑石雕、當地特色的老房子、神秘的“西蘭卡普”……面對隨處可見的民間藝術,呂勝中為何會感嘆:“我呼喚故鄉,我無歸處”?神秘的“西蘭卡普”是什么?為何看到“西蘭卡普”就是看到了藝術?92歲的土家老人唱起山歌,又讓呂勝中想起了誰?
藝術母親
庫淑蘭、王蘭畔、曹佃祥、馬生蘭,呂勝中最初把這些民間藝術的傳承人稱為“藝術母親”,把她們當成自己的母親——母親哺育兒女成長,而他的藝術正是在民間藝術的滋養下漸漸成熟。她們不但擅長剪紙,也啟發呂勝中,捅破了傳統民間藝術與當代藝術之間的窗戶紙,成長為一名當代藝術家。回想藝術母親們到中央美術學院講課,什么片段讓呂勝中記憶猶新?藝術母親們又為何會讓呂勝中感到驚訝?
對呂勝中來說,尋訪到這些民間藝人,如同再次見到自己的母親。對于母親,當年的一件事成為他極大的遺憾,是什么讓他有不孝的感覺?藝術母親們,代表著千百年的鄉土中國,伸出捧著的雙手,把一份份遺產交給了現代。現代,我們應該怎么辦?
今日 18:00
山東衛視《五洲四海山東人》
呂勝中:民間藝術的當代擺渡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