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棵菜興起一座城,“菜籃子”托起“小康夢”。
山東壽光作為“中國蔬菜之鄉”,領風氣之先,創造了設施農業的綠色奇跡,蹚出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子。壽光故事更是中國故事,背后蘊藏著中國農業、農村、農民歷史變遷和未來發展的神奇密碼。
“壽光模式”從哪里來,未來又要到哪里去?蔬菜產業如何為鄉村振興再發力再賦能?2月2日晚,四集紀錄片《蔬菜改變中國》第一集《破土拔節》在山東衛視播出。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日訊 濰坊壽光于家村鵬遠合作社的口感番茄,第一年上市,他們的目標是在三年內,將品牌推向全國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場。但是春節過后,突然上漲的快遞費打亂了村黨支部書記高象鵬的計劃。
“那一天就退了38萬訂單”,高象鵬介紹“二月一單最貴的快遞費81元,不是我不想供,實在是供不起。”
于家村是壽光的城邊村,三年前由村黨支部領辦,以入股合作的方式成立合作社,十三位股東分別投資了二十到四十萬元。
合作社第一年建設,第二年試種了43個品種,最后優中選優留下一個品種,還專門注冊了品牌。現在,口感西紅柿正式上市,能否打入高端市場,帶來社員們期待的收入,就看接下來的銷售情況。誰也沒想到,遇到了快遞費上漲這個難題。
“老百姓種個菜,種出來了,果子都紅了,紅彤彤一片這西紅柿,你不著急啊。”濰坊壽光于家村村民吳學仁因為此事,急得不得了。
濰坊壽光于家村村民吳濤也說:“肯定希望走得量大,高書記他又不讓個人賣,主要是下面摘得快了,上面紅得快,長得也快。”
現在雖然接到全國各地的訂單,但因為疫情影響,快遞運不出去,有人建議降低價格本地銷售,高象鵬與其他股東有了分歧。“如果僅限于本地,咱種上兩個棚的西紅柿,不用出去賣,但是你做不起咱這個品牌。”高象鵬說。
從于家村望向城市,高樓大廈和繁華,似乎只有一步之遙,高象鵬期待的是一個更美好更富裕的田園鄉村。他把村民集合起來,商議對策。“既然邁出去了,必須走下去,必須把這高品質的東西種出來推出去。”高象鵬暗暗給自己打氣,堅持住!
在街道黨委的幫助下,合作社終于找到合適的快遞公司,壽光市也在疫情期間建起了蔬菜銷售運輸的綠色通道,西紅柿順利發往全國各地。
總結這次化解困難的經驗,高象鵬稱:“單打獨斗闖高端市場,不怎么現實,但是你抱起團來以后,走這個高端市場,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
芒種時節,北方的麥子開始收獲。高象鵬得到一個機會,去杭州推介口感番茄,他專門買了一個行李箱,裝上四盒果子,一路上小心翼翼。“我只知道有這個高端市場,但是怎么打開這個高端市場,我也是門外漢,摸索著走到現在,高端蔬菜就是我們未來發展方向。”
于家村的人們看到了理想實現的可能,他們的觀念也正在發生著變化。
村民吳學仁說起自己種西紅柿的經歷,表示這就是合作社的魅力。“十塊,少了不賣。因為抱團價格才能上去,你單門獨戶你出去只能賣三塊。”
“我的預期,不只是讓他們增收這么一點點”,高象鵬規劃著今后的道路,“我的目標是讓我們整個村老百姓都加入進來,讓我們周邊的老百姓都加入進來,共同搞品質蔬菜。”
山東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