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不久前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顯示,2020年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已經達到251家,總估值超萬億美元。這其中,山東獨角獸企業整體估值198.9億美元,幾乎摸到200億美元的門檻。這對三年之前獨角獸企業數量尚為零的山東來說,無疑是高質量發展最好的例證。
01/ 從0到13
記者梳理發現,在2018年山東公布的第一批獨角獸企業名單中,其實只有兩家企業,分別是來自濟南的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熙生物”)和來自青島的青島日日順物流有限公司(簡稱“日日順物流”)。但這兩家獨角獸企業卻在全國范圍給山東打了個好樣:首先,作為第一批獨角獸企業,華熙生物和日日順物流毫無疑問見證了山東獨角獸企業“從無到有”的跨越;其次,從其此后的發展來看,這兩家企業呈現出山東企業高質量的巨大潛力——
如今,華熙生物迅速成長為世界最大的透明質酸生產及銷售企業。根據業界說法,全球透明質酸看中國,中國透明質酸看山東,山東的透明質酸看華熙。華熙在行業的領導地位可見一斑。而日日順物流在連續三年獲評“中國獨角獸企業”期間,又于2019年成功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權威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成為國內物聯網場景物流生態品牌獨角獸領域的翹楚。
“兵不在多貴在精”成為山東獨角獸企業給人們的最早印象。此后兩年,山東分別公布第二、三批獨角獸企業名單,先后有11家企業入選。截止到2020年12月,山東官方認定的獨角獸企業總共達到13家。
作為一個地區經濟潛力的重要標志,從無到有、再到破十發展的山東獨角獸企業同時成為山東地區創新能力和經濟發展活力的一桿新標尺。
02/ “核”的機遇
閃電新聞記者梳理發現,13家山東獨角獸企業,皆來自濟南、青島、煙臺三地。目前青島的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有5家;濟南和煙臺分別有4家。
有專家表示,濟青煙三地獨攬獨角獸企業名額,其實是其背后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發展的一項投射,絕非偶然天成。
身兼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山東自貿試驗區三核身份的濟青煙,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開放程度、創新資源都占有獨特優勢,并創造了山東全省1/3的經濟總量。在這樣的基礎上,三地在推動獨角獸企業賽道上尤其賣力。
濟南市曾在2019年發布《培育獨角獸企業行動計劃(2019—2021年)》,相關人才創業最高可獲1億元資助 。此外,濟南還將獨角獸及培育企業作為貸款風險補償、應急轉貸、政策性擔保重點服務對象。
再看青島。去年3月,首家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正式落戶青島,隨后不久“青島獨角獸熱帶雨林工程”正式啟動,再加上工業制造之城的深厚根基、創投風投機構的逐漸聚集、人才發展環境的逐步優化,青島正在打造獨角獸企業的“熱帶雨林”。
煙臺在培育獨角獸企業上也頻放大招,不但明確提出對省以上部門新認定的瞪羚、隱形冠軍、小巨人、準獨角獸、獨角獸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還在《煙臺市培育瞪羚(獨角獸)企業2020-2025年行動計劃》中立下軍令狀:到2025年底,將煙臺打造成為全省及至全國最適合瞪羚(獨角獸)企業孕育成長的沃土和新經濟發展標桿城市。
03/ 聚力成勢
見微知著,“獨角獸”企業三年之變更意味著山東營商環境的改變、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效。
記者注意到,在過去的幾年里,山東確定了“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部署,全省經濟結構顯著優化、“四新”經濟加速成長、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市場主體活力迸發。2020年,山東“四新”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2%,比2016年提高6個百分點。
而以創新能力強、成長周期短、新產業代表為世人所知的獨角獸企業,在山東更是有了頂格策劃。近三年來,獨角獸企業的培育及壯大事項連年成為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及的一項。特別是2021年,山東明確提出將新培育3家獨角獸企業、120家單項冠軍企業、150家瞪羚企業,新增“小升規”企業4000家以上。體現出聚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的一省之決心。
一切信號都在表明,山東“獨角獸”發展正在聚力創變、躍勢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