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濟南起步區綠色低碳車網互動充換電示范站累計充電量突破200萬千瓦時,全站單日充電量平均8108千瓦時,日均服務電動汽車265輛次,有效保障了起步區周邊新能源汽車車主充電需求,成為起步區出行不可或缺的“綠色能量棒”。
該站為國網濟南供電公司于2024年8月1日建成,研發應用國內首套兆瓦級全液冷超充系統,落地國內首座儲能式換電站,打造國內技術先進、場景豐富、要素齊全的車網互動示范站。位于濟南起步區率先成形的崔寨片區,北側為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產業園,西側為中科新經濟科創園,東側則是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與山大二院、黃河體育中心等省級重點項目距離均在3公里范圍內,且離居民區較近,大大提升了車主充電的便利性。
濟南起步區綠色低碳車網互動充換電示范站。(徐可 攝)
該示范站建有車網互動區、零碳示范區、商業快充區和儲能式換電站,共有各類充電車位123個、充電樁104臺、自動駕駛充電寶1臺、應急保電充電車1輛,已為6.6萬輛次新能源汽車提供高效充換電服務。此外,在功能應用方面,示范站打造了充換電“五型”基地,分別是綠色低碳的戰略型共建基地、電動出行的示范型推廣基地、科技創新的平臺型試驗基地、營配融合的綜合型服務基地、育人育才的實訓型教學基地,接待各級調研觀摩交流活動100余場次,具有良好的示范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濟南起步區電動汽車保有量約1萬輛,公共充電站13座,其中高速充電站4座,公交充電站3座、公用充電站6座,該區公共充電樁利用效率達到全省平均值的2倍。預計到2030年,起步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將達到43%,規模超15萬輛。
充電樁類型齊全,可滿足多種類型車輛的充換電需求。(何延海 攝)
除了大家熟知的公用60千瓦的直流快充樁、家用7千瓦的交流充電樁外,該示范站還安裝了全液冷超充樁、V2G充電樁、導軌式移動充電樁等,可滿足不同類型的充電需求。智能檢測樁可為新能源車提供電池檢測等服務。
該站配套建設了國內最先應用的兆瓦級全液冷超充群,共有2套1200千瓦的全液冷超充系統,單站全液冷超充總功率國內最大、全液冷超充槍數量最多。站內的液冷超充樁共有超充槍20支,單槍充電功率可達600千瓦,可為具備超充功能的新能源車帶來極速的充電體驗,充滿100度電僅需10分鐘,被車主稱為“咖啡時間,滿電出行”。
V2G充電樁全稱為Vehicle-to-Grid充電樁,可實現電動汽車與電網之間充電、放電互動,具備配合電網“削峰平谷”的特殊功能。當電網負荷達到高峰時,新能源車放出的電可反送電網用作電力補充。全站104個充電樁均可實現功率調節,配合分布式光伏和儲能設備,全站可調資源達10兆瓦,成為國內調節能力最大的有序充電站。
除了通過有序充電、反向放電,示范站內的儲能式換電站具備最高1000千瓦時的儲能容量,同樣可參與電網負荷調節。此外,在示范站內建設的400千瓦光伏設施、200千瓦/400千瓦時分布式儲能系統,可實現全站建筑運營接近零碳排放。
自動駕駛充電寶,支持微信小程序呼叫,可自動行駛至指定車位,在充電高峰期為排隊等待的車輛提供機動靈活的充電服務。(何延海 攝)
高質量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更是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堅強支撐。近年來,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將保障新能源汽車綠色出行作為服務民生用電的重點工作,精心規劃、多點布局,全面有序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生態圈建設。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發布了首批車網互動示范城市、示范項目名單,包括9個試點城市和30個試點項目。濟南車網互動充換電項目入選試點項目,包括起步區綠色低碳車網互動充換電示范站、起步區市民中心充電體驗站、章丘三澗溪充電站、蔚來充換電站4個分體項目。
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72.3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車樁比達2.32:1。全省一季度全社會公共充電量10.37億千瓦時,各類公共充電站2.47萬座、充電樁117.16萬臺,其中,個人充電樁93.93萬臺。國網山東電力自營充電站4480座、充電樁2.61萬臺,一季度充電量達2.56億千瓦時。已建設濟南起步區、青島薛家島、濟寧柳行等一批大型車網互動示范站,累計建設V2G充電站36座,充電終端198個,放電功率突破6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