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萊蕪新聞網
2017-02-17 16:10:02
資料圖
原標題:厲害了萊蕪生姜!小作物大產業成為萊蕪名片
能成為本土品牌,萊蕪生姜自有獨特之處。悠久的種植歷史,獨特的水土環境,為它的品牌優勢奠定了基礎。
1、清代,生姜已成為主要農作物
在萊蕪市,可以說家家戶戶離不開姜,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讓它成為了市民的寵愛之物。
作為萊蕪市的傳統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它既是美味,又是保健品,民間有“冬夏吃生姜,不勞醫生開藥方”之說。在春秋時代的《論語·鄉黨》中就記載孔子生平“不撤姜食”,可見在2500年前,人們就知道吃生姜對身體有益。到了漢代,有人大量種姜。因此,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寫道,“……若千畝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與千戶候等。”(徐光啟曰:“千畦,二十五畝。”)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山東益都人)的《齊民要術·種姜篇》載有種姜要術,并記有“中國土(古代中國指黃河下游),不宜姜,僅可存活,勢不滋息。種者聊擬為藥物小小耳”。元代,山東農學家王禎(東平人)在《農桑通訣》中有“(姜)今北方用之頗廣,九月中掘土置屋中,宜作窖,谷稈合埋之”的記載,說明在600年前,“中國土不宜姜”的情況已經改變,黃河流域已有相當面積的栽培。
根據《萊蕪縣志》記載,清宣統年間,萊蕪把生姜列入納稅科目。清光緒甲午年間(1894年),萊蕪生姜已作為主要農作物征稅。當時,萊蕪境內已經種植生姜2000畝,畝產1000斤,主要依靠“擔挑牲畜馱或小車裝運”到濟南、天津等地銷售。萊蕪種植生姜的經驗比較豐富,《齊民要術》中有一節專述種姜;《萊蕪縣志》中有關于生姜播種與收獲日期的列表,“最早播種時節為四月下旬至谷雨,最遲為五月上旬至立夏;最早收獲期為十月上旬至寒露,最遲為十月下旬至霜降”。
2、獨特土壤環境造就獨特品質
與其他地方相比,萊蕪生姜因為先天的地理環境、水土環境等,造就了獨特的品質。據介紹,萊蕪市有深厚的土層,微酸、富含鉀、有機質豐富而通透性極好的土壤,適合種植大姜。萊蕪獨特的土壤環境出產的生姜,粗纖維素、揮發油、維生素及硒等營養成分均高于全國其他地區的姜品種。
早在建國初期,中國農科院就把“萊蕪生姜”編入了《中國蔬菜優良品種》一書(農業出版社,1959年3月版)。萊蕪生姜按姜塊的形態可分成片姜和大姜兩種,其中萊蕪片姜又名萊蕪小姜,根莖黃皮、黃肉,姜球數較多,排列緊密,節間短而密,姜球上部鱗片呈淡紅色。一般單株姜塊重500克左右,重者可達1000克以上。1960年,全國“八省二市姜蒜蔥規劃會議”在萊蕪召開,將萊蕪生姜列為名貴產品。1985年,萊蕪生姜榮獲農業部優質產品獎。1997年、1999年、2001年,萊蕪生姜連續3屆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牌產品。2003年,萊蕪生姜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記注冊。2008年2月,萊蕪生姜獲得國家工商總局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萊蕪生姜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唯一專供產品,被評為到山東旅游不可不買的100種產品榜首。
3、小作物大產業現在已成萊蕪市名片
在許多人的眼中,生姜很不起眼,但它卻帶來了的的確確的實惠。
寨里鎮的一位姜農介紹,萊蕪市生姜的普遍種植始于上世紀70年代,那時的品種為小姜,每畝產量僅為600斤左右。80年代,包產到戶后,生姜種植規模開始變大,加上種植方法的改變,畝產增加到2000斤左右。進入90年代,隨著價格的攀升,姜農的種植熱情慢慢點燃,尤其是1997年,生姜價格達到高峰,種姜熱迅速掀起。2000年以后,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幾乎家家戶戶種姜。另外,萊蕪生姜傳統的貯存方法以挖姜井為主,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待價出售,調節淡旺季。價格好時賣,不好時儲存,有效規避了市場風險。這在其他生姜主產區是很難做到的,可謂上蒼眷顧,得天獨厚。萊蕪地區可以常年種植生姜,價格好時自己有姜種,可不計種子成本,盡量多種;價格不好則儲存起來,待價格回升后銷售,少種以保留姜種,確保了在繁殖過程中優中選優,實現了保純復壯和世代優勝劣汰,形成了獨特優質品種。
據了解,目前,全市生姜常年種植面積20萬畝左右,總產50萬噸,戶均1噸多,成為我國最大的商品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以獨特的基礎優勢、產業優勢、科研優勢、貯藏優勢、品牌優勢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萊蕪生姜”已成為真正的小作物大產業,成為萊蕪市的一張名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