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17-02-24 16:03:02
24日上午,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6年,煙臺主要海洋產業產值3101.5億元,比上年增長8.7%。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5萬元,增長11%。煙臺榮獲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和全國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支持城市。
新興產業成為拉動海洋經濟增長新引擎
2016年,煙臺積極爭取國家、省海洋產業政策、示范試點和項目支持,引導海洋經濟向綠色創新發展,共爭取海洋與漁業項目20個,落實上級資金4.6億元,占全省資金總額的31%。委托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編制完成煙臺“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確定未來五年發展目標重點和空間布局。加強海洋經濟監測與評估,建立龍頭企業在線監測業務化運行,在全國率先實現逐月統計分析,有效提高產業分類指導科學性和前瞻性,為海洋經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海洋經濟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以海洋經濟創新示范項目實施為引領,加速海洋產業優化形成步伐,全市海洋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0.3:48.4:41.3進一步優化為10.4:44.5:45.1。以海洋漁業和濱海旅游業為代表的傳統海洋產業加快綠色轉型步伐,產值均突破900億元,分別達到946.7億元和900.5億元。以中集來福士、京魯船業為代表的海洋裝備制造業,以東誠生物、綠葉制藥為代表的海洋生物醫藥發展迅速,增速分別達到37.7%和55.7%,新興產業成為拉動海洋經濟增長新引擎。
海洋經濟區域布局更加合理,“一極領先多極崛起”開發格局有序推進,各沿海縣市區海洋經濟規模和增長質量不斷提高,芝罘區和開發區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蓬萊市、萊州市、龍口市和海陽市主要海洋產業產值超過300億元,牟平區超過200億元,萊山區和長島縣超過150億元,十三五海洋經濟規劃確定的“一帶三區”格局正在形成。
全面實行經營性用海招拍掛制度
海洋綜合管理全面加強,2016年,煙臺完成省級以上審批項目43個,為煙臺港西港區等重點項目爭取圍填海計劃指標232公頃,完成市級以下審批項目926個,為萊州、牟平海洋牧場建設等項目批準用海面積4.24萬公頃,征收海域使用金1.53億元,辦理海域使用抵押貸款登記157宗,抵押貸款12億元,累計金額突破68億元。推進海域使用權市場化配置,全面實行經營性用海招拍掛制度,龍口市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全市共招拍掛出讓11宗經營性用海,出讓面積2150公頃。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積極推進煙臺市、長島縣2個國家級和海陽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共規劃生態修復、能力建設和示范創建3大類44個項目,總投資22.3億元,全部列入《山東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萊山國家級海洋公園獲批,全市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總數達到12個,數量居全國首位。長島、蓬萊、萊州、龍口、招遠五縣市承擔的渤海海洋生態修復暨能力建設共22個項目全部完工,累計修復受損岸線11.6公里,投放魚、蝦、蟹、貝等各類苗種6億多單位,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嚴格落實海洋生態補償制度,確保海洋生態紅線區面積保有率40%以上,共審查核準用海項目36個,征收海洋生態補償費1880萬元。
海洋與漁業執法水平不斷提升,市縣兩級啟動聯合執法,相繼開展圍填海監管、打擊盜采海砂、海洋傾廢專項執法等海洋執法監察工作,共檢查用海項目2664個,檢查海島1107個次,立案查處海域、海島違法案件12起,查處違法傾廢案件1起、海洋工程案件1起,收繳罰款909萬元。全市海域使用秩序穩定,連續三年保持低案發率。積極開展漁船專項整治、海洋涉漁“三無”船舶專項整治、伏季休漁管理、涉韓漁船動態監管等漁政執法與管理工作,排查涉漁“三無”船舶2418艘,清理取締257艘。查處伏季休漁違規案件98起,查處違規漁船98艘,收繳罰沒款114.44萬元,查獲收繳“地籠”等禁用漁具9995個,休漁秩序總體保持穩定。
新增海洋牧場10萬畝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加快
2016年,煙臺以海洋牧場建設為代表的生態增養殖業迅猛發展,煙臺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加快海洋牧場建設的意見》,建成全國首個多功能海洋牧場管理平臺,實現了海洋牧場裝備化新突破;新增長島縣和萊州市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各1處,總數達到4處,占全省的近一半。全市海洋牧場新增10萬畝,總面積達到90萬畝。全市水產養殖產值達到187億元,增長9.6%,其中名優水產品養殖產值115億元,占養殖產值的64%。
以遠洋漁業為方向的捕撈業加快轉調步伐,全市3家遠洋漁業企業派出遠洋作業漁船65艘,作業范圍擴大到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和緬甸專屬經濟區等海域,進行金槍魚、秋刀魚和魷魚等拖網捕撈作業。不斷擴大遠洋漁業合作范圍,先后與塞拉利昂、加納、韓國等國家建立溝通渠道并取得塞拉利昂入漁許可。2016年,在受全球超級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傳統作業海域魷魚資源銳減的情況下,煙臺全年遠洋捕撈產量達到5.7萬噸。
以精深加工為代表的水產品流通業不斷壯大,全國唯一“中國國際遠洋漁業產品展示交易中心”落戶芝罘區,煙臺驊達水產品冷鏈物流基地開工建設。全市水產品出口26.8萬噸,增長4.7%;出口額14.2億美元,增長6%。加大以海參為代表的漁業品牌建設,“煙臺海參”品牌戰略規劃編制完成,并召開專題會議對外發布;煙臺海產名品展示中心建成開館,成為煙臺對外宣傳展示現代漁業發展成果和品牌建設的重要窗口;東方海洋、京魯漁業2個品牌獲得農業部“2016最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榮譽稱號。積極推動水產電子商務發展,開展評選煙臺十大水產電商企業活動,優選部分龍頭企業在中國水產商務網上線展示、交易,全市水產電商交易額達到10億元。
以垂釣為主的休閑漁業迅速成長,全市休閑漁業產值完成32億元,增長28%。萊州新增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2處,全市總數達到4處;海陽、牟平各新增省級海釣釣場1處,全市總數達到6處;在棲霞長春湖省級休閑漁業公園等地舉辦市級以上休閑垂釣比賽4次,有力提升煙臺休閑漁業影響力。
科技創新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力支持
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扎實推進,十二五期間煙臺共實施項目46項,實際完成成果轉化33項,創新涉海發明專利100余項,累計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近2.8億元,帶動投資28億元。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扎實推進,涌現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海洋高技術企業,培育出一批行業優質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57種產品國內行業排第一,其中涉海有13種,中集來福士是全球6家之一、我國唯一具有批量生產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海工企業;杰瑞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油田增產設備制造商、國內油氣裝備領域最大的民營上市公司。
堅持合眾科研、合眾創新,推動科企對接,分別與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等高校院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積極培育新型漁民合作組織,新增100戶以上規模的省級示范社3家(全省共7家),總數達到27家,數量居全省首位。全市漁民合作社總數達到330家,入社戶數8000余戶,帶動漁民2萬余戶,帶動養殖基地150萬畝。積極推行“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的發展模式,長島北城國家級示范漁民專業合作社不斷拉伸扇貝產業鏈條,合作社年平均盈利4000多萬元;萊陽瑋旗大菱鲆養殖合作社采取統一采購、統一操作規程、統一銷售的“三統一”標準化管理,建立了全市首個海水魚二維碼追溯系統,實現了質效雙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