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2-25 11:32:02
原標題:濟南將軍廟街區部分古建成大雜院 建筑破敗嚴重
將軍廟街區是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其中包括鞭指巷、西公界街、將軍廟街、雙忠祠街等17條老街巷,以及眾多文化資源和歷史遺跡。記者探訪發現,將軍廟街區傳統風貌整體保存較好,但將軍廟、慈云觀等已經變為民居,建筑破敗嚴重,亟待相關部門采取措施進行保護。街區內有些道路還坑坑洼洼,不少居民面臨著供暖、排污等難題,居民希望通過歷史街區提升,街區的配套也能完善。
文/片齊魯晚報記者 蔣龍龍 實習生 任秀 趙曉彤
主路干凈整潔
部分路段線纜混亂
將軍廟街區北臨大明湖路,東至鞭指巷,西臨太平寺街、西城根街,總用地面積16 . 08公頃。街區內部主要有南北向的啟明街、將軍廟街和壽佛樓街,東西向的雙忠祠街和鞭指巷構成縱橫街道。將軍廟街區匯集了很多歷史文化建筑和特色民居,見證了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也承載著老濟南的文化和精神。
21日上午,記者在將軍廟街看到,將軍廟街區主路外部整體的青磚黛瓦、白墻坡頂,平坦的深色水泥路,能明顯感受到老濟南傳統民居的風采。有居民告訴記者,“這里幾年前曾經修整過,整個街道看起來十分干凈整潔。”
隨后,記者來到街區內部的鞭指巷街,同將軍廟街相比,這里的風貌明顯較差。房屋建筑材料有紅磚也有灰磚,線纜架設也混亂。鞭指巷西邊的小巷里,由于路面高低不平和線纜較低,經過的居民都緩步慢行,害怕摔倒。
除了鞭指巷,雙忠祠街上的少數路段并不平坦。記者發現,部分路段的混凝土鋪設有大大小小的坑坑洼洼。小巷居民告訴記者,聽說因為整修時的水泥不夠用,所以后半段這里有些不平,平時步行沒有大問題。另一位居民抱怨,由于混凝土路面有高有低,“下雨時會有積水,給出行帶來一定麻煩。”
街區里還有不少泉水。雙忠祠的泉池周圍有碑文,保存完好。不匱泉也經過重新修葺,但仍被掩蓋。
將軍廟街區部分路段較為整潔。
升陽觀保存完好
高家當鋪成古玩店
將軍廟街區存在眾多歷史遺跡,如狀元府、雙忠祠等濟南傳統歷史遺跡,也有升陽觀、天主堂、慈云觀、城隍廟等中西宗教場所。
在記者走訪的建筑中,不少保存不錯。位于街區中的天主堂,1866年建成,是濟南第一座天主教堂。現在,大門上的紅色仍舊非常鮮明,是濟南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的見證。記者采訪周圍居民了解到,天主堂目前仍在正常使用。
在壽康樓路上相鄰的升陽觀和題壁堂,保存十分完好。升陽觀,又稱呂祖廟,始建于康熙年間,是為了供奉呂洞賓而建。記者看到廟口兩個石獅子蹲坐兩旁,紅門白墻的正殿上掛著兩個紅燈籠,呂洞賓的像高坐正殿內,保存完好。記者看到廟周圍還有游客拍照,欣賞濟南的文化建筑。根據附近居民所說,這里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感受老濟南。
旁邊的題壁堂是升陽觀的一部分,已有近二百年歷史,是我國北方現存規模最大的木結構清代戲樓,當年梅蘭芳先生曾在這里演出。記者來到這里,發現大門緊鎖。向周圍的居民了解到,這里已不再當作戲樓使用,曾經作為學堂,現在里面有市民居住,但是規模形式基本結構尚保存完好,并沒有什么大的損害和破壞。
位于泉城路上的高家當鋪,是清末民初時候的建筑,已有百余年歷史。雖然現在已成了古玩工藝品店,但該店鋪仍然是青瓦灰磚、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當鋪在外形上不同于別的店鋪,從街頭望去便會看到它的青色影壁。
題壁堂保存較好。
將軍廟內堆雜物
慈云觀住滿居民
將軍廟街以將軍廟而得名。將軍廟為紀念清朝雍正年間“效忠犧牲”、人稱“常勝將軍”的濟南人劉猛將軍而建的這所廟宇。今天的將軍廟早已失去了往日風采,現在已經成為了一所民居。
據周圍居民介紹,將軍廟的住戶為一家外地務工人員,到濟南以縫補衣物為生。由于大門緊閉,記者看到由于年久失修,將軍廟的墻壁已經出現了破損,院內堆滿了雜物和一些垃圾,較為混亂。
距離將軍廟不遠的狀元府原是清代狀元陳冕的故居。陳冕是至善賢士,34歲時因賑災過度勞累早逝。記者看到現在的狀元府是一個居民雜居的院子,住著五六戶人家。據一位家住周邊的市民介紹,這些住戶大都是在此地居住了幾十年。
記者看到,院落內的房屋已經出現塌陷的情況,且墻壁滲水,窗戶破損,地面坑洼不平,極易摔倒。一市民告訴記者,相關部門曾在去年派人到將軍廟街區測量過幾次,但至今仍未進行整修。
狀元府住著幾戶人家,部分房屋出現塌陷。
將軍廟街作為老濟南中的“宗教之街”,除了天主教堂、升陽觀、慈云觀等中西宗教場所,始建于道光年間的慈云觀的儀門和正殿的山墻及小瓦屋頂還在之外,已經沒了道觀的氣魄和模樣。慈云觀里面同樣住滿了居民,記者看到觀內房屋較為雜亂,其中一些房屋屋檐漏水情況嚴重,居民只能靠搭建塑料棚進行防水。
在將軍廟街區內有一條老街叫壽康樓街,記者來到了壽康樓街8號,院內有一座三層小洋樓,這就是清朝末期《山東官報》舊址—— — 壽康樓,為濟南現存近現代建筑中單體建筑體量最大之一,造型獨特,蘑菇石起基,拱券門窗,建筑風格在濟南僅此一處。
據周圍的老街坊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壽康樓曾被作為山東省圖書館的宿舍供館內職工居住,后來由于年久失修,住戶陸續遷出了大樓,在三四年前還有幾戶租戶在此居住,現在也已搬走。記者看到,壽康樓外觀保存相對完整,但是外墻一些地方已經損壞,窗戶玻璃也因風吹雨打出現破損,而且坑洼的道路、臟亂的環境令整棟大樓顯得破敗不堪。
風格獨特的壽康樓破敗不堪。
雙宗祠街老房漏水
鞭指巷排水不暢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由于將軍廟街區內房子大多是以前留下的老房子,經常漏水,用塑料做的防水頂隨處可見。家住雙宗祠街的柳女士說:“房子都快塌了,屋頂都漏了,一到下雨就很麻煩,也只能自己修。”
記者采訪了其他街道的住戶,均有漏水現象。柳女士告訴記者,巷子里很多路都已修好,但有些院落里的路坑洼不平,還有些地方是泥路,下雨泥濘難走。住在這里的一般都是老人,還有一些孩子,“很容易摔倒摔傷。”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鞭指巷一條胡同路面損壞,自行車三輪車通行顛簸厲害,胡同里的房屋不少因房頂坍塌廢棄,無人居住。居民孫女士告訴記者,下水道修建不完善,排水不暢,特別容易積水。
有些居民反映,這條胡同部分住家沒衛生間設施,居民只能去胡同拐角處的公廁,而這個公廁里只有兩個蹲坑。孫女士告訴記者,有些居民家里也沒自來水設施,還要到別處打水。“有些居民家里也沒供暖設施。”
談到對將軍廟街區以后規劃和建設的期待,不少住戶希望政府部門能保護好整個街區的風貌,保護好歷史遺跡,“但也希望能把道路修繕好,解決汛期小巷積水的難題,讓居民的出行更加方便。”不少居民更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加大排水、供暖設施的建設,完善居民的生活配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