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報網-青島日報
2017-03-26 07:59:03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崔 武
“一谷兩區”加快崛起,大沽河中軸重歸城市舞臺中心,城鎮化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當下的青島,站在從未有過的廣闊舞臺之上。
2012年以來,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這一全新城市空間布局戰略指引下,青島跳出膠州灣的“小格局”,著眼全域大視野,開始了觸及城市靈魂的格局重塑。
五年來,在空間布局戰略引領下,青島經濟社會迎來大發展,人流、物流、財流應時而變、隨勢而動,迸發無限活力;
五年來,在空間布局戰略引領下,青島基礎設施迎來大提升,城鄉共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多中心”的國際化海灣大都市格局初步形成;
五年來,在空間布局戰略引領下,青島人的思維迎來大變革,突破沿海“小框框”,放眼大局,放眼長遠,雄心萬丈,斗志昂揚;
……
城市的定位更因此“大不同”。在去年獲批的《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中,青島的城市定位明顯提升,瞄準國家沿海中心城市、東北亞航運中心和國際海洋文化名城目標大步向前。
一個屬于大青島的時代已然開啟。
新視野引領新突破
只有回到這座城市的發展脈絡中,回到戰略確定伊始,才能理解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城市空間布局戰略對青島意味著什么。
那時的青島,正處在發展的又一個瓶頸。城市既有空間趨于飽和,傳統的單中心結構面臨著產業擴張和人口增長的巨大壓力。功能單一的各類園區發展又乏善可陳,推力有限。舊有的發展格局已經隱隱成為城市更上一層樓的“天花板”。
外面的世界卻已風起云涌,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正盛,藍色經濟、高端產業即將進入爆發期,互聯網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各種優勢資源正“擇木而棲”,尋求最優整合碰撞。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這樣的城市發展困局,市委、市政府仔細分析城市自身特質,對標國際先進海灣城市,科學、審慎、果斷地提出了“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這一全新城市空間布局戰略。
這一戰略既延續了青島帶狀發展-跨灣發展-環灣發展成長思路,又徹底突破城鄉分治和陸海割裂,以宏大的視角在112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局謀篇,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戰略兼顧區域協作、空間拓展、經濟發展、城市安全、社會和諧發展諸多方面。尤其是前瞻性地將生態和歷史文化遺存保護提高到全新的高度,通過強調膠州灣生態保護、大沽河綠色生態中軸保育、深挖歷史文化名城價值和合理利用濱海岸線資源,為青島搶跑綠色發展,決勝未來城市競爭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視角的轉換,視野的放大,不僅改變了看待城市的空間尺度,更是強烈地沖擊著城市的思維格局。“大青島”昂然起步!
新布局催生新活力
一子落定,滿盤皆活!
五年來,在全域的視角下,青島突破狹隘的地域限制,科學合理地優化資源配置,強勢崛起諸多全新增長極,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每天清晨,上百輛大巴會把上萬名工人運送到中國東部城市青島郊區的這座巨型工廠里。這里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速列車制造基地,中國近一半的高速列車在此被設計和制造出來。以此為中心的10平方公里范圍內,有200多家工廠,為這里供應近4萬個零部件。”今年春節假期,由中央電視臺拍攝的《超級工程Ⅱ》在央視紀錄頻道熱播,在第三集《中國車》中,以這樣的話語描述著位于城陽區棘洪灘的動車小鎮。
2012年以來,在城市空間戰略指引下,我市一批百億級、千億級城市新發展極在全域快速形成,不但為城市自身發展強筋健骨,其中的優秀者更是為中國制造打出了“國際名聲”。以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為例,在中車四方股份高速列車大項目引領下,動車小鎮初步構筑起以高速列車產業為龍頭,集研發、設計、實驗、制造、維修、服務為一體的國際一流高速列車創新和產業化基地,2016年實現產值740億元,較2011年增長一倍多。
相似的劇情在青島的四面八方不斷上演。即墨汽車產業強勢崛起,膠州裝備制造產業立足高端,平度白色家電產業日漸成熟,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向好,董家口新港城建設日新月異……
傳統的城市核心區則抓住時機轉型升級,瞄準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持續發力。市南總部經濟中心區、市北中央商務區、李滄交通商務區、嶗山金家嶺財富金融聚集區發展欣欣向榮,環境愈發優美,宜居指數不斷提升……
“一谷兩區”的跨越式發展則為青島構建了全新的城市經濟運行方式。沿著優美的海岸線,從研發、孵化到產業化,從制造業到現代服務業,一條完整的經濟生長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整合爆發。
經濟的多點發力讓青島以強悍的姿態沖破城市“天花板”。2016年,青島捷報頻傳,不僅全市GDP歷史性地突破萬億元,成為全國第12個、北方第3個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全省財政收入過百億的縣區市中,青島又“六占其五”,一騎絕塵。
大青島展現新形象
城市空間結構也發生著深刻的變革。
突破單一城市核心,按照“一軸、三城、三帶、多組團”的結構,青島著力重構市域城鎮空間布局。通過五年不懈努力,這座曾經深陷空間尺度過大,空間拓展艱難的城市,已初步形成“多中心”的國際化海灣大都市格局,展現出新的形象。
大沽河中軸重歸城市舞臺中心。伴隨著3年多的綜合治理,這條青島境內長達140余公里的河流價值被重新發現,成為北部區域的發展主軸。現代農業在這里集聚,濱河特色的小城鎮也在它的串連下飛速崛起。
三城發展精彩飛揚,彼此呼應。東岸城區做優做美,內涵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路更平,景更美,居民生活更舒適。西岸城區做大做強,通過大力推進藍色經濟,引領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北岸城區做高做新,圍繞高水平打造科技型、生態型、人文型新城區為目標,不斷豐富城市功能,變化日新月異。
多組團發展也不遑多讓。在全域視角下,青島瞄準打造特色突出、職住平衡、運行高效、聯系緊密功能區目標,跳出狹隘的主城區概念,重新布局基礎設施。以教育為例,2012年,在結合全市城市布局和產業發展規劃的背景下,青島啟動青島實驗高級中學、青島外語學校(九中)、青島美術學校(六中)、青島十九中新校區、青島三十九中新校區等5所高中的新建。新校區的建設不僅實現了教學環境和教學規模的顯著改善,也將扎扎實實地提升城陽、西海岸和即墨的教育水平。
交通基礎設施同樣在全域的布局中得以提升。伴隨著海青鐵路、青榮城際鐵路、龍青高速通車,縣域“一小時經濟圈”形成。即墨市、膠州市城鄉公交一體化,平度市、萊西市“村村通公交”更是方便了廣大居民。新機場、地鐵1號線、11號線、青連鐵路、濟青高鐵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則為大青島未來的發展插上了翅膀。
醫療、市政設施、養老助殘、社區服務,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布局無不如此。一個協調、平衡的覆蓋全域的全方位的服務、支撐體系,正在漸漸成型。
受此帶動,青島南北差距、城鄉差距持續縮小,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統計數字顯示,近五年來,我市常住人口和城鎮化率穩步提升。2012年常住人口886.85萬人,城鎮化率67.14%;2013年常住人口896.41萬人,城鎮化率67.72%;2014年常住人口904.62萬人,城鎮化率68.41%;2015年常住人口909.7萬人,城鎮化率69.99%。到了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達到920.4萬人,城鎮化率達到71.5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5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18個百分點。更加令人振奮的是,在城鎮化水平達到70%以上的較高水平條件下,我市的城鎮化率提升幅度連續兩年超過1.5個百分點,增勢強勁。
未來的發展將更加美好。據了解,按照“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和西海岸新區等國家政策示范區建設要求,青島將承擔更大的國家責任和區域使命,規劃部門將及時編制“2049”遠景發展戰略,此戰略將與國家“兩個一百年”目標相適應,主動融入國家空間發展格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準確把握城市在不同階段國家空間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為青島下一步發展贏得先機。
大青島,未來更可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