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4-15 18:16:04
“我們通常認為的關鍵致癌危險因素,在中國非常之高,尤其是煙草的使用。”
(當煙民吞云吐霧時,每一口都吸入7000種化學物質和69種已知致癌物。圖/CFP)
在上海工作的姚欣(化名)曾是一個煙民,從大二一直抽到工作,中途戒幾回都不成功,直到2013年才徹底斷舍香煙。讓她下定決心的是,皮膚變得粗糙,偶爾喉嚨痛、有痰。吸煙對身體的影響很直觀。
戒煙后,姚欣很討厭煙味。“最恨在出租車里吸煙的。”她加重語氣說,“就算幾天前有人在車里吸過煙,我都能聞見。
姚欣有望從被動吸二手煙中解脫,2017年3月1日,繼北京和深圳之后,上海開始實施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100%無煙政策。生活在這三個一線城市的約6000萬人,可以享受無煙公共場所。“室內全面禁煙,我最贊成了。”姚欣告訴《財經》記者。
世界衛生組織(WHO)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為上海市民感到慶幸時,也質疑為什么在全中國,只有這三個城市出臺了100%全面無煙的政策?是什么妨礙著其他13億民眾,在工作場所、工廠、餐館和購物區享受室內空氣無煙的權利?
作為全球第一大煙草消費國和生產國,中國每年不僅有100多萬人直接死于煙草使用,還有10萬人死于二手煙。
“我們通常認為的關鍵致癌危險因素,在中國非常之高,尤其是煙草的使用。”WHO駐華代表處疾病控制團隊協調員法比奧·斯卡諾博士說。
一口煙,69種已知致癌物
盡管使用煙草,導致全球超過22%的癌癥死亡,可像姚欣這樣有自制力且知害而返的人并非主流。
諷刺的現實是,肺癌穩居中國癌癥頭號殺手的位置,其發病率約占到中國整體癌癥發病率的21%,而死亡率占到25%-27%。
眾所周知,肺癌與長期吸煙史有明確關系。當煙民吞云吐霧時,每一口都吸入7000種化學物質和69種已知致癌物。吸煙者吐出的煙霧中,含有大量的細顆粒物,煙草燃燒產生的數百種毒害物質便吸附在細顆粒物上。這些顆粒物很小,很容易被深吸入肺部,甚至進入血液,它是導致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癥、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至2015年底,中國約有3.15億煙民,這個數據仍在膨脹,“十二五”期間煙民數量增加了1500萬。男性吸煙率超過50%。
這意味著,中國肺癌的發病高峰遠未到來。
斯卡諾介紹,除肺癌外,還有11種癌癥與吸煙有關,約占中國整體癌癥總和的75%。
由于吸煙對于相關疾病的影響要在吸煙10年至20年后才顯現。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認為,即使現在大力控煙,接下來十年中國癌癥負荷也會繼續加重。
龐大的煙民隊伍,使控煙抗癌之戰,處處掣肘。
美國是通過控煙降低癌癥危害的正面教材。自上世紀60年代開啟控煙運動,公共場合全面禁煙,美國吸煙人數持續降低,成人吸煙率降到15%。幾十年的控煙努力,回報豐厚。
從1990年到2014年,美國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43%,而且,癌癥死亡率也在上世紀90年代初出現拐點,此后逐年下降。這一功勞,首推控煙等預防措施,然后才是癌癥的早期發現和治療技術的進步等。
中國控煙的道路輾轉曲折。2006年,中國加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公約明確要求,在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室內公共場所實現無煙環境。11年過去,僅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完成這一要求。
多國經驗表明,提高煙草稅,不僅有助于吸煙者戒煙,更重要的是,可防止下一代年輕人開始吸煙。
“年輕人如果很早就染上煙癮,終生吸煙的幾率非常高。”施賀德告訴《財經》記者。
提高煙草稅,使更多年輕人買不起煙,能保護未來數代人免于遭受煙草相關的疾病和死亡。
多年來,國家衛生計生委一直在呼吁,推動提高煙草稅價。至2015年5月7日才建有寸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文,將卷煙批發環節稅稅率由5%提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從量稅。
但這距離WHO主張的煙草消費稅至少應占零售價格的75%還太遠。即便如此,煙草消費總量也有所下降,并增加了政府收入。
國內煙草業反對進一步提高煙草稅和對煙草廣告采取更嚴格的限制措施。煙草業強大的游說能力,幾乎阻止了國家控煙條例工作的進展。
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在一個主管領導下,開展著“不可思議”的工作——既要發展煙草業,又要履行國際公約。
“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說。
繼兩年前,將《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列入立法計劃,2016年3月,國務院將該條例列入力爭當年完成的項目。國家衛計委宣傳司司長毛群安多次公開稱,這一全國性的控煙條例有望在2016年出臺實施。一年過去,還未見下文。
支修益在2016年5月一次控煙論壇上透露,控煙條例的立法進程受到了中國煙草總公司的影響,“從中國最近十年來的煙草發展來看,利益沖突很嚴重”。他說,應該考慮在全國性的控煙立法上,排除煙草公司的影響。
繼續拖延,只會讓癌癥防控變得更糟。
來自環境的威脅
大氣污染、不潔凈的飲用水等環境因素,在中國是癌癥高發的重要誘因之一。
“癌癥村”星羅棋布在淮河流域的重污染區。歷經八年研究,中國疾控中心于2013年最終確立淮河流域的這些癌癥高發病區與長期水污染之間的相關性。
淮河支流洪河、沙潁河、渦河、奎河等,污染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恰恰是消化道腫瘤死亡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區,是全國腫瘤死亡平均上升幅度的3倍到10倍。這些地區的村民深受其害。
主持上述研究的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曾告訴《財經》記者,淮河流域出現的癌癥高發與水體污染有關,這已獲得研究證據的支持;但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還需分析病例進行深入研究。
城市人越來越擔心的是灰霾肆虐,會否導致肺癌發病率增加?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院士多次公開稱,霾對腫瘤的影響是肯定的。
這得到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佐證,2013年其將大氣顆粒物列為一類致癌物,即有確切證據表明能致癌。
雖然確定大氣顆粒物是一類致癌物,但并不是說,大量吸入灰霾就一定致癌,而是指增加了致癌風險。實際上,由于能夠致癌的因素太多,具體到某一個人的患癌原因,幾乎無法追溯。
盡管大氣顆粒物與煙草同為一類致癌物,但兩者致癌的風險不可同日而語。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定量研究結果顯示,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風險增加9%。2016年,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比WHO建議的限值每立方米高出48微克。按照這一研究的風險增加幅度,增加患肺癌的風險是43.2%。
而吸煙者發生肺癌的風險比不吸煙者高4倍-10倍,重度吸煙者可達10倍-25倍。兩者危害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環境因素致癌,有滯后效應,二三十年后才能顯現。近年來肺癌發病率增加,更可能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煙草高消費量所致。
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都會增加患癌風險
自2013年起,中國政府先后打出“氣十條”“水十條”和“土十條”的環境治理組合拳,加上煤炭峰值已至,中國人面臨的環境致癌風險將逐漸降低。
面對室外環境的健康威脅時,人們尚有權宜的退路,比如霧霾時減少戶外活動,室內開空氣凈化器;水質污染地區政府應提供潔凈的飲用水。但來自室內的環境威脅往往被忽視。更令人不安的是,煙民讓身邊的人都暴露于二手煙中,中國有7億多人經常受到二手煙的侵害。
姚欣在外就餐時就經歷,餐館辟個角落設置吸煙區,結果吸煙的太多,把無煙區擠縮成一小塊地,同處一個空間下,無煙區基本成了二手煙體驗區。
上海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曾進行一項實驗,結果表明,二手煙霧導致室內PM2.5數據飆升。僅在香煙燃燒的4分鐘過程中,PM2.5濃度遠超國家標準,而室內無煙時和三根煙燃燒后的PM2.5值兩者相差26倍。
一些意識到吸煙危害的家人,會要求家中的吸煙者到室外去抽。在妻子的要求下,王喜(化名)在家每當煙癮上來,會自覺到陽臺上去吞云吐霧。
遠離污染,除了可以降低患癌風險,還能減少各類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機會。
最有效的健康管理要從自身做起。運動不足和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都會增加患癌風險。好的趨勢是,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健康,很多人的智能手機里裝有1款以上的健康類APP,計步的、測心跳的、計算飲食熱量并給出建議的和健身社交類的。
在《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中,也將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到新高度。健康管理的模式是自我為主,人際互助,政府提供所需的幫助。
“五年前,我們提到疾病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是并重的,新的規劃里,整個天平已經傾向于健康管理發展。”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一位主管慢病的官員說。
健康中國的重中之重在慢病防治,慢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在健康管理,而健康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于個人行為的轉變。
(財經雜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