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6-01 07:49:06
電視劇《鄉村愛情》主題曲中對東北小村有這樣白描:“我的老家就在這個屯,我是這個屯里土生土長的人,別看屯子不咋大,有山有水有樹林。”在現實中,山東萊州驛道鎮的初家村有著和這個電視劇中屯子相似的原生態風光。
僅有123戶310人的初家村可謂小山村,綿延十幾公里的山上生長著茂密的生態樹林,優質的生態環境讓初家村80歲以上長壽老人占了村里人口的十分之一。近年來,利用“有山有水有樹林”的原生態自然風貌和濃郁的膠東民俗,初家村開始發展起鄉村旅游。
長壽之鄉,村里80歲以上老人占10%
5月29日,正值端午假期第二天,位于萊州市驛道鎮的初家村又迎來了四面八方游玩的人。驅車從萊州市區向東南行駛約半小時,就到了初家村。
聽附近村子的老人說,初家村早些年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14年被確定為山東省扶貧重點工作村。初家村黨支部書記初豐濤介紹,2014年以來,萊州市和驛道鎮兩級政府堅持深入挖掘初家村獨特的山區特色和比較優勢,吸引中國鄉建院來規劃設計,以鄉村旅游扶貧為主攻方向,開始打造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村莊。
“我們村有原生態的山水自然風光,生態環境十分優良,沒有被破壞。”初豐濤說,全村有1700多畝土地,還有7000多畝的山地,森林植被覆蓋率很高,村里還有幾座大水庫池塘,水資源十分豐富,具有發展鄉村旅游的獨特優勢。
萊州是全國十大長壽之鄉,長壽老人特別多。據初豐濤介紹,初家村全村310人,8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達到32人,90-100歲的老人有7人,還有一位102歲的老人。優美的環境、天然的山泉水,給予了初家村村民健康的體魄和長壽的基因,再加上人們的心態好,村里長壽老人格外多。
山草房冬暖夏涼,膠東面塑栩栩如生
初家村是典型的膠東山村,村子里有很多傳統風貌的建筑。村內有井泉溝渠、壕溝寨墻、堤壩橋涵、石階鋪地、古樹名木等。
“我們這里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山草房。”初豐濤說,這里的民居,墻體用花崗巖石塊砌成,屋架之上用檁,檁上鋪有樹條子編的菱形格或胡秫秸(高粱)、蘆葦扎成的笆,其上鋪一層泥土,土上再壓一層層麥秸草,最后壓三十厘米厚的山草,這讓房子冬暖夏涼。
據了解,山草是膠東地區十分豐富的自然材料,山草房因地制宜、經濟實用,極具鮮明的地方特色。
除了石頭山草房,膠東還有面塑最吸引人。初家村利用當地民俗,專門給膠東面塑設置了一個面塑展廳,展廳里展示了當地結婚、做壽、上梁使用的各式各樣的面塑,色彩斑斕,栩栩如生,這些面塑都是當地村民自己設計制作而成,讓人感慨高手在民間。
初豐濤曾跟隨省旅發委組織的鄉村旅游考察團去過臺灣,以及省內外鄉村旅游特色鄉村。今后的開發過程中,初家村還將學習臺灣等地的先進經驗,開發鮮花餅、熏香、姜糖、油葵、農產品DIY等,讓農產品實現農業型向經濟型的轉變。
挖掘紅色旅游打造工作室,新舊元素碰撞
初家村不但是有山有水有樹林的天然鄉村旅游風景點,還有著紅色旅游的時代印記。據村里的老人介紹,抗戰時期,由于初家村地勢低洼、群山環繞,形成了易守難攻的地勢,日軍走到外圍不敢進來,所以抗日部隊的兵工廠和后方醫院等,都將根據地設在這里,初家村也成了抗戰時期膠東物資儲備的重要基地。
據介紹,當時的抗日部隊還在村里挖了山洞用于隱藏武器,不過當年的地下兵工廠已經被坍塌的土石塊所覆蓋,現在村里正在收集材料、整理房屋,準備把兵工廠的遺址挖掘出來。當年的后方醫院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初發地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營銷負責人王強介紹,接下來他們要深入挖掘這兩處紅色文化,讓這里成為膠東地區紅色旅游和紅色教育的基地之一。
村里還規劃建設了一處“藝術家工作室”,這一處鄉土氣息濃郁的小村莊,時常迎來頗具文藝氣息的畫家、書法家。
負責規劃設計初家村鄉村旅游的中國鄉建院在規劃初期,提出鄉村資源整合開發,接待服務功能提升優化,力求實現有高度、有層次、接地氣、可持續的美麗鄉村建設。初家村里開設了一間初家鋪子,分為驛道特產超市和鄉村酒吧兩部分組成,驛道特產超市主要出售驛道各村莊農戶產品,農戶散養雞鴨鵝蛋等由初家鋪子代售,不收取任何費用;鄉村酒吧主要以上世紀60年代為背景,小資情調,原野氣息,提供快餐和茶、咖啡、紅酒、啤酒、農戶自釀酒,供游客品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宋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