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新聞網
2017-06-25 12:33:06
《17年,晚報恩情不忘》系列報道今天暫告一個段落。起于孟正強,終于新齊商,這組報道在社會上引發的好評如潮超乎了我們的想象。
有人在為晚報點贊。“媒體的無畏干預,心靈的樸素關懷,來自老百姓的微弱聲音最是讓人顫動。”“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當年晚報做到了,希望維護正義和公平的聲音匯成主流。”
有人在為這座城市點贊。“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高低,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樓大廈,不是看它的GDP有多高,而是看它對待弱勢群體和從業者的人文關懷程度。淄博,就是這樣一個文明、溫暖的城市。”
淄博不排外,甚至還會為外鄉人考慮的更多。這是在淄博創業的外鄉人的共同感受。因為有這樣的營商環境、創業環境,來淄博創業的企業家越來越多,來淄博就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來淄博打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比如,目前在淄博成立的異地商會就有14家,每個商會的外地人數更是驚人。記者在走訪部分商會時還發現,大部分創業者都把自己的父母、妻兒甚至親戚朋友帶到了淄博生活,成為新淄博人。
淄博不是一二線城市,不是沿海城市,還曾經背負重污染的帽子,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選擇在淄博創業?這也許和淄博地處魯中交通便利有關,也許和淄博的招商引資、人才引進、打造“三最”城市等政策措施有關,但記者采訪時卻發現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外鄉人在淄博不僅能圓創業夢,創造屬于自己的財富,更重要的是能和家人在這里獲得安全感、存在感、獲得感、幸福感。
這“四感”概括為一句話就是:淄博是一座開放、包容有溫度的城市,讓這些漂泊在外的人不僅能賺到錢,還能找到根。
開放,包容,是淄博的胸襟和情懷,而且自古有之。淄博是齊國故都,齊文化的發祥地,齊文化的精髓就是“開放、重商、包容、法治”。采訪中,泉州商會創業代表張錦山也曾提到這段歷史,齊國名相管仲的理念就是開放、重商,他曾出臺政策,其他諸侯國趕一輛馬車到齊國做生意的,要給糧草;趕兩輛馬車到齊國的,要安排食宿;五輛馬車的要給予其他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吸引來的不只是人才,還有各種先進的思想。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這種齊文化的精神一直都在。生活在齊國故地的淄博人,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容易接納外地人,以開放的態度待客商,以開放的眼光看世界,也正因如此,這座老工業城市的轉型之路才能如此穩健。
在剛剛閉幕的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連華說:“潮平兩岸闊,揚帆正當時。當前,我市正處于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實現全面振興的關鍵時期,也是干事創業、走在前列的黃金發展期。”相信,在這一輪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淄博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笑迎八方客商,共謀發展,奮力譜寫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建設新篇章。 (晚報記者沙紅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