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水母網
2017-07-18 09:48:07
年底前,龍口市首個反滲透海水淡化項目將投產運營。昨天,在位于龍口市徐福街道的南山鋁業海水淡化項目現場,鋼結構廠房主體工程拔地而起。該項目從年初開工以來,進展迅速,目前土建主體施工接近尾聲,供水管網移位改造全部完成。年底前投產之后,將有力緩解龍口工業供水壓力,有利于解決淡水資源短缺問題,對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水被稱為城市的命脈、工業的血液。作為資源型缺水地區,龍口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全國的六分之一,水資源量相對貧乏,加之工業發達、用水量大,這幾年又連續少雨干旱,淡水供應陷入窘迫形勢,發展海水淡化成為多方拓展水源的一個重要方向。
“作為用水大戶,我們東海熱電廠每天要使用淡水3萬立方米,但近年來龍口遭遇持續干旱,地表蓄水量不足,我們不僅要承受高昂的客水水價,而且需要服從政府的整體調控,優先保證生活用水大局。”南山鋁業下屬公司東海熱電廠的負責人王友林介紹,隨著水資源的進一步緊缺,廠區或許會面臨有錢也買不到水的情況,導致整個企業停產。
未雨綢繆保生產,下定決心轉方式,南山鋁業充分發揮臨海資源優勢,把目光投向了大海,設想將取之不盡的海水資源轉化為淡水資源,破解水資源給企業發展帶來的瓶頸制約。據介紹,海水淡化項目總投資3億元、占地40畝,投資強度達每畝750萬元,規劃建設廠房1萬平方米,新上設備163臺套,投資周期為一年,設計產能為每天4萬立方米,年可淡化海水1460萬立方米,主要用于東海熱電廠及南山航空材料產業園的生產、生活及消防用水。
“海水淡化項目解決了資源高消耗、企業用水難的問題,用水大戶不再耗用珍貴水資源,每天產出近4萬立方米淡水,相當于為龍口市節省下三成左右用水量,相當于三、五年就節省出一個王屋水庫的蓄水量。”徐福街道經貿服務站相關負責人說。
海水淡化技術攻關嘗試多年,仍是世界性難題,其中能耗問題屬于亟待突破的重要方面。該項目起點高、能耗少,具有兩大特點:技術成熟先進,是龍口首個反滲透海水淡化項目,最大優點是節能,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通過海水提取、一級預處理、二級預處理、超濾、反滲透處理等工藝流程,把海水轉化成工業和生活用水。海水淡化標準高,一噸海水可以產出450公斤淡水,總脫鹽率大于99%,所產淡水質量達到生產和生活用水雙重標準。
海水淡化,不僅能為企業帶來直接利益,還能為城市省下用水,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兼備。干旱之年,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龍口市安排一位市級領導包幫海水淡化項目,對建設施工負總責、抓到底,幫助企業落實手續、政策和進度等,保證項目按進度加快建設,保證按時達產達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