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濰坊晚報
2017-09-23 18:01:09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隨著出行方式的多樣化,以及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有更多的市民在上班或短途游玩時,會選擇綠色出行方式。尤其是我市城區(qū)出現(xiàn)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后,市民出行方式更多樣化,不僅鍛煉了身體,也減少了污染。目前,越來越多的市民正在以綠色環(huán)保出行的實際行動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貢獻著一份力量。
人物
徐家浩
兩年來堅持徒步上班,身心愉悅
22日一早,天氣涼爽,家住奎文區(qū)文化路社區(qū)的徐家浩早早起床,吃完早飯,便準備出門上班了。別人都是開車或者騎電動車去上班,而他卻選擇了徒步的方式,并且這一習慣已經堅持了兩年。
7時45分左右,記者在張面河景觀帶見到了徐家浩,他正大踏步地往前走著,臉上帶著微笑,看上去心情不錯。他告訴記者,他家距離上班的地方大約3.5公里,兩年來他每天都是徒步上班,已經習慣了,同時也收獲了很多。
途中,徐家浩坐下來休息了一會兒。“兩年前,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都是開車去上班。有時候遇到堵車,心里只能干著急,另外身上的肉也是不斷增多。”徐家浩說,為了鍛煉身體,同時也保護環(huán)境,他最終選擇了徒步上班的方式。
徐家浩告訴記者,他從家里出發(fā),大約40分鐘時間就能到達單位,身體并不覺得有多累,反而輕松很多。“早上的空氣新鮮,而且沿河景觀帶的景色非常好,徒步前行時心里格外敞亮。”徐家浩說,徒步不僅讓他的身體得到了放松,而且上班也有個好心情。
徒步上班兩年來,徐家浩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體重更是下降了約20斤。“以前身上的肉挺多,經過徒步鍛煉,順利減了肥。”徐家浩對記者說,即使在周末,他也會跟朋友一起去跑步鍛煉身體。
王存喜
迷上騎公共自行車后不想開車了
22日早上6時許,家住濰城區(qū)新茂小區(qū)的王存喜早早起床,洗刷完畢后吃過早餐就出了門。在他家旁邊有一個公共自行車站點,是他每天都要來的地方。王存喜取了一輛公共自行車騎上便出發(fā)了。
王存喜的目的地是市人民廣場,當天是世界無車日,王存喜因平時借騎公共自行車的次數(shù)排名靠前,被市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邀請來參加志愿者活動。由于時間尚早,他先去家旁邊的鳶都湖騎行了半個小時,才趕往市人民廣場。
王存喜告訴記者,以前他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私家車,從2014年起,就變成了公共自行車。“以前我不是很愛騎自行車,還是妻子帶動的我,告訴我騎公共自行車上下班不錯,不擁堵而且還省油。”王存喜說,妻子給他辦理了一張公共自行車卡,他騎了幾次就迷上了。
從那以后,王存喜只要不出遠門,都是騎公共自行車出行。“平時上下班,出門和朋友聚會,我都是騎公共自行車去,平均一天下來至少要騎10公里。”王存喜說,騎了幾年公共自行車,以前身上有些小痛小病不知不覺間居然都好得差不多了,這讓他更迷上了公共自行車。
如今,公共自行車成了王存喜一家最愛的交通工具,他的兒子也辦理了一張公共自行車卡,天天騎著出行。“騎了公共自行車,就再也不想開車了,受不了路上堵車,還污染環(huán)境。”王存喜笑著說,自從有了公共自行車,他們家的電動車、汽車都失寵了,尤其是汽車,四年一共跑了不到1萬公里,省了不少油錢。
潘世忠
退休后騎公共自行車到處“旅游”
當天,記者還遇到了公共自行車的鐵桿粉絲,家住濰城區(qū)名都百盛園小區(qū)的潘世忠。今年67歲的他看上去非常年輕,精神矍鑠,他說這都是公共自行車的功勞。濰坊剛出現(xiàn)公共自行車的時候,潘世忠就去辦了一張借車卡,從此就和公共自行車結下了不解之緣。
潘世忠說,當時他已退休,之前悶在家里無處可去,日子過得非常乏味。自從有了公共自行車以后,他閑暇時就喜歡騎上車子圍著城區(qū)到處逛逛看看,日子過得越來越愜意。尤其是后來,城區(qū)不少主干道路上都出現(xiàn)了專門的自行車道,他騎得更有興致了。
時間長了,潘世忠認識了一批公共自行車愛好者,平時閑著沒事時,就會一起騎上公共自行車出去鍛煉,有時還會相約一起騎著公共自行車到處“旅游”。“這幾年我騎著公共自行車可去了不少地方,往南到了白浪河水庫,往東到了峽山水庫,往西到了昌樂,往北到了北海,全都是蹬著公共自行車去的。”
潘世忠說,以前他血壓有些高,身體還有其他一些腰酸背痛的小毛病,但騎自行車時間長了,這些小毛病不知不覺全都好了,他感覺自己身體越來越好,也越來越有精神了,這讓他更愛公共自行車了。
“現(xiàn)在交通越來越擁堵,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一些年輕人上下班都開車,到了單位也是長時間坐著,身體越來越差,我真心建議他們不如多騎騎公共自行車,既可以減輕空氣污染,還能鍛煉身體,一舉兩得。”潘世忠笑著說。
現(xiàn)狀 市民出行方式日漸多樣化
近年來,隨著我市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的出現(xiàn),人們的出行方式更多樣化,也更時尚了。同時,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也在逐漸提高。尤其今年以來,我市街頭出現(xiàn)了共享單車,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紛紛嘗試新的出行工具。
記者在城區(qū)萬達廣場附近,看到停放著幾輛摩拜單車,造型設計獨特新潮。一名女孩走過來,用手機輕輕一掃摩拜車上的二維碼,鎖具便被打開了。“現(xiàn)在城區(qū)交通工具太方便了,尤其是共享單車,可以隨用隨停。”這名女孩王敏告訴記者,她上班的地方離家只有兩公里,開車和打車都不值得,騎自行車最方便了,還不用擔心堵車。
“上下班時間開車,難免會遇到堵車的情況。”家住城區(qū)中央麗景小區(qū)的付海波告訴記者,從去年起,他就不開車上班了,而是選擇單車或公共自行車。“現(xiàn)在交通工具這么方便,不一定非得開車。”
家住高新區(qū)金豐名苑小區(qū)的張女士在福壽東街與北海路路口附近的一家單位上班。“我是去年6月份考出來的駕駛證,為出行方便,就馬上買了一輛車。”張女士說,當時非常興奮,覺得出行也方便了,上下班不用擔心風吹雨淋了。“但早晚高峰時段車流量較多,有的路段易發(fā)生擁堵。我的駕駛技術一般,發(fā)生了幾次輕微的刮擦事故。”張女士說,她家離單位也不是太遠,后來就換回了以前的出行工具,騎公共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
“騎自行車上班,雖然可能得早起一會兒,但還是比較方便的,而且還鍛煉身體。”張女士說,在她的影響下,好幾個同事也都更換了出行方式。“有的市民可能家離單位較遠,只能開車。”張女士說,但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希望市民能綠色、低碳出行,這樣不但可以讓道路更加通暢,同時環(huán)境質量也能提升。
“我覺得隨著出行環(huán)境的變化,市民的意識也會隨之改變。”在城區(qū)濰州路上一家公司上班的劉先生說,之前外出談業(yè)務都是開車,遇上堵車很浪費時間,停車位還不好找。現(xiàn)在只要路程不遠,他就會騎公共自行車,這樣還鍛煉身體。
行動 百余人同騎公共自行車,宣傳綠色出行
當天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市人民廣場看到,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主辦,市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和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運營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承辦,主題為“低碳生活、綠色出行、你我共享”的綠色騎行活動正在舉行。廣場上停放著百余輛公共自行車,車后面還插著小旗。一批騎行愛好者騎公共自行車繞城宣傳綠色出行理念,百余名報名參加的志愿者多數(shù)都是通過微信了解到這個消息的。
家住奎文區(qū)圣榮廣場小區(qū)的劉丹告訴記者,她通過微信得知了當天的志愿者活動后,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了。她平時在市區(qū)出行時,公共自行車是主要交通工具,方便又快捷。“以前都是開車上下班,我自己的駕駛技術一般,在路上又經常遇到堵車,經常很煩躁。自從騎著公共自行車上下班,再也不用忍受道路交通擁堵了,而且還可以鍛煉身體。”劉丹對記者說,現(xiàn)在身邊像她一樣選擇以公共自行車作為主要出行交通工具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喜歡上了這種低碳環(huán)保的綠色出行方式。
市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說,當天的綠色騎行活動邀請了我市100多名市民,他們身著騎行裝,從市人民廣場出發(fā),沿勝利街到和平路,再到東風街,然后沿東風街騎行到北海路,最后回到市人民廣場,騎行路程共11公里。
“汽車的增多影響了城市的空氣環(huán)境,也是霧霾形成的原因之一。如果大家選擇綠色出行,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那么城區(qū)的空氣環(huán)境會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引導人們能夠選擇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工作人員說。
數(shù)據(jù) 四年來公共自行車累計騎行超2億人次
目前,我市公共自行車站點共1200處,投放32400輛自行車,已穩(wěn)定運營接近1500天,辦理各種借車卡44萬余張,累計騎行超過2億人次,累計騎行時間超過8000萬小時。其中掃碼租車會員5.2萬人,每日借車平均20萬人次左右。
公共自行車運營四年以來,滿足了市民短途出行、接駁換乘的需要,傳播了綠色出行風尚,市民逐漸接受并愿意選擇這一綠色出行方式,社會效益充分顯現(xiàn)。按照日均20萬人次計算,每年為市民減少機動車的支出費用5000萬元以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10%以上。按照相關數(shù)據(jù)測算,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4萬噸,有效改善城市環(huán)境。
公共自行車是市委、市政府為民辦的實事之一,惠民、利民、便民。市民一小時之內免費騎行,一小時之內可以無限次借還,不累計計時。此外,我市還創(chuàng)建了“項目運作市場化、建設運營一體化、縣市區(qū)域互通化、綠道建設同步化”的“濰坊模式”,城區(qū)已建成自行車道500多公里,規(guī)模位居山東第一,領先全國同級別城市。
交警 私家車逐年增加,交警呼吁綠色出行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私人汽車保有量已有191萬余輛,同比增加8.46%。
奎文交警大隊二中隊指導員付建斌表示,近幾年私人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給交通造成了較大壓力,特別是早晚高峰,學校、商場等人員密集的路段較為突出。他建議廣大家長到學校周邊路段一定要按規(guī)定停車,如條件允許可選擇騎電動車或自行車接送孩子,無關車輛盡量在學生上下學時段避開學校周邊路段,不要添堵。
付建斌表示,設置“無車日”的目的是為了提倡綠色出行,但綠色出行不僅僅局限于“無車日”這一天。“希望每個市民心中都能夠植入綠色出行理念,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這樣既可以緩解交通擁堵、減輕環(huán)境污染,還能緩解停車壓力。”付建斌說。
記者 陳懷禹 鄧永杰 趙春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