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24小時
2017-10-01 16:35:10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要到了,中秋節是最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之一。明月寄托了人們對親人、朋友美好的情感;中秋吃月餅更是象征著團圓和平安。不過,月餅的口味、形狀各異,南北口味更是大不相同。小編帶你了解一下月餅都有哪些派系!
廣式月餅
主要流行地:廣式月餅是目前在祖國大江南北流傳最廣的一種月餅。
歷史起源:廣式月餅起源于1889年,當時城西有家糕酥館,用蓮子熬成蓮蓉作酥餅的餡料,清香可口,大受顧客歡迎。光緒年間,這家糕酥館改名為“連香樓”,那種蓮蓉餡的餅點已定型為現時的月餅。
宣統二年,翰林學士陳太吉品嘗該店月餅后大加贊賞,但覺“連香”二字不雅,建議改成“蓮香”,并手書了“蓮香樓”招牌,沿用至今。
特點:以皮薄、餡足、松軟、香甜,上檔次的特點,贏得老少男女們的一致喜愛。
代表種類:蓮蓉月餅、豆沙月餅、五仁月餅、水果月餅、叉燒月餅等。
蘇式月餅
主要流行地:蘇式月餅制作區域為江浙滬三地,傳統的正宗技藝保留在蘇州稻香村。
歷史起源:源于唐朝,盛于宋朝。直至清乾隆三十八年稻香村的出現,這項技藝才開始真正被收集、整理、改良、創新、傳播。至今可以有文字記載的,確切的傳承藝人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吳金堂一代,在此之前的藝人確切史料已經丟失,至今有五代傳承。
特點:蘇式月餅為蘇式糕點,皮層酥松,色澤美觀,餡料肥而不膩,口感松酥。
代表種類:清水玫瑰月餅、精制百果月餅、白麻椒鹽月餅、夾沙豬油月餅等。
值得注意的是,蘇式月餅制作技藝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了。
潮式月餅
主要流行地:是廣東省潮汕地區漢族糕類名點。
特點:潮式月餅又稱朥餅,屬酥皮類餅食,是中國四大月餅流派之一。潮式月餅與其他月餅相比,從外形上很好區分,是圓形的,并且有的月餅可以無餡兒。
代表種類:綠豆沙月餅、烏豆沙月餅、水晶月餅、芋餅等。
滇式月餅
主要流行地:主要流行在云南及周邊地區。
歷史起源:相傳,明末清初,退據昆明的南明小朝廷的永歷皇帝(約在公元1649-1656年),終日憂愁,不思茶飯。一位御膳廚師急中生智,別出心裁地選用云南的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餡,蒸制點心奉上,稱之為“云腿包子”。因其香濃味醇,甜咸適宜,皇上吃了龍顏大悅,連聲贊美。從此,列為御膳廚中的應時點心。
特點:滇式月餅可謂是后起之秀,主要特點是餡料采用了滇式火腿,餅皮疏松,餡料咸甜適口,有獨特的滇式火腿香味。
代表種類:鮮花餅,云腿月餅。
京式月餅
主要流行地:京式月餅是北方地區月餅的代表,在北方有一定市場。
歷史起源:傳說古時候某年北京鬧了一場嚴重的瘟疫,廣寒宮中嫦娥仙子命專門為她搗仙藥的玉兔下凡,救治疾苦百姓,即兔爺。兔爺用紅白兩種藥治好全城百姓后返回月宮,這兩色藥便演化成自來白月餅、自來紅月餅。
特點:甜度及皮餡比適中,一般皮餡比為4:6,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脆松。
種類代表:北京稻香村的自來紅月餅,自來白月餅,還有五仁月餅等。
臺式月餅
主要流行地:為香港及臺灣傳統小吃之一。
歷史起源:傳統臺灣月餅又稱月光餅,還被稱為窮人月餅。由于當時物質缺乏,貧窮人家買不起廣式月餅等,便以月光餅代替。
特點:早年的月光餅材料極為簡單,只是白砂糖與面粉,入口慢慢溶化,味道似云片糕。臺式月餅用的是油酥餅皮,烤過以后一層油酥、一層油皮的餅皮會膨脹,撐開后一片片具有層次感,仿佛風一吹就會飛走。
種類代表:臺北綠豆椪可以說是臺式月餅的代表。
晉式月餅
主要流行地:晉式月餅是以山西地區制作工藝和漢族風味中秋節食品為代表的月餅種類。
歷史起源:晉式月餅起源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太原城內一家糕餅鋪的郭姓、杜姓、林姓師徒三人專做晉餅的營生。一次飲酒過量誤了時辰,使和好的面發了酵,不能再做傳統的餅皮。三位師傅乘著酒勁,索性摻了生面,并加了堿面,制成一種包餡餅,所做出的餅竟比以前做的晉餅更加酥軟和香甜。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郭、杜、林師徒三人,便把這種餅叫做“郭杜林”。因為郭杜林餅的由來多半是因為師徒三人酒醉后的率性所致,人們還為這個餅起了個別名——“醉餅”。
特點:配料上以油、糖、蛋為主,經包餡、成型、烘烤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口味純正,松酥綿軟,香味獨特的特點。
代表種類:提江、混糖、夯月餅、細皮、郭杜林。郭杜林里又含有玫瑰、棗泥、伍仁、桂花、精品郭杜林、黑麻榛仁、椒鹽核桃7種口味。
各個派系的月餅都了解了吧!那么,你喜歡吃哪種月餅呢?要記得給家里的長輩送他們愛吃的月餅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