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10-07 11:51:10
最近,一組蒸饅頭創業月入2萬多元的照片在網上熱傳,讓聊城市茌平縣一對兒“90后”小夫妻汪偉、張尹成了名人。他們去年開始了自主創業之路,不到一年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近日,記者來到茌平縣賈寨鎮政府駐地,聽這對年輕夫妻講述他們的創業故事。
別看張尹身體單薄,但饅頭上籠這樣的重活她也絲毫不打怵。 記者 鄒俊美 攝
打工收獲愛情,為孩子開始創業
與許多大學生創業不同,汪偉的創業代表著另外一個龐大的群體,雖然學歷不高,但也成為了創業“弄潮兒”。
因為不愛學習,1992年出生的汪偉很早就從老家臨沂市郯城縣走了出去,先是在上海打工,而后又輾轉濟南。在上海電子廠打工期間,他收獲了愛情,認識了來自江蘇的妻子張尹。兩人有著相同的經歷,1995年出生的張尹跟汪偉很有共同語言。
每天和面的事兒,基本都是汪偉來干。記者 鄒俊美 攝
如今,兩個人有了一兒一女老大是男孩4歲多了,老二去年出生,是個女孩。汪偉說,妻子剛懷上老二時,他們有了創業的想法。倆人打工,一個月僅有幾千塊錢的收入,養活一個孩子還算可以。“既然也為人父母了,總要為孩子的將來想想。”汪偉著重提到了“責任”兩個字。
對于現在一些90后大學畢業后還賴在家里靠啃老過日子。汪偉說,他知道自己沒有這個條件,所以也不敢想這個事兒。由于家里經濟條件一般,盡管上面還有一個姐姐,但他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汪偉總感覺未來家里的老少都要靠自己了。汪偉說,由于家里經濟條件一般,他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總感覺家里的老少未來都要靠自己。在社會上闖蕩這些年,他沒有從家里伸手要過錢。父親心臟不好做搭橋手術時,他還把自己這些年的積蓄一股腦拿了出來。“現在到處都在提倡自己創業,既然打工不行了,那就不妨也試試。”
拜師學手藝,吃苦又肯學
選擇創業項目,在別人看來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汪偉他們小兩口很快就決定了。“蒸饅頭雖然干的人多,但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吃的人更多,而且大家每頓飯都得吃。”汪偉說,之前在濟南長清認識了一個蒸饅頭的老師傅,當時他在長清的一家干果店賣干果,旁邊就是這位師傅的饅頭店。
確定創業方向后,2016年春節汪偉就找到師傅說了自己的想法。師傅老家是菏澤,有一手制作菏澤嗆面高樁饅頭的技術。得到支持后,他開始跟著師傅學習。由于吃苦又肯學,時間不長汪偉就學得有模有樣了。
到了下半年,他在師傅的幫助下籌劃開了自己的饅頭店。由于之前打工攢的錢給父親做了手術,開饅頭店沒有啟動資金,老家的銀行有針對扶持年輕人創業的政策性貸款,他就提交了貸款申請,沒想到很方便地貸到了5萬塊錢。
也是在這個時候,汪偉與聊城結緣。在來開店之前,汪偉跟妻子張尹從未來過聊城,在這里也沒有任何朋友。在去年購買蒸饅頭的設備時,汪偉了解到德州有他需要的貨源,就開車經由聊城沿聊夏路前往德州,中途順便考察了一些鄉鎮,一下就看好了茌平縣賈寨鎮這個地方。
一天五千饅頭出鍋,月入兩萬不夸大
經過前期準備,汪偉張尹小夫妻的“菏澤嗆面高樁饅頭”店在2016年11月份正式開門營業。害怕他們手藝不到家,開業之初師傅還跟著來到了聊城,并一直待到春節后才離開。走之前還叮囑他們,如果實在不行就換個地方再試試。不過不過在汪偉小兩口看來,師傅的擔心是多余的,他們很快就在賈寨鎮打開了局面,成了當地最受歡迎的饅頭店。
汪偉說,他們蒸饅頭采用的是傳統老方法,不用發酵粉,而用“老面頭”,而且菏澤的嗆面高樁饅頭還有著自己獨特的制作工藝,饅頭吃起來非常有嚼勁,所以很受大家喜愛。如今他們每天從凌晨4點開始工作,要一直忙活到晚上9點。每天上午蒸三大鍋、下午蒸四大鍋,大約要用掉16袋面粉,蒸出5000多個各類的饅頭,包括高樁饅頭、圓饅頭、花卷、發糕、玉米鍋貼、巧克力饅頭、黑米饅頭等多個品種。
網上說每個月收入超過2萬元,汪偉笑著說,網友沒有夸大其詞。饅頭每個在四毛到一塊不等,按照當前的銷量,月入2萬元僅是粗略估計。汪偉說,賺的都是辛苦錢,現在雖然比以前上班的時候辛苦,沒有周末休息的時間,但畢竟讓全家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饅頭店生意越來越紅火,汪偉張尹小夫妻的干勁兒也越來越足。最近是秋收的農忙季節,也是饅頭店一年中最忙的時間,由于人手不夠用,老家的幾個朋友也趕來幫忙。汪偉設想未來在其他鄉鎮開設幾家分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躍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