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17-10-11 09:31:10
昨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市農委就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 《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進行了介紹和解讀。據介紹,為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意見》提出了具體的階段性目標,即到2020年,扶持返鄉下鄉人員成功自主創業2萬人,帶動就業20萬人;培訓國家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和青年農場主4000人,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6萬人,發展農民田間學校200處;創建市級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100個。
◆到2020年,扶持返鄉下鄉人員成功自主創業2萬人,帶動就業20萬人;
◆培訓國家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和青年農場主4000人,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6萬人,發展農民田間學校200處;
◆創建市級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100個。
圍繞“培育創業創新主體”,在組織形式、合作形式和發展方向上做出了更為明確的指引;圍繞“放寬市場準入”,制定了更加優惠的地方性政策;圍繞“強化創業培訓”,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培訓計劃和目標;圍繞“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提出了“三個延伸”的創新舉措;圍繞“加大財稅政策支持”,明確了符合條件的返鄉下鄉人員的補貼標準。特點:目標明確以人為本
《意見》在理念上將“共享”貫穿始終,在目標設置上突出“以人為本”,在措施制定上找準服務本位,立足融合發展扶持創新創業。據介紹,推進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既是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的需要,也是農民增收的需要,如何讓農村居民在農業農村的發展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效益,是貫穿《意見》全文的核心理念。《意見》強調,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對于如何落實“共享”理念,又特別強調要突出發揮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人員重要作用,探索農民在農業產業融合發展中的利益共享機制和實現機制。 《意見》圍繞鼓勵返鄉下鄉人員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村電商和新產業新業態等內容,提出具體的階段性目標,即到2020年,扶持返鄉下鄉人員成功自主創業2萬人,帶動就業20萬人;培訓國家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和青年農場主4000人,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6萬人,發展農民田間學校200處;創建市級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100個。
在拓展創業創新領域、培育創業創新主體、放寬市場準入、加強人員培訓等方面,《意見》針對返鄉下鄉人員參與融合發展的現實需要,按照“改進政務服務、優化發展環境、強化技術支撐、解除后顧之憂”的思路,提出了多達10條服務保障措施,將“鼓勵、支持、扶持”落到了實處。立足我市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實基礎,《意見》為返鄉下鄉人員指出了當前可以參與、易于起步以及發展效益可期的相關領域,并分門別類地列明了相應創新載體、創業載體和所需基礎條件。積極搭建創業創新平臺,打造創業創新園區(基地),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三園同建”,打造創業創新孵化器,吸引返鄉下鄉人員入駐創業創新。
內容:支持政策有五大創新點
《意見》提出了拓展創業創新領域、培育創業創新主體、搭建創業創新平臺、放寬市場準入、加強人員培訓、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改善金融服務、加大財稅政策支持、落實用地用電保障政策、完善社會保障政策等10方面具體措施。在認真貫徹落實國辦《意見》的基礎上,我市立足本土優勢突出地域特色,此次出臺的創業創新支持政策具有5大創新點:圍繞“培育創業創新主體”,在組織形式、合作形式和發展方向上做出了更為明確的指引;圍繞“放寬市場準入”,制定了更加優惠的地方性政策;圍繞“強化創業培訓”,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培訓計劃和目標;圍繞“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提出了“三個延伸”的創新舉措;圍繞“加大財稅政策支持”,明確了符合條件的返鄉下鄉人員的補貼標準。
組織形式:組團發展網上創業
在組織形式上,鼓勵通過聘用管理技術人才組建創業團隊,與其他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組建現代企業、企業集團或產業聯盟,共同開辟創業空間。在合作形式上,提出探索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培育一批產權清晰、利益共享、機制靈活的創業創新共同體。在發展方向上,則更多建議返鄉下鄉人員探尋發展網上創業,鼓勵、支持、引領他們參與“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
政策:開通綠色通道
在地方性政策方面主要在行政許可審批、“綠色通道”建設、實體住所登記、電子化登記和簡易注銷改革5個方面提出了改進措施。依法取消和下放相關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依法減少前置審批;落實“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改革制度;在縣級層面設立創業輔導、政策咨詢、集中辦理證照等“綠色通道”;放寬創業實體住所登記條件,全面實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和集群注冊;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區域、主體、業務全覆蓋;推動簡易注銷改革,提高市場主體退出效能。
創業培訓:辦農民田間學校100處
在強化創業培訓方面,以加快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為契機,實施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培訓五年行動計劃、現代農業人才培訓計劃、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工程、青島市大學生創業培育“海鷗行動”。對涉農院校、培訓機構和各類園區、農業經營主體等,提出了鼓勵、支持開展返鄉下鄉人員培訓的相應措施。初定目標是每年培訓國家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和青年農場主1000人以上,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1.5萬人,新發展農民田間學校100處。
技術支撐:推進農村寬帶升級
在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方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延伸、信息服務延伸、市場服務延伸。推進農村地區寬帶基礎設施優化升級,發揮電信網、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在助推創業創新中的作用,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益民服務、現代農業、電子商務、普惠金融等向農村地區延伸。鼓勵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提供商面向返鄉下鄉人員開發信息應用軟件,提供生產和信息技術培訓、農資配送、農機作業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指導開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閑觀光農業等網上營銷,開展全市農民用網推廣活動,利用創業創新大賽、創客論壇等多種形式,培育一批農村電商“新農人”。開展農產品價格分析預警,完善農產品價格分析機制,引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對接。支持返鄉下鄉人員按照政策要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創業創新。
財稅支持:符合條件的給萬元補貼
在加大財稅政策支持方面,將創業創新項目納入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范圍,符合財政補貼政策的,按規定給予政策支持。將符合條件的返鄉下鄉人員納入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服務、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農產品加工、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等各類財政支農項目和產業引導基金扶持范圍。《意見》明確規定,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1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創辦小微企業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按規定給予最高2萬元一次性小微企業創業補貼;創業帶動就業符合條件的,按照每個崗位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對返鄉下鄉人員創辦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落實好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
返鄉創業讓農村“人盡其才”
我市連續四年累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9萬多人新建農民田間學校45處
據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國家層面看,近幾年,在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的同時,大批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農業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創業創新,搞得風生水起、精彩紛呈,呈現出人數越來越多、領域越來越寬、起點越來越高、成效越來越好的可喜局面。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是解決當前農業的“兼職化”、農村的“空心化”和農民的“老齡化”等問題的重要途徑,為農業農村長遠發展注入了新動能。近兩年來,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了《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指導性文件,要求各地制定方案、出臺政策、細化操作辦法和落實措施,大力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
從我市現狀來看,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戰略部署,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互聯網+”“國際+”“標準+”等形式,大力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產城一體、產管結合、集約高效、開放融合、環境友好”都市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目前,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至3168家,年產值1300億元;益農信息服務站累計建成642處,年交易額過千萬的農村電商企業10家,現代農業物聯網應用園區26個,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8億元;規模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主體達737家、占全省12%,農業節會80余個,年營業收入約342億元;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1915家、百畝以上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6506家;我市連續四年將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列為市辦實事,新建農民田間學校45處,累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9萬多人,為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我市正處于推進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意見》的出臺,對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匯聚強大的工作合力,深入推進創新、創業、創客,為我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能和活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黃島小伙尹志欽
不進名企做農夫專賣家鄉土雞蛋
畢業于武漢大學的黃島小伙尹志欽,先后接到過百度和德邦物流伸出的橄欖枝,最終他卻放棄安逸的工作,回到老家黃島區六汪鎮山周村售賣土雞蛋。尹志欽出生于1990年,他用微博和微信,把家鄉的山雞蛋、土雞蛋送進城,邁出返鄉創業的第一步。從2014年開始創業到現在,尹志欽從剛開始的售賣山雞蛋擴大到葡萄、藍莓等水果,營業額已經達到了幾百萬元。
大學畢業回家賣雞蛋
尹志欽是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2013屆的畢業生,就讀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他,本來可以跟同學一樣,進入房地產公司從事測繪、投資管理等工作。但大學時代擔任過互聯網社團產品經理的他,卻對互聯網行業情有獨鐘。畢業那年,尹志欽拿到了進入行業巨頭百度工作的機會,但是在反復考量后,他最終選擇了自己同樣感興趣的電子商務行業,進入德邦物流山東分公司,作為新人一入職就拿到了不錯的薪酬。
“我在大學時候,就注意到很多城里人來村里買土雞蛋,到了過年過節,還有人開著車來買雞買羊。”大學時代尹志欽就開始接觸微信微博,并且看好這些新方式商業的前途,在有了穩定的工作之后,尹志欽仍然放不下自己創業的念頭。2014年3月份,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辭掉別人眼中的好工作,開始回到老家,決心做一個天天跟雞蛋打交道的“農夫”。借助原來的互聯網經驗,尹志欽在微信和微博上申請了“青島小農民土雞蛋”的銷售賬號,開始推廣自己的山雞蛋和土雞蛋,同時考察自己村里各戶的雞蛋質量和產量。為了保證新鮮度,他都是采用客戶先下單,再去農戶家收雞蛋,收完后進城配送的方式。在尹志欽那里,山雞蛋的價格大概為每個2.2元左右,土雞蛋則為一個1.8元,雖然價格比普通雞蛋貴一倍,但還是有不少客戶很中意。
還想繼續擴大規模
創業之初沒有交通工具,所有的雞蛋都靠尹志欽和自己的小伙伴進城配送,公交車成了他們的物流工具。最累的一次,尹志欽坐了300多站公交,才把幾單全部送完,當天光公交車費就花費了100多元。
現在,尹志欽已經從原先的售賣山雞蛋擴展到了各種水果,一般不囤貨,而是客戶網上下單后再進行采購、發貨,保證貨物的新鮮度。配送方式也從最開始的上門配送轉到了同城快遞。“我現在做得馬馬虎虎,一年營業額大概有幾百萬元,但是我覺得還不夠。”尹志欽說,他還想繼續擴大規模,想讓自己的創業路走得更遠,做得更大。
即墨市移風店鎮農村電商服務中心主任孫正琰
昔日下崗職工今成電商大老板
從下崗職工到電商老板,從幾千元啟動資金到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從幾個人的小公司做到擁有員工100多人的大公司,從居無定所發展到寫字樓、培訓中心、生產車間一應俱全,這是青島淘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即墨市移風店鎮農村電商服務中心主任孫正琰的創業路。
從下崗職工到電商老板
孫正琰出生在即墨移風店鎮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的家鄉就在大沽河畔,父母都以種地為生。小時候的孫正琰活潑好動,喜歡鉆研,對機械一類的事情特別感興趣。20歲那年,他終于完成自己兒時的夙愿,入職到青島紡織機械廠成為一名機械工人。但是2001年,孫正琰成為下崗職工中的一員。憑著一股子闖勁和勇于嘗試和冒險的精神,孫正琰在十余年中經歷了大大小小數次創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歷和實踐經驗。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經過多年的拼搏,孫正琰2012年創辦了自己的企業——青島淘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和青島市郵政快遞公司合作,成立義烏真愛青島物流倉儲中心,日發貨量2000票。自己的生意漸漸穩定了,他就抽出時間回老家看看,看到村里鄉親們還依靠種地吃飯,沒有其它的致富門路,他就萌生了回家創業的念頭。2014年,他毅然放棄城里優越的條件,把自己的公司搬回了老家,經過努力,當年就實現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并且實現100多人就業,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增添了一把力量。
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2015年7月,在移風店鎮黨委政府指導幫助下,青島市首家鎮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即墨市移風農村電商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孫正琰擔任服務中心主任。
截至2017年3月,移風農村電商服務中心已經免費培訓當地農民、大學生創業人員1400多人次。培訓人員都有了自己的淘寶店鋪,自己家生產的無公害農產品也通過互聯網上了城里人的餐桌。為解決產品物流費用和時效問題,孫正琰又多方聯系快遞公司尋求合作,把快遞價格講到最低,同時在電商服務中心購置了大量包裝機器和材料,為農產品的發貨包裝提供便利。在他的示范帶動下,目前移風店鎮已有97戶1000余村民加入網上淘金行列,實現年交易銷售總額上億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