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11-18 08:25:11
文明禮讓、開窗見綠、老小區“美容”、空中“蛛網”落地……在創城中,每位市民是成果的分享者,也是行動的見證者。在享受創城所帶來的實惠之余,市民更多的是對政府努力創城的欣慰。
人力引導文明交通
秩序徹底改觀
“咱們濟南人性子急,經常有人過馬路沒耐性,來不及等綠燈,就急匆匆穿過去。”在市民張天看來,這種“不文明現象”,不僅有交通法規意識淡薄的事兒,還有交通秩序引導和整治工作力度不夠。
濟南創城期間的路口交通秩序整治行動,讓張天徹底改觀。人行道隔離欄、請勿越線標識、斑馬線減速帶、闖紅燈人臉識別設備、交通違章信息曝光大屏幕、“白鷺”遮陽棚的安裝,讓張天感覺到了政府整治路口交通秩序的決心,“一下子有了大城市的感覺”。
而更讓張天印象深刻的是——濟南人力引導文明交通,如今這已是濟南街頭的常態。這源于濟南交警采用了民警、輔警、協管員、志愿者、學習駕駛員五位一體的管理體系。“沒這些人守著,會有電動車逆行、闖紅燈的僥幸行為,如今有人看著,確實不好意思違法了。而且他們會疏導交通,大家出行更安全了,非常支持。”
“首堵”曾是人們調侃濟南交通狀況的熱詞,而如今,泉城的交通面貌已經煥然一新,規范有序的“濟南式過馬路”已經成了濟南的新品牌,引發了全國的關注和點贊。無論開車、走路的市民都會發現:如今,闖紅燈、逆行、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現象在濟南越來越少,井井有條的交通秩序不僅提高了市民的安全感,也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文明指數。
“不少濟南駕駛員習慣按喇叭,現在整治了,還世界一片清凈。”對于濟南交通文明的轉變,張天打心眼里高興,也認可政府做出的努力。
千余平的健身廣場
僅用20余天就建成
老舊小區是創城的“硬骨頭”,也是百姓眼里的標尺。樂山小區是濟南最早的開放式小區,2000年初,劉成才一家便住進了樂山小區。隨著不少一樓住戶擴建營商,社區內環境臟亂差、消防通道擁堵等一系列問題開始凸顯,逐漸成為老舊小區整治工作的“硬骨頭”。
創城開始后,劉成才就加入了市中區市民巡訪團,巡訪片區的創城整治工作進程。在巡訪過程中,劉成才發現:以往城中村、城鄉接合地帶的臟亂差、占道經營、違建臨建被徹底整治,由衷欽佩政府創城的力度和決心。
“市中轄區內綠化效率高,綠地、花園也越來越多,這也是一項可喜成果。”劉成才以飲虎池街北首為例,6月15日實施拆違后,16日凌晨便完成渣土清運;凌晨3點綠化回填土、苗木進場;早上8點,一片400多平方米的綠地已初見輪廓。
而距離這一綠地幾十米處,工作人員將一處2000多平方米的兩層賓館以及周邊違建門頭房拆除后,同步實施垃圾清運、路面硬化、綠化種植、健身器材安裝,一處1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廣場僅用了20余天便建造完成,“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此外,空中桿線的“蛛網”、佇立在大街小巷的廢舊線桿也曾讓人頭疼不已。如今走在十畝園小區,大小各異、高低不一的桿線全部拔除,道路兩側清爽了許多,頭頂黑壓壓的線纜也消失不見。“每次經過都提心吊膽,現在可算是解了心頭之憂。”十畝園小區居民王觀勝連連稱贊。
據悉,自今年3月,濟南展開了城區桿線專項整治工作。如今,半年時間有余,桿線整治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全市已整治線纜16894公里,這個長度相當于188條經十路、156圈繞城高速。
新店鋪沒著落
街道辦主動幫助推薦
直到搬進吉祥苑地下市場,王冬梅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從4月1日接到拆違拆臨的通知,王冬梅一直在自行聯系地點搬遷,“小本經營主要就靠回頭客,一直沒找到。”沒幾天,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工作人員就主動找上門來,“告訴我已經幫忙找到了合適的地點。”這對在吉祥商街已經經營十余年的王冬梅,無異于雪中送炭。
據悉,創城期間,為了幫扶轄區因“拆違拆臨”而面臨失業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就業困難人員,歷下區政府曾專門組織了就業創業培訓、就業援助等活動,積極為他們聯系搬遷地址,如今百余人借此成功再就業、再創業。
燕山街道轄區有一家餐飲企業,起先業戶收到拆違拆臨通知后有些猶豫。辦事處人社中心王主任主動幫助聯系了幾個地點供其挑選,最終業戶選中和平路一處300平方米的地點,立馬答應搬家,并且對原有違建進行了自拆。“辦事處還根據‘拆違拆臨’扶持政策,幫我申請了1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緩解了店里的資金周轉困難。”
“創建是為民、創建要靠民、創建不能擾民”,說到底,創城是讓老百姓得實惠。針對規范經營后社區商業出現缺失的情況,濟南提出10月底前,在部分社區配置100輛標準化便民餐車或配餐點;12月底前,市區累計配置500輛標準化便民餐車或配餐點,新建或改造便民餐飲店300家以上、社區便民肉菜店(生鮮超市)200家以上,增加100家具有互聯網配送功能的“互聯網+便利店”,滿足市民生活需求。
居民推窗見綠
老舊小區華麗蝶變
不少市民發現:今入秋來,濟南的藍天比以往要多,朋友圈時不時被“曬藍天”的照片刷屏。“這一切都是政府鐵腕措施的效果。東部老工業區高能耗、高污染工業企業搬離;南部山區不搞大開發,保護青山綠水;關閉燃煤小鍋爐,關停整治“散亂污”企業,整治揚塵污染……”望著藍天白云,劉成才十分欣慰。
藍天白云讓人欣慰,家門口新增的綠地“口袋公園”則讓人欣喜。拆違建綠讓市民劉蘭“開窗見綠”的生活成為現實。此前十多年里,她所居住的省實驗中學的家屬樓前,有一片臟亂差的空地。今年4月份,轄區桿石橋街道將盤踞在此多年的違建拆除,后又種上了多種綠植,在寸土寸金的桿石橋區域,建起了一座400余平方米的口袋公園。
同樣改變也發生在飲虎池街。昔日的烏煙瘴氣、刺鼻油煙,亂伸舌頭的簡易房、廣告牌,橫七豎八的桌椅板凳,隨處可見的污水、垃圾都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道路兩側新建起的1800平方米綠地。
“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在回民小區住了十多年,趙女士十分欣慰。過去為了躲避燒烤一條街的油煙和噪音,附近居民長年累月不敢開窗戶。“臟亂差不僅沒有了,我們還有了可以出來納涼散步的地方。”
據悉,今年以來,拆違拆臨騰出大量空地,濟南借此機會積極建綠透綠,僅在市中區就已建成了20多處“口袋公園”,全市的建成區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都提高了0.5%。正如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所言:“這0.5是老百姓身邊的0.5,是市民實實在在能感受到的0.5。”正是身邊的這些變化,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多幸福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