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7-11-29 08:23:11
十畝園東街一號樓,林桂英家仍在用鐵鍋爐取暖。記者郭堯攝
每年入冬后,林桂英就會格外忙碌起來。已經70歲的她最常做的,就是乘坐公交車往返于濟南市熱力公司、居委會和十畝園東街1號樓之間,為這座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樓的供暖問題四處奔走。
十畝園東街1號樓,是一棟跟大部分老舊小區居民樓無異的六層小樓,如果不是樓道里不時傳出的刺鼻蜂窩煤味,這里的一切都顯得再平常不過。但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里絕不平常——其向西百米緊鄰的是泉城路“金街”,距離泉城廣場也不足千米遠。這里是城市核心位置的“供暖孤島”。
今年,已是林桂英為這座“供暖孤島”奔走的第7年,其供暖問題的解決終于看似有了些眉目。
現狀:25年數不清用壞了多少爐子
十畝園東街1號樓現住有45戶居民,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建成以來,這里便是一座“供暖孤島”,直至現在,也無法加入集中供暖。
林桂英已經在這住了有25年了,用她的話說,“身邊的鄰居走了一撥又一撥,變了又變,唯獨沒變的是這老樓還是沒能供上暖。”
“你看這家里都是煤灰。”11月24日,林桂英帶著記者走進家門,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門兩側的煤炭,左手邊的裝在尼龍袋里,右手邊則是裝在鐵桶里。這些都是林桂英從樓下的儲物間一點點提上來的,“不管多冷,只要是沒煤了,就得一趟一趟往上提。晚上也得至少起來一趟,往爐子里加煤。”老樓本身的采光就不是很好,在煤灰的作用下,整個房間更是顯得灰突突的。
放眼看去,林桂英面積并不是很大的家里,每個房間都安了一塊暖氣片,而讓這些暖氣片發熱的,并不是集中供暖,而是廚房里那臺半米高的鐵鍋爐。鍋爐上放著已經燒成黑色的鐵水壺,吱吱呀呀地冒著熱氣,而連接鐵鍋爐往外排煙的,是通到室外的長長的鐵煙囪。
“每年剛過八月十五,我就開始囤煤了,一個冬天得燒兩噸呢,買得早就便宜,1460元一噸,現在買的話,得1800元了”,說到這,林桂英有些心疼。
除了煤價高,家里粉塵多、不衛生,往樓上提煤加煤不方便外,最讓林桂英擔心和害怕的,是煤氣中毒。據她回憶,自己家從剛開始的燒小蜂窩煤,換成了大蜂窩煤,再到現在的煤炭,“用壞了多少個爐子都數不清了。”
談話間,林桂英起身將臥室窗戶打開,“燒煤一定要注意通風,10年前我們家還燒蜂窩煤的時候,就發生過煤氣中毒”,提起中毒事件,林桂英到現在還是心有余悸,“我暈著爬起來的,挪到客廳打開窗戶,就撐不住趴地上了。”直到現在,林桂英家晚上睡覺都是開著窗戶的。
奔走:7年等不來的集中供暖
十畝園東街1號樓之前屬于十畝園居委會,后來因為片區劃分,被分到了解放路居委會。“人家十畝園小區早就安上暖氣了,就還剩我們這一棟樓,孤零零地沒人管沒人問,我們只能是自發去辦(申請集中供暖)這個事兒了。”
自2010年開始,林桂英就為老樓申請集中供暖而開始到處奔走,“真是跑斷了腿磨爛了嘴”,她無奈道。
“走,我帶你看看老樓里這些住戶。”她帶著記者出門后,一股刺鼻的蜂窩煤味在樓道里飄蕩,“肯定是誰家生爐子開著窗戶透氣呢”,她解釋。
二樓三樓的樓道里,用塑料布蓋著摞起來的蜂窩煤接近成人身高,林桂英說,“這都是他們囤的,樓道窗戶也沒封,不蓋起來下雨下雪就打濕了。”
林桂英首先敲響了鄰居家的門,“這家是一對八十多歲的老夫婦,他們家是用的電暖氣,老人家心疼電費,都不舍得開。”敲了幾下,她便停了下來,“肯定是睡午覺了,咱們再去其他家看看。”
“跑的次數多了,這棟樓里誰在家誰不在家我都知道,他們家肯定是睡午覺了,他們家去北京孩子家過冬了,他們家嫌沒暖氣就把房子租出去了……”林桂英邊在樓道里穿梭著邊說道。來到中間單元4樓后,林桂英肯定地說“這個一定在家”,果不其然,敲門后,主人熱情地將林桂英邀請進去。而這家有位86歲的老人,平時用電暖器取暖,“只有天氣很冷的時候才開,一個小時一度電都不止,舍不得啊。”
據林桂英介紹,老樓里的住戶以老年人為主,“(45戶里)得有近40戶”,而林桂英和他們大多都是老相識,經常有鄰居碰到她問,“咱們什么時候能有暖氣啊。”每到這時候,林桂英都會有些不好意思,“跑了這么多年,這個事也沒辦下來,按說也不應該是我來管,但是我尋思著這是個好事……”
7年間,“12345打了百次都不止,熱力公司跑了也至少七八趟了”,說到這,林桂英激動了起來,“一肚子氣。”住在林桂英樓上的楊霞看不下去了,“之前都是我公公婆婆他們這些老人們在跑這個事兒,現在這么多年了,年紀也大了,跑不動了,到現在也沒個結果,我們這些小輩實在是看不下去。”
40多歲的楊霞算是這棟老樓里的“年輕人”,從兩年前開始,她就用自己的電瓶車,載著林桂英往返在請求集中供暖的路上,“找居委會,找換熱站,找熱力公司,打12345,能想的招兒都想了,接待的時候態度都挺好,讓等,但是等著等著就沒下文了。”
為了請求集中供暖,老樓里的住戶們還自發組織了委員會,建了微信群,“現在都找出經驗了,比如周一周二早上開會,去了也找不到人,我們就周三周四去”,楊霞分析說。
等待:農業廳“點頭”春節前或能供暖
據林桂英和楊霞稱,目前老樓還未能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管道鋪設需要經過和老樓相鄰的山東省農業廳辦公樓,同時還需使用農業廳的換熱站。
11月27日,記者致電解放橋居委會,詢問十畝園東街1號樓的供暖問題,居委會相關負責人稱供暖的具體時間還不能確定,居委會方面一直在和農業廳協調。隨后,記者又致電熱力公司,工作人員稱老樓附近的換熱站都已經滿負荷,只有農業廳的換熱站能夠使用,目前供暖的前期工作也都已準備就緒,只要農業廳點頭,最快春節前就能供上暖。就此,記者求證農業廳方面也獲知,目前此事“已經上報,在等領導簽字”。
此前,曾有報道顯示,在濟南熱力的供暖范圍,今年新加入集中供熱的老舊小區供熱面積達三十多萬平方米,至少將有17000戶“供暖孤島”居民加入集中供暖,其中包括南圩子小區、青后小區北區、菜市小區等老舊小區。但多家熱企工作人員都曾表示,“很多老舊小區在建設時,沒有為換熱站建設預留空間。”即使有合適的空間,周圍居民擔心換熱站對生活有影響,常常反對換熱站建設,致使小區換熱站選址較為艱難。沒有換熱站,熱網便無法接入,居民實現集中供暖就無從談起。
此外,建成區內老舊小區加入集中供暖除換熱站選址外,還要考慮相關配套熱源和管網是否到達。即便這些條件全都具備,這些小區還面臨建筑物節能環保改造的難題。
據近期的公開報道統計,濟南目前主城區內“孤島居民”還有1400余戶。比如寸土寸金的泉城廣場旁的棋盤街小區小南營,即還住著接近400戶居民,屬于少見的“城市孤島”,亟待片區改造。另外還有老皮鞋廠27號樓是整條營市西街唯一一座未供暖的老樓,林祥南街93號這幢1958年的老樓里還住著60多戶“孤島居民”……
而據最新報道顯示,市規劃局和市城市更新局已啟動《2016年-2020年棚改規劃》,“供暖孤島”等棚改盲點將一一解決。
“也不知道我們什么時候能供上暖啊”,林桂英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起身又往爐膛里倒進一鏟子煤。
原標題:熱不起來的供暖孤島 十畝園東街1號樓7年等不來集中供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