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7-12-26 08:53:12
在青島第二實驗初中,與會代表對創客工場中學生們的3D打印作品產生濃厚興趣。
12月25日,全國統籌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現場推進會舉行,全國各地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齊聚島城,展示并分享統籌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典型經驗。半島記者從推進會現場以及實地探訪了解到,青島連續兩年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程度位列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首位,去年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滿意度位居全國19個重點大城市第一。計劃到2020年基本實現市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真正實現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
會議當天分三路實地考察了青島西海岸新區育才初級中學、鳳凰島小學,市南區青島第五中學,嶗山區麥島小學、育才學校,市北區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城陽區天泰城學校等7所中小學。各所學校教育教學設施的完善、教學理念的先進、優質資源的共享,為每個實地參觀的嘉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據悉,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堅持統籌城鄉發展,以辦好每一所學校為目標,按照全國一流、青島特點、創新示范的要求,以改革促均衡,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明顯提高。青島市先后被確定為全國普通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等12個國家級改革試驗區。
2012年,青島市政府印發《青島市2012年推進區市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方案》,到2015年底,青島市10個區市全部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驗收,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教師編制標準、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和基本裝備配置標準“四統一”。2014年~2015年,全市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程度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均排名第一。2016年,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滿意度位居全國19個重點大城市第一。
日前,青島市政府印發實施了《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全面實現縣域均衡的基礎上,將統籌推進市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納入全市教育發展重點戰略目標,明確提出實施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學校一體化建設、推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一體化發展、推進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一體化投入等十項舉措,計劃到2020年基本實現市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實現從縣域均衡向市域均衡,從促進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從外延均衡向內涵均衡的新跨越,真正實現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
原地改擴建換新顏,聯姻高校共享優質資源
來到青島五中,無不感受到這所學校濃厚的現代化氣息,智能化教育教學設施完備,還掛著青島大學實驗中學的牌子。據負責人孫曉梅介紹,今年學區內三所學校與青島大學合作辦學,共同成立了青島大學實驗中學以及兩所附屬小學,充分利用大學的優質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教員聯動、管理共建。這也給了青島五中高平臺、新發展的支撐。她介紹,青島五中得益于市南區的一系列舉措,已經成為市南區優質均衡一體化、全域全面現代化的縮影。
市南區按照地理位置相對就近原則,以初中招生服務范圍為基礎,將全區9所初中、28所小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劃為“六大”學區。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實行以小學為單位整體調撥或電腦派位升入初中的辦法,推動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區域100%中小學按學區九年一貫劃片對口入學。
此外,市南在全市率先建成標準化食堂,讓學生吃上安全營養午餐,所有校服也統一免費配發。2010年啟動改擴建,在老城區土地供應有限的背景下,該區以每年兩所學校的建設速度,在土地面積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實現了辦學面積四到五倍的擴大,青島五中便是一個例子。
記者從市南區教體局了解到,市南區立足構建優質均衡一體化,推進全域全面現代化,教育保障現代化、教育治理現代化、育人方式現代化,合力構建起“市南教育”的品牌。該區著力構建六大學區,在全市首創探索小學、初中縱向銜接、橫向協作的學區制辦學模式。各學區立足統籌招生培養、統籌教師資源、統籌課程建設、統籌教學研究、統籌教育資源、統籌家長資源的主要任務,探索完善區域內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
六大學區成立學區理事會,并將區域51個幼兒園納入學區制管理,推進核心素養課程實驗,積極探索建立學區“菜單式”課程,嘗試構建滿足學生需要、立足學校實際、體現學區特點的幼小、小初銜接教育課程體系。實現學區內各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文化共建、特色共榮,從而促進區域教育品質的整體提升和均衡發展。
集團化辦學,多種嘗試促進教育均衡
干凈整潔的校園、“高大上”的創客工場、隨時隨地可連接的高速無線網、精彩紛呈的學生社團活動……12月25日,記者走進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這所按照高標準建成的現代化學校處處都是昂揚向上的景象。據校長戰志蛟介紹,學校根據每一個學生發展需求,量身打造了40多個學生社團,內容涵蓋人文、藝術、科技、體育、生活等多個領域,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從中找到興趣點。
青島第二實驗初中的優質教育資源不僅讓學生家長們受益,更通過學區制探索、集團化辦學等方式惠及周邊學校及部分新校的發展。今年新啟用的市區最大九年一貫制學校——青島濱海學校就納入到了青島第二實驗初中教育集團,實現名校帶新校,共享集團內的優質師資、優質教育資源。青島第二實驗初中會派優秀老師到青島濱海學校交流經驗、上示范課等,青島濱海學校也會定期派老師去青島第二實驗初中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通過教育集團內部交流使優質資源效益最大化,讓集團內的教師和學生們都受益。
據了解,集團化辦學是市北區拓展優質教育資源、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的一大重要舉措,通過輸出優質管理、品牌課程與骨干教師等,既能實現新校的高起點發展,也能促成弱校的華麗轉身。目前,全區先后成立了臺六教育集團、平二教育集團、第二實驗初中教育集團、青島四十四中等4個中小學集團及5個幼教集團。
同時,作為全省首批“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市北區率先實施學區制改革,還在探索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已有青島五十三中、青島啟元學校、青島濱海學校三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明年第六學區還將進行學區內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模式,可實現幼、小、初“一條龍”式銜接。
此外,市北區還先后引進青島市實驗幼兒園等一批名園來市北舉辦分園;引進青島實驗初中來市北辦廣雅中學、青島第39中舉辦市北分校,為市北區北部原本稍顯薄弱的區域增添了2處優質教育資源。分校與本校在重大教育教學活動、教師培訓、教育科研活動、集體備課、學業檢測及質量分析與監控等方面保持“五同步”,真正開辟了獨具市北特色的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局面。
生均經費逐年提高,漁村小學蝶變
嶗山區的學校也是看點十足。記者了解到,嶗山區推動學校特色課程體系的建設,自2015年起每年設置1000萬元的學校特色建設項目專項資金,支持學校特色發展。生均公用經費撥付標準全省最高基礎上,每年按照100元/生/年標準遞增。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提高至每年1050元,小學、初中生均公用經費分別提高至每年2750元、2950元。今年還為8所學校創建了高標準的VR教室,實現師生的沉浸式交互學習,明年計劃再為10所學校配備VR教室。
麥島小學是該區教育均衡發展的縮影之一。始建于1919年的嶗山區麥島小學,歷經了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洗禮,三度遷建終坐落??诼?9號,同時也實現了現代化的蝶變。之前的麥島小學堪稱一所漁村小學,僅有27間教室、6間教師辦公室,自2005年麥島片區整村改造,這所小學慢慢走上了蝶變之路。新校2013年9月正式啟用,朝高標準、設施完備的現代化學校邁進。
接過麥島小學接力棒的楊屹校長說,歷史沿革及學校所處位置,決定了學生組成的多樣性。原麥島小學主要接收麥島村村民子女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周邊新社區建成后,又有了新社區兒童加入。目前,學校共有在校生811人,其中麥島原住民子女324人、占40%,外來務工子女383人、占47%,新建社區居民子女104人、占13%。社區生源主要集中在低、中年級。生源特點決定高水準的均衡教育是學校的必然追求。在嶗山區支持學校特色發展等一系列舉措下,麥島小學食育課程、科創課程、閱讀時光課程等具有“麥小特質”課程群建立起來。食育課程更成為麥島小學的必修課,從四年級開始進入了學生的課程表。師資隊伍也不斷優化,自2013年9月以來,新增近30名教師中,有7名碩士研究生學歷青年教師。學校的VR教室實現師生的沉浸式交互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元素遍布校園連廊,食堂更是統一配備了食品溯源系統,一所現代化的學校在嶗山區呈現出來。
嶗山區同樣推動與高校的聯姻。嶗山區育才學校校長崔仁波介紹,作為2013年啟用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他們推動了與青島科技大學開展聯合辦學,成為青島科技大學附屬學校,不僅助推了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而且讓學生充分共享了青島科技大學的圖書館、實驗室等豐富教育資源,為學生拓展學習創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
推行教育發展共同體,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走進城陽區天泰城學校,無處不在的戲劇元素讓人印象深刻。據校長黃祖順介紹,學校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劇社,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過讀劇、看劇、編劇、演劇的過程,都感受過兒童戲劇的魅力。在各省市代表考察期間,學生們為大家表演了一段精彩劇目——《瞧,這群陽光少年》,劇情大致講的是小姑娘王前一開始表演找不到感覺,甚至有些自暴自棄,同學們是如何幫助她渡過難關的。同學們在表演期間,通過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扎實的臺詞功底、自信的精神風貌給代表們留下深刻印象,充滿教育意義的故事情節更讓人記憶深刻。
目前天泰城學校在城陽區收獲了家長們極高的口碑和認可,今年一年級招收了7個班300余名新生??烧l能想到學校在2011年建校之初,首批學生只招到了兩個班78名學生。黃祖順校長告訴記者,學校迅速發展得益于城陽區近幾年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和“教育強區”戰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優化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入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同時,城陽區積極推行“教育發展共同體”改革,進行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加速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使像城陽區天泰城學校這樣的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和帶動區內其他薄弱學校的發展。據了解,城陽區的局屬義務教育學校與1~2所各街道學校根據自身發展水平、發展需求特別是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組建教育發展共同體;街道優質中小學與1~2所街道內同級學?;蛎褶k學校組建教育發展共同體,實現師資、課程、教研、教育資源、家長資源“五統籌”。
在教育發展共同體中,優質學校學科骨干教師承擔學科教學展示任務,為街道學校學科教師提供直接的課堂觀摩學習機會,實現優質師資共享;共同體學校實行教師柔性流動制度,打破人事關系壁壘,實現“校際共享、互動雙贏”的人才交流機制;開展“班級與班級結對”“學生與學生結對”等聯誼活動,鼓勵學生通過書信、網絡、家庭聯誼等多種方式相互聯系……種種方式使學校發展共同體間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截至目前,城陽區80%以上的中小學參與了“教育發展共同體”改革,城鄉間、校際間義務教育學校差距進一步縮小,優質教育資源基本實現全覆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