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銳大眾
2018-01-29 17:01:01
新銳大眾 記者 劉磊 馬景陽
1月28日,淄博市首個棚戶區自治改造項目完成分房,原先行電子棚戶區的105戶居民實現幸福安居夢,徹底告別過去簡陋的居住條件,住進現代化高層居民樓。
分房現場,張店區科苑街道組成抽簽組、選房組、簽約組、公正監督組、政策咨詢組等6個工作小組,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居民有序進行身份信息登記、順序號抽簽、戶型選擇、簽約等程序,喜氣洋洋的氣氛中,105戶居民順利簽訂選房協議。同時,為方便居民咨詢棚改政策、分房政策,解答房產辦理事宜,房管、國土、棚改、公證等機構工作人員提供相關咨詢服務。
從夢想照進現實,棚改之路凝聚民生愿景。原先行電子棚戶區位于張店區中心城區繁華地段,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共有114戶居民、兩排平房、4幢危舊樓。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臟亂差,棚戶區的諸多弊病讓居住在這里的居民迫切地希望改變,然而大多數居民因為收入低,不得不將就在這里。棚戶區改造,這項惠民工程,為居民們帶去了改變居住現狀的希望。
2014年,針對棚戶區改造工作,淄博市政府出臺了《淄博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同年7月,該宿舍區列入張店區重點棚戶區改造項目。項目啟動后,按照“以政府為主導,以群眾為主體”的基本原則,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在科苑街道辦事處的主導下,該棚戶區實行居民自治改造。居民自選成立了棚戶區自治改造委員會,為加快項目進程,科苑街道辦事處成立了棚戶區改造領導小組,多次與自改委就搬遷補償安置方案、戶型設計方案和測算方案進行溝通,根據居民意見反復修改,最終,9戶居民選擇貨幣補償,其余105戶居民選擇就地安置,居民自治改造順利實施。
據工作人員介紹,接下來,在完成銀行手續辦理、合同簽訂等程序后,居民將在2月份領取新房鑰匙、住進新居。
相關鏈接:
其實,《大眾日報》曾經先后兩次關注原先行電子棚戶區,讓我們一起看看——
2015年11月25日《大眾日報》頭版倒頭條
張店群眾工作群眾做,拆遷有個自治改造委員會
9人“自改委”解了10年老難題
□ 記 者 馬景陽 劉 磊
通訊員 馮 萍 王繼濤
原先行電子集團宿舍區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共計135戶,是典型的城市棚戶區。因年久失修,設施嚴重老化,有的樓房陽臺出現坍塌趨勢,只能用鐵棍支撐。
2006年以來,先后有多家開發公司嘗試改造,不是因為不賺錢,就是居民意見不統一,都無疾而終。
而今,拆遷工作已全部完成。這個老難題,被一個9人的“自改委”解決了,訣竅在哪呢?
自改委成員平均年齡60多歲
2014年8月,科苑街道辦事處組織全體居民學習成都“曹家巷”自治改造經驗后,大家一致同意采取“政府主導、群眾主體、自治改造、依法拆遷”的方式進行棚戶區改造。擱置了10年的拆遷改造,終于又重新啟動。
“棚戶區改造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好事一定要辦好辦實。”張店區委書記孫來斌說。“要避免出現好心辦錯事、辦不成事,黨委政府就要充分相信和依靠群眾的力量,充分尊重民意,讓群眾參與社區建設,好事才能做到群眾心坎里。”
在原先行電子集團宿舍區全體居民大會上,通過民主投票選舉產生了由9名業主組成的自治改造委員會。自改委成員平均年齡60多歲,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同志。
“群眾工作群眾做,充分發揮群眾在自治改造中的作用。”科苑辦事處主任程勤說。
然而,這個9人自改委的活并不輕松。原先行電子集團宿舍棚戶區自治改造項目在規定的簽約期限和搬遷期限內,簽約和搬遷交房率達到100%,則《房屋搬遷補償安置協議》生效,對被搬遷人實施補償安置,如未達到100%,則項目終止。
而住戶中,大家各有訴求。
66歲的老住戶王長江,1972年參加工作后,一直住在這里,娶妻、生子到退休也全在這,對這破敗但不乏溫馨的舊筒子樓頗有感情。王長江第一個站起來反對:“我跟老伴年齡大了,不愿意折騰。”
自改委成立后,9名成員便團結帶領幾十名群眾積極分子,發揮每一個人的特點優勢和人脈資源,積極開展入戶工作,深入細致地勸說,大部分住戶同意。持有反對意見的王長江也在自改委成員一輪又一輪的勸說下放棄執拗。
很快,走到了居民簽約這一步。2015年9月29日下午,棚戶區全體居民按樓號順序依次前往棚戶區改造辦公室簽訂搬遷協議。兩天時間完成簽約90戶,但仍有20余戶居民不簽。有的想多爭取點補償費,有的想換套大房子,有的想免去置換費用……
“自改委員們都是小區居民們投票選出來的,平日里也都關系不錯。原以為既是好事還是鄉親,做工作應該是件比較輕松的事兒。但凡涉及到與自己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問題,東躲西藏的,裝病住院的,一個個爭得面紅耳赤。”“自改委”主任冀樹青說,有一次,持不同意見的住戶晚上沖進他家吵吵嚷嚷,氣得他差點心臟病發作。
為了讓這20多戶住戶更為深入了解政策和方案,辦事處、居委會、自改委輪番上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沒日沒夜。“盡管自改委是全體居民投票選舉的,但只能服務和跑腿,沒有任何權力。”冀樹青說。
最終,這個平均年齡60多歲的自改委,讓這20多戶感動了。2015年10月18日,20多戶終于簽了字,至此,114名住戶完成簽約。此時,自改委的老人們和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抱頭痛哭。“既是委屈的宣泄,也有成功的喜悅,更有對政府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公平、公正、公開自改委有“否決權”
應對拆遷中的各種利益訴求,自改委僅有“苦口婆心”遠遠不夠。
這里的住戶成分非常復雜:絕大多數棚戶區居民是計劃經濟時代以公房分配的方式從國有企業手中分得的住房,而少數居民是從市場上購買的商品房,存在較大差異。
為了百姓更加宜居,不再造成新的棚戶區,也最大限度地控增新的存量房,在自改委成立后,張店區棚戶區改造辦公室、科苑街道辦事處第一時間便與其就搬遷補償安置方案、戶型設計方案和測算方案開展了多輪反復溝通,但第一輪戶型設計,就被自改委否定。
隨后,科苑街道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了第二輪修改,協商確認了新的設計方案,但成本測算仍虧損2200萬元。
科苑街道又會同棚改辦就改造方式進行重新規劃,反復幾輪后,最終在充分溝通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再次確定新一輪的規劃方案和安置方案。
今年五一長假期間,科苑街道辦事處分別召開了4個樓的業主大會,通報說明設計方案、安置方案和成本測算方案,并現場解答了群眾提出的問題,90%以上的住戶沒有異議。
面對項目帶來的巨額虧損,政府、住戶、代建方為了讓項目能順利進行,三方均作出適當讓步:代建方進一步優化方案,控制虧損數額;政府兜底部分資金;住戶搬遷獎金也由每戶3.6萬元“瘦身”為0.6萬元。
到9月28日,歷時近一年,四易其稿,最終的規劃設計方案、安置補償方案和測算方案才獲得各方一致通過。
“此次棚戶區改造除了采用‘政府主導、群眾主體、自治改造、依法拆遷’的方式方法,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突破底線,對不符合安置補償政策的要求,一律封口,做到安置補償公開透明,讓改造工作不留任何后遺癥。”科苑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田太軍告訴記者。
“盼了那么多年,如今小區的搬遷改造工作總算動了土開了工,現在,只盼能早日住進新房。”原先行電子集團宿舍區居民田萬平笑著說。
2017年7月23日《大眾日報》縣域版
冀樹青老人的安居夢
□記者 馬景陽
通訊員 王玉華 劉玲
“我們是回遷戶,你開開門讓我們遠遠看一看,新樓蓋到了啥程度了?”
“大爺,我們有嚴格規定,不許外人進入施工現場,您從門縫看看吧!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今年8月我們就交房,你們馬上就能住上新房了。”
這樣的對話,最近幾乎每天都重復著。
77歲的冀樹青老人笑著說:“聽聽哼哧哼哧的裝修聲,心里美滋滋的。住了四五十年的破樓,總算在政府主導下拆了,重建了!”
冀樹青老人原來住在淄博市張店區柳泉路西三巷4號院。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蓋的單位宿舍,房子搖搖欲墜,電線老化起火,透風漏雨。
2009年,4號院的4幢樓被列為淄博市棚戶區改造重點小區。
135戶居民歡呼雀躍,“比過年還高興!”冀樹青說。
安居夢沒做多久就破滅了。
“當時政府是倡導,是推動,而不是作為一方當事人。”冀樹青說。“極少數漫天要價的住戶阻擋了我們的安居夢。”冀樹青現在依然憤憤不平。盡管辦事處也成立了7個協調小組,幫助開發商和居民做工作,但因為開發商和居民的訴求相差太大,折騰了一年半,這個被列為市政府重點工程的棚戶區改造項目無疾而終。
“從2011年開始,我們每年都聯名寫信,反映我們的迫切愿望。”冀樹青拿出三份摁滿手印的“請示”:“看到它就心酸!”
張店區委書記孫來斌告訴記者,由于種種原因,張店區現存棚戶區較多,居民的生活環境較差。為讓廣大棚戶區居民盡享改革發展成果,張店區將加大財政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步伐。計劃由政府主導改造的項目9個,項目占地面積20.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3.26萬平方米,還遷安置居民3506戶。市場化運作改造項目共11個,項目占地面積13.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99萬平方米,還遷安置居民1045戶。自主棚戶區改造項目共48個,占地面積551.8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66.06萬平方米,還遷安置居民18618戶。
“棚戶區改造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好事要做好,干部就要敢擔當,會作為。既要敢干會干,還要充分尊重民意,征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孫來斌說。
“政府主導,群眾主體,自治改造,依法拆遷。”2014年8月,4號院項目重啟。政府從旁觀者變成了主導者,冀樹青們也從被動變為主動。
“干群一條心,勁往一處使,才能把事情干好。政府牽頭了,我們如果還和以前一樣袖手旁觀,甚至坐地起價,安居夢還是泡沫。”歷經磨難的冀樹青們主動組織起來,由全體拆遷戶選出了9位德高望重的代表組成“自改委”,和科苑辦事處的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宣傳政策。
2015年五一長假,科苑街道辦事處分別召開了4個樓的業主大會,通報說明設計方案、安置方案和成本測算方案,并現場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90%以上的住戶沒有異議。
到9月28日,歷時近一年,四易其稿,最終的規劃設計方案、安置補償方案和測算方案才獲得各方一致通過。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冀樹青說。政府對及時簽訂拆遷協議的有現金和面積的獎勵,對違背政策阻礙拆遷的極個別人,還“脅之以威”,聘請了律師。
2015年10月20日下午6時,經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最后一個拆遷戶簽訂了拆遷協議。晚上,辦事處干部和冀樹青等自改委的老人們痛痛快快慶祝了一下,不少人潸然淚下。兩個月的心血終于有了結果。
10月26日,冀樹青和他的鄰居們一同見證了棚戶區改造的開工儀式。
冀樹青說,自己原來住的面積是68平方米,回遷后自己選了108平方米的大房子,按這次的政策,除了20多平方米的公攤面積作為及時拆遷的獎勵,只需再添不到7萬元。這是張店的黃金位置啊,每平方米怎么也得七八千啊,大家做夢都沒敢想能有這樣的好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