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8-02-18 11:11:02
智遠派出所民警與東風街道的志愿者上街巡查。
“這個年能這么清靜,多虧了你們不間斷巡邏!”除夕夜,正趕著回家過年的高先生在匯隆廣場門前遇上了智遠派出所的巡邏民警。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民警們將連續工作7天,為“靜悄悄”的春節保駕護航。
今年春節是“禁鞭令”實施后的首場“大考”,為了給市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不僅春節期間派出所、街道的工作人員及志愿者上街巡查,宣傳工作在幾個月前就已早早展開。“靜悄悄”、“除夕藍”的背后,是一群為市民福祉默默守護的人。
春節巡查無死角
除夕夜19點左右,智遠派出所的孫警官便帶領一隊人馬巡邏到了華能路與化纖廠路交叉口。孫警官說,他們的執勤任務要持續到次日凌晨兩點,且春節假期不間斷,除年三十外,正月初五、初七及元宵節也是他們著力盯守的重要節點。
“我們出動了一半以上的警力輪流值班,在轄區內巡邏,抓不到‘典型’最好,一旦發現就要處罰,為咱們的第一個‘禁鞭年’站好崗。”孫警官說,民警的巡查也離不開街道和社區的配合。
姚家街道華陽社區年三十“全員出動”,書記、主任帶上志愿者、社區樓長、物業經理步行巡查。隊伍里有一位志愿者已經72歲,面對旁人的關心,她說自己不覺得累,“年輕人守到幾點,我就守到幾點,為濟南的藍天白云也出一份力。”
今年74歲的馬大爺除夕晚上在華龍路上遇到騎著電動車巡查的志愿者,原來是東風街道的工作人員。對于他們“舍小家、保安靜”的精神,馬大爺贊不絕口:“不放鞭炮對空氣好,這是老百姓能切實體會到的,他們維護的是咱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除夕夜這兩幅場景,發生在濟南市的每一個角落。槐蔭區有1200余名登記在冊的“禁鞭”志愿者、寶華街街道運用數字化城管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和平路北社區采用網格化管理全面排查……為保障除夕安全、安靜,他們功不可沒。
“禁鞭”宣傳家喻戶曉
1994年4月,濟南開始在中心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2004年9月,改為在春節期間限制燃放煙花爆竹;2017年春節期間,市政府、市文明辦發出“少放不放煙花爆竹”的倡議,在沒有任何強制措施的情況下,煙花爆竹燃放量大幅下降;2018年1月1日“禁鞭”入法后,宣傳聲勢一浪高過一浪。
隨處可見的紅色條幅、LED屏上滾動播出的宣傳語、精致美觀的文化海報……這些宣傳方式早在春節前就映入每個濟南人的眼簾,公廁、高架橋上也全面覆蓋。全市裝有電子屏的235座公廁,24小時循環滾動播放禁放標語,并協調沿街商鋪、公共場所等在3000多塊LED屏上宣傳禁放口號,利用線上線下、傳統媒體、自媒體等多種形式,營造濃厚的禁放氛圍。
“宣傳語、公開信都貼到了樓道門口,連三歲孩子都知道不能再放鞭炮了!”家住隆悅公館的陳先生說,社區內還安排了煙花爆竹置換點,可以用往年存放的煙花置換洗衣液、衛生紙等生活用品,這一舉動極大調動了居民的熱情,“我就用鞭炮換了洗衣液和春聯,這種方式非常人性化、好接受!”
像這樣的置換點,不僅各個小區都有,商業街上也有。北坦美食街南口的一處置換點,面對的就是整條街的商戶,“商業街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開門炮,用這種方式能讓商戶們在繁忙之余意識到禁鞭的重要性。”
不僅去年就驟減的煙花爆竹銷售量今年趨向于零,環保意識也在市民心中生根發芽。
嚴厲處罰不饒“小聰明”
除夕當天18點多,十六里河派出所巡邏民警在轄區發現了一名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男子,將其帶到派出所,按照濟南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相關規定,對其進行了500元處罰,并沒收了剩下的煙花爆竹。十六里河派出所副所長陳浩介紹,該男子當時交代說,他當時覺得放一掛鞭炮無所謂,放了之后跑就行,但他沒有想到警方已經加密了巡邏網,只要燃放肯定跑不了。
“《濟南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區域燃放煙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并視情節輕重處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在這樣的處罰力度下,很多人都自覺放棄了放鞭炮的想法。”一位民警表示,未經許可舉辦焰火晚會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的,對責任單位也將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此外,各派出所、街道為防患于未然,均設置了舉報電話,力爭全民參與、人人監督,各單位參與禁放工作情況也將納入文明單位動態管理考核。
“我認為禁鞭必須要嚴查。咱們剛剛‘創城’成功,更要從各方面體現文明城市的風范,移風易俗,第一年嚴厲處罰也是為了以后好!”市民李先生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