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文明網
2018-03-19 14:45:03
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臺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扎在指頭上。這個關于茂腔的民謠,貼切地描述了人們對傳統茂腔的著迷。為了讓傳統茂腔傳承下去,讓老戲迷們有戲聽,青島西海岸新區每年為鄉村送出近1500場茂腔演出,同時每年創作100多個貼近生活的新曲目,讓茂腔永葆青春、吸引新“粉絲”。
專業演員下鄉為村民們演出經典曲目。
王本宏正在做演出前的準備。
傳承中心提供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居民觀看。
淳樸民風孕育茂腔隊伍
茂腔主要活躍在山東東部的青島、煙臺、日照、濰坊等地區的幾十個縣市,被譽為“膠東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軸棍子、正歌子等名稱,發展到后期被稱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詞完全口語化,唱腔單純易學,伴奏樂器簡單,易被市民、農民所接受。如今,想聽茂腔不再是難事,青島西海岸新區每年為鄉村送上近1500場茂腔,絕對可以讓你大飽耳福。
從事茂腔演出35年的王本宏是土生土長的靈山衛人,現為茂腔傳承人,西海岸戲劇家協會主席,西海岸弘承茂腔藝術博物館館長。“每次下鄉演出時,我們的感觸特別深,村里有戲臺,臺下的觀眾就是農民,大多數都是老年人,他們搬著板凳來聽戲,特別入迷,讓我們茂腔人很有成就感。”王本宏說,現場聽戲的互動性是電視無法替代的,因此新區茂腔藝術傳承中心的眾多茂腔老演員都重返舞臺,每年堅持下鄉240場。王本宏算了算,在新區的鄉村共活躍著60多支業余茂腔團隊,他們常年活躍在農村,每年定期演出1000多場。
農村新面貌寫入新曲目
除了《東京》《西京》《南京》《北京》《羅衫記》等傳統劇目,新區傳唱的茂腔曲目一直在更新。去年5月,新區舉辦了山東首屆茂腔藝術節。期間,不管是膠州茂腔秧歌藝術傳承保護中心帶來的看家大戲《羅衫記》,還是新區茂腔藝術傳承中心奉獻的壓軸大戲《張郎休妻》,觀眾都看得如癡如醉,一次一次地發出叫好喝彩聲,更激勵著演員臨場發揮到極致。
“看到年輕的茂腔演員一個一個成長起來,才是要舉辦藝術節最根本的初衷和最大的貢獻。”王本宏說,藝術節上踴躍出了許多茂腔新曲目,都是時間在20分鐘左右的現代劇,主題是敬老孝老、鄰里關系等,將農村的新面貌都寫進了曲目里。“今年我們計劃舉辦茂腔藝術節,讓外地的茂腔來到青島,我們互相交流,一起助力茂腔發展,同時為下鄉演出準備更好的曲目。”王本宏說,茂腔的提高和升華在專業,傳承在民間,隨著越來越多的團隊下鄉演出,讓茂腔回歸其賴以生存的土壤,才能實現茂腔人的茂腔夢。(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于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